第25章 25:法正歸心(求追讀?。?/h1> - 三國:我,劉禪,匡扶漢室
- 呂洞斌
- 2107字
- 2024-04-17 18:30:38
士為知己者死。
是好美德。
同樣是帝王術。
當初豫讓為了替智伯復仇,選擇躲在茅坑里刺殺趙襄子;趙襄子感其心志,不追求其罪責將其放走。
第二次豫讓藏在木橋底下準備刺殺趙襄子,再被抓捕,只為了智伯對他的知遇之恩,重用之情。
雖然最后豫讓并未成功,但卻得人稱贊。
如此引出——士為知己者死!
一些懷才不遇,而落魄之人,得到主君的認可相信,并給與重任,都會讓人升出“視為知己死”的感慨。
此時的法正。
亦是如此。
相比于法正主動投靠劉備,這次是劉禪主動,是真正的看到法正的才能與手段選擇的他法孝直。
否則。
以劉禪的身份地位,選擇孔明士元不是更好?
況且他們東州派除了一個吳懿之外,他法正,還有李嚴、孟達等,和劉禪的關系并不密切。
甚至李嚴還曾與劉禪針鋒相對。
如此局面。
法正倒是覺得劉禪是真的懂他,知曉他的才能,佩服他的謀略,才會選擇在此時機帶他前往荊州。
想到這里,法正不再遲疑,拜道,“承蒙殿下信任,正愿為王上,愿為殿下盡自身綿薄之力!”
劉禪上前扶起法正,開了一個玩笑,道,“孝直先生可不能只出綿薄之力啊,這豈不是出工不出力?”
法正所說綿薄之力,只是一個謙遜的說法。
他一聽也是樂了,眼神忽而凝聚,愈發認真嚴肅,再拜道,“愿為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禪一笑,拉起法正,道,“這才對嘛?!?
既然認準了。
那就死命去干。
如此一來輸了也就認了。
但是半途而廢,不盡全力,輸了也是活該。
法正無奈搖頭,道,“殿下說的是。”
他說的這些話,可太糙了。
作為士族出身,實在是聽不慣這些“粗鄙”之語。
但無奈。
劉禪可以和他開玩笑,他卻不能。
首先關系沒到這,至少得有能叫劉禪小名“阿斗”時才具備條件。
再者,法正也才剛剛拜入劉禪門下。
時機不成熟罷了。
劉禪心中一喜,沒想到事情進行的如此順利,想道,“剛才老劉肯定和法正做過思想工作了?!?
否則也難。
實際上。
老劉也只是默認劉禪的挖墻腳行為。
法正心如明鏡,也不反對轉投少主劉禪門下。
一來,劉禪年輕。
二來,劉禪更有人主之姿。
最后,劉禪今日的粗鄙之語也占了大部分,徹底讓法正心中安定,認準了今后所效忠的這位少年之主。
且走著。
月亮高懸,銀輝灑落,為這夜色披上一層薄紗。
微風輕拂,帶來遠處的花香。
溪邊流水潺潺。
劉禪心情愉悅,哼著小曲,連帶著法正緊繃的心情也舒緩開,默默跟著劉禪繼續沿河走著。
劉禪忽然開口,問道,“孝直先生對此去荊州,有何看法?”
這問的很籠統。
和面試官所說的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差不多。
法正沉思片刻,道,“殿下,此行荊州是基于云長將軍攻伐襄樊的基礎上,即便云長將軍不開戰,我等也需要趁機北伐?!?
這是劉備的意思。
進攻襄樊,天時地利人和獨占其二,若再有水淹之法,便是占得其三。
傻子才不打!
所以關羽就算是不想打,劉禪和法正去荊州也要開戰,打曹仁一個措手不及。
劉禪不置可否。
打,肯定是打。
至于打得結果,那就另當別論。
這一點,才是劉禪想要從法正口中得到的東西。
法正想了想,繼續說道,“殿下,云長將軍勇冠三軍,荊州兵馬訓練多年,可謂兵精糧足,若是小打小鬧,不盡如人意?!?
劉禪嘴角一撇,“哦”了一聲,道,“孝直的意思是,打到底?”
法正鄭重點頭,道,“是的殿下,至少要拿下襄陽,樊城,乃至于整個南陽地區,才算是大勝?!?
劉禪故作嚴肅,道,“襄陽乃天下重鎮,易守難攻,北面還有曹仁率軍樊城,互為犄角,想要攻陷非一朝一夕之事?!?
法正回道,“殿下可先取樊城,襄陽孤立無援,可不攻自破?!?
劉禪狡黠一笑。
總算是把法正引誘到自己的陷阱里去了。
他說道,“戰事一久,遲則生變,若荊襄鏖戰勢必會引來各方關注,曹魏增兵,乃至動物會有插手?!?
當初在漢中,東面有關羽援護,江東也趁機投入合肥之戰,三方各打各的。
如今荊州是三方勢力交錯之力。
一旦開戰,牽扯全局。
法正皺眉,遲疑一會兒,道,“吾等與東吳乃是盟友,他們豈會撕毀盟約?”
劉禪暗暗翻了個白眼。
怎么不會?
不然他們會叫做鼠輩!
不過劉禪卻說道,“兵者,詭道也?!?
春秋時期,打得都是仁義之戰,君子之戰。
以前打戰需要打招呼,約定時間地點。
甚至主君被俘虜,小兵還不能上手,需要請對方相同地位身份的人前來俘虜。
事后失敗一方需要送來玉璧,贖回主將或者主君。
現在打戰。
打得就是一個出其不意。
劉禪繼續說道,“沒有永遠的盟約,只有永遠的利益,如今父王擊敗曹操取得漢中,聲威大震,而孫權久攻合肥不下,正面無法突破曹魏防御,又對荊州覬覦已久,不得不防。”
說是借荊州。
實際上,雙方并無實際約定。
甚至于荊州四郡都是劉備自己打下來的,說不上借。
如今劃湘水為界已然是妥協之舉。
“若是我等在襄陽與曹魏陷入曠日持久的戰斗,一旦再取襄陽南陽,更加強大,江東必然不會坐視不理,與曹魏聯手來攻,也不是不可能?!?
“孝直先生又該如何?”
劉禪開了透視,自然知道戰事大致發展,用此考較法正,也算是給法正提個醒。
法正面色變了數次,但最終沒有反駁,道,“殿下思慮深遠,正自愧不如?!?
誰人會想到盟友江東會選擇背刺?
關羽想到了,但沒完全提防到。
最主要是前線鏖戰,兵力不足,調度兵馬北上導致后方空虛,江東兵馬長驅直入連招降數座城池。
但這一次不同。
劉禪雖然就帶了一千兵馬而來,但他還帶了法正,趙云!
“無論是早日結束襄樊之戰,還是請君入甕轉頭擊垮江東,尤未可知啊!”劉禪眼中閃過一絲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