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7:關愛空巢老黃忠(求追讀?。?/h1> - 三國:我,劉禪,匡扶漢室
- 呂洞斌
- 2216字
- 2024-04-13 16:30:00
家師孔明。
論實用性極高。
但名聲卻是小了些。
要是家師許劭,家師水鏡這些,在士子圈內含金量就大得多。
……
諸葛亮府邸。
劉禪和孔明提了黃忠過繼子,或者收徒教學之事,可讓諸葛亮都感覺有些別出心裁,覺得新奇。
他搖著扇子,饒有興趣,道,“阿斗你是怎么想到要給漢升將軍尋個繼子?”
這個時代繼子比較流行。
你三四十歲膝下無子,會為了傳宗接代而從兄弟那邊,或者找尋一些出色之人過繼到膝下。
主要目的是傳承。
比如劉備。
當初輾轉半生,子嗣失散的失散,夭折的夭折,眼看膝下無人,只能選擇挑選寇家寇封作為子嗣,改名劉封。
諸葛亮同樣如此,他膝下一子諸葛喬是他兄長諸葛瑾之子,過繼過來繼承諸葛亮衣缽。
劉禪直言不諱,道,“先生,漢升將軍老無所依,一身技藝出神入化卻無傳承,實在可惜了?!?
“若讓叔叔伯伯們的子嗣學習三五成,也能造得一個‘小黃忠’,‘西川箭神’,有助于匡扶漢室?!?
諸葛亮拂須一笑,道,“阿斗倒是有心了?!?
“不過?!敝T葛亮轉念一想,道,“阿斗所關心的,應該不止如此把,以阿斗那的行事作風此等小事,不會如此著急前來?!?
劉禪莞爾一笑,道,“什么事情都瞞不過老師?!?
當初在荊州諸葛亮親自教導劉禪。
到了益州,諸葛亮在百忙之中依舊會教導劉禪功課,即便是忙,也會讓馬良、伊籍等監督。
劉禪心性,舉止,諸葛亮可是心知肚明。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劉禪變化巨大讓他都有些摸不清手段。
“此等小事”的確不至于讓劉禪大費周章。
諸葛亮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繼續聽劉禪解釋。
他說道,“漢升將軍年紀已有七十二歲,屬是高齡,對我蜀漢而言是一根擎天玉珠,難得之寶?!?
諸葛亮不置可否。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何況黃忠依舊能在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
劉禪眼神肅然,道,“漢升將軍雖然年老,但依舊武勇,父王卻不愿繼續重用漢升將軍,再加上其膝下無子,如此一年半載,恐...”
和聰明人說話不用說的太完整。
諸葛亮會清楚劉禪的意思。
諸葛亮眉頭微皺,道,“所以阿斗昨夜力薦漢升將軍為蜀郡太守,坐鎮成都?”
劉禪點頭,道,“漢升將軍老當益壯,還能再戰,若讓其賦閑在家,了無事事,豈不是玉珠蒙塵?!?
“其膝下無子,又無徒弟,毫無寄托...”
諸葛亮自然清楚劉禪所講,面色不由沉重,道,“阿斗說的不錯,漢升將軍七十有二,若老無所依恐心氣衰竭。”
劉禪點頭附和,道,“如今父王再度重用漢升將軍,令其坐鎮成都,以安后方,較之賦閑好上百倍?!?
“再為其尋找一位子嗣,或者徒弟更好不過。”
諸葛亮拂須一笑,很認可劉禪的想法,道,“阿斗言之有理,漢升將軍武勇依在,若保成都五年安定,待漢中復興?!?
“屆時合益州,漢中與荊州三地之力,揮師北伐,可一舉成功!”
劉禪表示認可。
隆中對中的戰略格局已經完成,屆時北出祁山,北上南陽,雙路齊出,曹魏也扛不住蜀漢大軍。
不過三處地方有一處地方出了問題,北伐之事便會困難重重。
“既然如此?!?
諸葛亮揮扇思考,不多時開口道,“云長膝下二子,翼德膝下一子皆不合適過繼給漢升將軍?!?
“子龍膝下僅有兩子,或可為其徒弟。”
“至于孟起膝下一子,也不合適。”
諸葛亮捋了一遍五虎將膝下子嗣,僅有趙云這邊有點機會,不禁有些頭疼,道,“不知阿斗還有其他人選?”
劉禪來的路上,也想了些名字,回答道,“不知文長膝下子嗣,可否為漢升將軍子嗣,或徒弟?”
魏延之子。
正史里并無記載魏延子嗣,但那也是在后世史書中所說,對這位“叛將”帶了有色眼鏡,并無記載子嗣。
劉禪卻知道魏延膝下有三子,長子魏昌,次子魏容,幼子魏猛,同為荊州人是比較合適的。
具體安排,還要看劉禪諸葛亮等人的運作。
提到魏延,諸葛亮的神色就有些不一樣,揮扇的頻率也慢了些,眼神悠悠,道,“按理來說,文長之子是最合適的?!?
三子。
數量夠。
魏延的官職比黃忠低一檔,又同為荊州人。
讓魏延挑選一子,過繼給黃忠最合適不過。
但,諸葛亮看向劉禪,道,“阿斗你可知,文長性格高傲,不亞于你二叔?”
這一點是諸葛亮最擔心的。
越是倨傲之人,越是容易得罪人。
關羽還有一手“威震華夏”之能,再加上忠勇之名,雖然得到不少人厭惡,但還是穩如泰山。
可魏延此人,桀驁不馴,不輸關羽,口無遮攔與龐統有的一比,直來直去戳人痛點揭人傷疤。
“讓文長過繼一子與黃忠,恐怕兩者都不愿意?!敝T葛亮性情溫和,對身邊人的性格、舉止看的透徹。
若真讓劉禪出面,讓魏延過繼一子給黃忠,恐怕兩家都不樂意,只會徒增矛盾,得不償失。
劉禪皺眉,倒是沒想到這層面。
性格問題確是大麻煩。
此前他旁敲側擊,改了些龐統的性子,再和老劉提了李二名言,才讓這對冤家臣子相對和睦相處。
要是魏延再鬧了矛盾,老劉也要頭疼。
“若是如此,只能從軍中挑選一些精英強將,送到漢升將軍府上,令其傳授武藝,培育接班人?”
劉禪轉念一想,有讓黃忠當教官的想法,道,“若漢升將軍有心傳藝,即便是子龍叔等人也會上心吧?!?
諸葛亮眼前一亮,笑道,“阿斗此言有理!”
“此前吾等是想讓諸位將軍送子嗣前往漢升將軍麾下學習武藝,會讓諸位將軍心生膈應,承認自家武藝不如漢升將軍?!?
“可換個角度來講,一切便豁然開朗了。”
諸葛亮拂須大笑。
劉禪也恍然大悟,道,“誰都不愿承認自家武藝弱于他人,但誰又不愿意從他人手中學得武藝?”
例如張飛不善射,他兒子的箭術就很差。
張飛又放不下面子去求別人。
一來二去就耽誤了。
諸葛亮拂須一笑,道,“阿斗所說從軍中挑選精英,亦可實現,但一切還需要漢升將軍同意才行?!?
劉禪拍著胸脯答應下來,道,“老師放心,我這就去登門拜訪,說服漢升將軍為蜀漢‘開枝散葉’!”
諸葛亮翻了個白眼,笑道,“開枝散葉不是這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