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霍毅帶上鄧賢、孟石二人趕赴望龍坡,原本突圍數次均被打退陷入絕境的孟實,見到鄧賢、孟石二人后才知大勢已去,只好率軍投降。
第三日,從西城半道匆匆回援的李輔三千人馬,在知道孟達已死、上庸房陵已丟后,二話不說直接降了。
當日,黃權又領三千人馬抵擋上庸城,馬良則統帥六千漢軍和三千孟達降軍鎮守房陵,防止曹魏來攻。
辰時末,黃權鳴鼓升帳,眾將到齊。黃權雖然被改任副將,但其資歷可不是霍毅能相比的,再加上黃權、黃邕多次立功,馬良這才讓黃權重新領兵,奪取西城,打通漢中通道。
但未防黃權有變,馬良又給予霍毅便宜之權,算是給黃權上了一套枷鎖。
“嘩啦啦……”
盔甲鐵甲走路發出陣陣聲響,眾將在行禮后各自就坐。
黃權穿著貼身小甲,端坐主帥。左手第一是霍毅,右手第一是姚靜,鄭他、周琨兩名校尉緊隨其后,鄧賢、李輔二人列最后,至于孟實父子二人則被霍毅派人護送回房陵,聽從馬良發落。
“咳咳!”黃權復雜的看了一眼安靜就坐的霍毅,心中嘆息不已,沒想到就是此人區區數策便徹底扭轉局面,不僅挽救了一萬江北軍,更是接連攻下臨沮、房陵和上庸三城,年紀輕輕就如此文武雙全、智勇無雙,日后前途真是無法預測,“霍將軍,如今上庸已下,不知有何高見,可奪取西城?只要西城一下,我漢中東西聯通,是為絕對大功!”
“小小西城,對于鎮北將軍您而言,小菜一碟!只要將軍一聲令下,我霍毅立馬沖殺過去!”霍毅恭維一聲,自己已經連奪三城,這西城的風頭還是讓給別人吧,黃權也是一個有本事的人,雖然不夠忠貞,但還是能用的,更為關鍵的是,霍毅還需要他做自己的擋箭牌。
“好!”黃權眼睛一轉,聽出了霍毅的讓功之意,雖然之前的降曹之舉未曾成為現實,但黃權知道自己已經失去陛下的信任,當今之計只有一舉拿下西城,才算得上立功,有此功勞擺著,縱是陛下也不好隨意處置。在這一點上,黃權十分感激馬良和霍毅的厚道。
“諸位!西城距此四百里,我欲集大軍伐之!不知諸位有何教我?”黃權盤算手中兵力,原本漢軍四千人,降兵卻有近五千人,鄧賢、李輔二人新降,所以能出戰的兵力其實不多,自古以來降而復叛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對鄧賢、李輔二人要防著用、用著防。
話音一落,李輔首先出聲道:“將軍在上,末將愿為先鋒!我軍可趁申儀抵御魏延將軍之際,迅速出擊,打申儀一個措手不及!”
“好!李將軍此言不錯!”黃權給了夸獎的眼神,弄得李輔那是心花怒放。
“姚靜、鄭他,你二人以為如何?”黃權問向兩人。
“但憑將軍吩咐!”姚靜、鄭他二人相視一眼,之前二人本就不滿黃權,早已投靠馬良,所以二人有點不想搭理黃權,話雖然說著,但是眼睛卻是看向霍毅,見其沒有動作,又道:“上庸驟得,還得有人鎮守才是!”
“此言有理。”黃權不與置否,沉聲道:“據探,西城本有五千兵馬,但魏延來攻,我推斷西城定然空虛!雖然不知申儀是否得知上庸房陵變故,但兵貴神速,三百五十里距離,唯有騎兵突進!去疾,可否以貪狼營為先鋒,奔襲西城?我率四千人馬緊隨其后,大軍輕裝簡陣四日內必然抵達西城城下!李將軍所言不錯,但步卒行軍較慢,若是申儀知曉上庸變故,你之策難以執行!”
“將軍!”霍毅起身道,“三日已過,怕是申儀已經得知消息!我之意,將軍當率六千大軍,浩浩蕩蕩,敲鑼打鼓,向西城行軍!申儀不滿我大漢多日,應當步步為營,逐步推進,讓其惶惶不可終日!我若是申儀,得知上庸房陵已去,怕是坐立不安,面臨首尾夾擊,其又曾叛漢,以我推測,申儀大概率棄城而逃!”
“棄城而逃!?”黃權揣摩其意,“如此肯定?”
“我若是申儀,因背漢之故,不管是戰還是降,皆死!”霍毅有點了然無趣道,“一個叛國之人,將軍以為其又多少全力抵抗的意志?若是將軍有意,倒是可以在西城通往關中、錫縣一帶小路截之,或許有所收獲!”霍毅沉聲道:“貪狼營愿為先鋒!”
“申儀此人……”黃權聞言點頭,“去疾言之有理!我便以堂堂之師,正面進軍!~”
“將軍睿智!”霍毅夸贊一聲。
“霍毅、姚靜、鄧賢、李輔你四人隨我起兵,奔赴西城!”黃權起身,鄭重道,“此戰不誅申儀絕不收兵!”
“諾!”
眾人躬身應道。
“對不住!對不住!我一個小小隊長,轄區出了事故,忙不完啊……明天凌晨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