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圍觀第二輛鐵殼子
- 重生1986:從收養小姑媽開始
- 毒舌隊員
- 2489字
- 2024-04-22 00:01:45
“這不好吧,二姨和二姨夫來了,我不在家不合適吧?!?
陳陽為難說道。
“家里有我和你老媽在,需要你一個小輩作陪?
是不是賺了幾個錢,不知道灶王爺姓什么?
你二姨一家要在我們這玩兒一個月,還差你一天兩天?
這個家,是你當家還是我當家?”
行行行,你是老子,你說了算。
“你當家,我是兒子,我聽你的?!标愱柗?。
欺負不過老媽,就知道欺負我和大哥,有本事當老媽面前橫啊。
“你明天把事全部解決,后天陪你二姨一家好好到縣城玩玩?!?
二姨與二姨夫對視一眼,不是說好嗯半個月,怎么又成了一個月?
對于陳富的好客,被人重視倍感溫暖,內心感動,太熱情了。
他們不能當面駁回他的面子。
等有機會再以工作的理由解釋。
二姨夫在機關干了這么多年,最后還能完美下場,熟知官場上需要有韌性,要時刻保持清醒。
站該站的位置,說該說的話,對任何人任何事不要輕易表明自己的態度,做一步,想十步,看百步。
慎言、慎行、慎交。
他對陳陽表示非常有興趣,巧妙嗯岔開話題,道:“陳大哥,教育孩子不能一味一榔頭教育,我看硯知非常優秀?!?
“善謀者某事,不善謀者某子。”
“剛才對付二伯家的親戚,陳硯知威風凜凜,足智多謀且善斷,環環相扣。
能培養硯知如此舉旗定向,謀篇布局的孩子,肯定離不開陳大哥的教育吧?!?
什么謀不謀的,陳富沒聽懂,但不影響他點頭表示認可,反正應該是夸陳硯知,他就高興。
“青剛兄弟,我跟你說,我從陳硯知小時候就開始培養,培養他獨立自主性格、培養他的承擔意識、培養他堅韌的品質。
陳硯知這孩子從小調皮,我從來沒送過他去學校,報名繳費都是他一個小孩子完成的。
在教育孩子一方面,孩子、事物、環境是一個密不可分的三角關系。
要少給孩子控制、否定和擔憂,多給孩子自由、肯定和引導?!?
二姨夫和兒子不敢相信,這些話是從老農口里說出來的,二姨夫恍然大悟。
種因得果,陳硯知能入他副行長的眼不是沒有緣由的。
好好好,老陳啊,你就把杜知青開夜校學來的知識拿出來顯擺。
你和老媽是咱們家的兩個顯眼包。
表叔他獨自上學,不是你懶得送嘛,還不如在地里刨幾鋤頭。
這當然不能吐槽便宜老爸,陳陽知道,陳老爺子老年癡呆有點嚴重了,在陳硯知下學前五年,基本上就靠陳富一個人養家里好幾口嘴。
壓根沒精力去干別的,只能賣力的干工分,陳富挺難的,是生產隊干活不要命的存在,當初還有個一個綽號——拼命三郎。
別人掙一兩個工分,陳富能掙五六工分。
他搬石頭修水渠,頂著大太陽挑土到三百米外,氣的比雞早,睡的比豬晚。
別人下工他還在干,陳建國早早下學,沒有去讀高中,想替家里減輕負擔,減輕父親的壓力。
找了個老師傅拜師學廚藝,那個年代拜師學藝要給師父拜師禮,家里沒有多余的錢給陳建國。
他就天天去老師傅家砍柴挑水,雜活累活搶著干,天天跟著老師傅屁股后面,不知道是被他纏煩了,還是被他執著打動了,反正就收了陳建國當了徒弟。
八九十年代,拜師學藝不像現在還有工資,前三年相當于白打工,一點手藝都不交,目的是為了考驗人品。
陳建國爭氣,第二年就開始切墩,第三年就開始炒菜,跟著師傅幫人做酒席。
第三年后半年,一個月工資有10塊錢。
最艱苦的五年,前三年是陳富一個在抗,后兩年是陳富和陳建國兩個人一起扛的。
至于陳硯知下學……咱們先前說過,就不過多贅述。
陳陽挺欽佩眼前黝黑精神爍爍的有些白發的老漢。
二姨夫贊嘆道:“怪不得硯知他如此優秀。”
陳富深深看了一眼陳陽,笑容凝固:“哎……我沒本事,不然硯知他也不至于……”
陳陽一聽就知道陳富要說蹲苦窯的事,他十分現在記憶出現了缺失,他的第六感告訴他。
冥冥之中有些重要的東西忘記了。
他遲早會補全那一部分記憶。
不管結果如何,都是陳硯知心甘情愿做出來的選擇,事實證明,葫蘆村因為陳硯知越來越好。
陳陽及時打斷:“成麻爛谷子的事,提它干啥?!?
陳富發出哈哈哈的嘲笑聲,道:“我應該去文工團,我這演技,不去表演可惜了?!?
二姨一家有點懵,羨慕他們父子相處的節奏,像父子也像朋友。
陳陽則是看破不說破,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他的眼神是騙不了人的。
“現在年紀大了,不帥了,你們看我老大和陳硯知的相貌就知道,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十里八鄉的俊后生?!?
你怎么和老媽一樣,我說的話,你們都記住了!
當我的面剽竊我的話。
“看硯知的相貌就知道陳大哥曾經也長的帥。”二姨夫恭維了一句,轉頭問道:
“硯知,你先前說了會一半什么意思?”
“我只會開車,不會修車,萬一路上拋錨了,我只能干瞪眼。”
陳陽嘴角弧度向下,一臉無奈。
其余人把懸著的心上的石頭放下來,還好,太奶你先走吧。
曾經他車有問題了,直接送去汽車維修店里維修保養,又不像兄弟國家,手搓黨,技術過硬。
一個多小時后。
陳陽把車開進了葫蘆村莊,看熱鬧的村民走出來,前兩天有大卡車進村的經歷,對吉普車不是特別驚訝,卻對車的款型十分好奇。
“喲……陳硯知,今天不見,開上車了,啥時候買的?把嬸子我眼里羨慕的不要不要地,有空帶我去轉轉唄?!?
“是啊,我還沒做過這種鐵殼子了?!?
陳硯知走下車,將固定在車頂的自行車取下來,笑聲爽朗:“你們就別打趣我了,我哪有這個本事買車,這吉普車212要3萬5,你把我拆了也買不起啊。
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幾位是這樣的遠方表親戚,我二姨、二姨夫、二哥,從東川省過來。
綠吉普是他們借廠里的,你們想坐去找我二哥,我可做不了主。
隆重介紹一下,這位小姑娘是我的小姑媽,以后就是咱們葫蘆村的人,大家沒事幫忙照看一下,她怕生。”
“臥槽,這么貴啊,三萬多塊,把我男人殺了給大家助助興?!?
“哈哈哈~笑死了,你們別在意,我們說過粗,開玩笑的。歡迎你們到咱們葫蘆村做客?!?
“沒問題,她以后有我們葫蘆村罩著,誰要欺負她,我第一個不答應,是不是老少爺們?!?
“那說個屁……以后她就跟我那個臭小子一起上學。”
“王老六,你算盤珠子打的響啊,女孩子當然要和女孩子一起上學了,和你們家臭小子,天天爬樹掏鳥窩……女孩子要文雅一點。”
“……孩子開心最重要,她也許覺得掏鳥窩好了?”
陳陽見他們又爭論不休,起哄道:“你們打一架,誰打架了誰有理?!?
“我先不給你聊了,我等下還要出去?!?
一個大媽想起了一些事,急忙喊道:“硯知兒子,馬上快25號了?!?
陳陽大聲回答道:“后天或者大后天,這兩天我有點事要忙,你們悠著點?!?
“知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