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敵方還有三年抵達戰場
- 重生1986:從收養小姑媽開始
- 毒舌隊員
- 2414字
- 2024-04-12 00:03:53
陳陽輕輕摸了摸他的小腦袋,拿出2毛錢和1塊錢,叮囑道:“這2毛錢給你買東西吃,這1塊錢給你媽媽,懂了嗎?”
供銷社除了店里的員工外,還會招聘一些在鄉村賣貨的,穿梭在大街小巷挑著扁擔叫賣,每每來到,會吸引需要購買的農戶和孩子。
賣貨郎沒有供銷社售貨員一樣的編制與福利,工資有20多塊,與郵遞員一樣,跋山涉水,風吹日曬,比較辛苦。
在特區,已經有人發現了商機,比如雞毛飛上天中,有人開始自己當小老板。
小商店還沒盛行,物資采購除了去供銷社,賣貨郎是重要的途經。
“記住了。”
小男孩將黃鱔揣進褲襠,拿著錢和糖果,一溜煙的跑的不見蹤跡。
小男孩離關家200米左右,偏下的位置,回到家的時候,小男孩的母親正在洗小白菜。
“媽。”
婦女本命吾祥林,被村里稱作祥林嫂,為人熱心。
她定睛一看,神色自若,默默的將手從水盆里洗手,三步并作兩步走,拿出雞毛撣子對兒子表達一位母親的濃重且深沉的母愛。
青巖村屬于籬笆小院設計,往早前數三四十年,在兔子軍沒剿匪前,白日軍一觸即潰,流竄到此地,擁有武器正規化,占山為王。
成了這杜爾縣的臭名昭著的土匪,青巖村不遠處的有一座名叫“帽兒山”高山,四周皆是懸崖峭壁,陡峭險峻,攀爬都異常困難,稍有不慎,摔成一灘肉泥。
正好給了西逃的土匪提供了有力的地形,盤踞其中,上下山都是坐著竹筐,掉根麻繩滑輪上下。
青巖村坐落在帽兒山下,深受其害,屠殺百姓,強行擄掠他們的衣、食和女人。
為了抵抗土匪,故意修了石頭圍墻,提前躲到挖好的地窖,這是隆和縣房子大多都有石頭圍墻的原因。
兔子軍解放全國,剿匪的進程刻不容緩,在“一個不留,決不手軟”的鐵血手腕下,杜爾縣盼來了兔子軍。
剿匪中,兔子軍聯合地方民兵,三團聯動,以3546人的慘烈的代價,剿滅了帽兒山土匪836人。
在對境內匪患肅清,攀奪帽兒山戰役中,一名團長姓“隆和”的長官,背著炸藥包,人肉炸彈,成功阻斷土匪的重火力打斷三分鐘,為大部隊上山爭取了有利的喘息的時間。
戰斗打了五天四夜,解放了杜爾縣,沒有停歇,扛著槍前往下一個剿匪地區。
為了祭典這位英勇就義的隆和團長和犧牲的兔子子弟兵,在縣長和幾個村的百姓聯名下,杜爾縣改為——隆和紅成縣。
眾所周知,兔子軍是指紅軍,擁有著鐵血軍魂,是人民的脊梁,是危險在前的鋼軀,是國家的鋼鐵長城。
隆和縣在從清末的封建麻木生活到小鬼子的迫害南逃求生,如履薄冰,隆和縣的百姓不懂中央的方針,戰亂的時候,平頭老百姓人人自危。
后來啊……打退了敵人,好不容易安生,來了土匪,以為暗無天日,是兔子軍解救他們水深火熱,或許他們不懂什么大道理,誰對他們好,他們還不知道嗎?
那可是一條條蓬勃,略帶稚嫩的生命。
他們矢志不渝的堅守,無私奉獻的犧牲,贏得了隆和縣與大地神州無數老百姓擁戴,是人民的守護神。
故而取其“紅”字,“成”寓意直白謂之成功。
隆和縣縣大樓上面的牌匾,是當時旅長親自提的字,請手藝好的木匠老師傅雕刻的——隆和紅成縣。
叫法的緣故,大多人都習慣叫隆和縣。
小男孩屁股火辣辣的疼,眼里布滿淚水,一抽一涑啞著嗓子問道:“媽,你吃糖不?”
我剛才是不是下手太重了。
“不吃,你吃吧!”
“媽……這1塊錢給你。”從褲子口袋里,拿出錢,拿出你1塊給母親。
“你這錢……從哪來的?”生怕自家孩子是偷的別人的,先前指甲縫般的懊悔變成了拳頭的嚴肅表情。
被母親的氣勢嚇到了,“這是……外面的大哥哥給我的,讓我交給你,說想喝我們家的水。”
外面的一幕,祥林嫂看在眼里,關家這事鬧的人盡皆知,她也在斟酌,抬頭看了萬里無云的好天氣。
我該不該幫了?
我不幫的話,這氣溫,看關會計這架勢,準備晾他們一天,我們都是吃過苦日子的,餓一頓兩頓,勉強能扛過去,這不喝水,怕人會中暑。
我要是幫的話,無異于胳膊肘往外拐,幫著外村人,讓青巖村怎么看俺,土生土長在這里,鄰里關系不可能不考慮。
自家男人去采石廠苦干一天,肩頭都磨破了,也才掙1塊5,平白無故給1塊,為了幾口水,與撿錢沒區別。
心中有了決斷,這錢現在不能拿,晚上就要看情況,當下沒必要為了外村人讓自己豬八戒照鏡子。
“這錢你先拿著,自己去小溪邊把身上把泥巴洗干凈,老娘要做飯了,沒時間給你洗。”
在不遠處有一條小溪,水質清澈,洗被單、衣服總會有嬸子三五結伴的去小溪,流動的水,清洗衣服非常方便,免去了挑水的步驟。
小男孩內心止不住的狂喜,抿著嘴悄悄的笑,這一塊多錢自己可以私吞了,心情像過年放鞭炮一樣雀躍。
開心不過三秒,突然感覺胯下被什么咬了一下,這才想起是那條黃鱔,喜極而泣,在他老母親的幫助下,這才恢復自由身。
痛并著快樂,想起手中的“巨額財產”,覺得不是那么痛,飛奔出去,跑的比兔子還快。
“媽,我去洗了。”
小男孩輕車熟路的沒花五分鐘,就跑到小溪,左右眺望,像是在尋找這什么,在一個臨近溪水的大石頭彎腰探手摸出一個某冰洋牌子的玻璃汽水瓶,
摸魚抓蝦放地籠,許多八零后的記憶。
在自制的認為完美的“陷阱”中,有幾條泥鰍在瓶中搖曳,內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臟衣服丟在小溪邊,躺在溪水中,冰冰涼涼,人生得到了升華。將身上泥垢清洗干凈,穿著一條濕噠噠的短褲,裝了一瓶水。
屁顛屁顛兒的又跑到陳陽面前,“給。”
陳陽一愣,抬眸看去,一瓶水也不夠這么多人分,問道:“你沒和你媽說?”
“我媽叫我去小溪把身上洗干凈,你快點喝,不然我媽喊我吃飯,我就要回去了。”
面對小男孩的催促,陳陽將水遞給了被太陽曬的面紅的李桂芬,“媽,你喝一點。”
李桂芬沒有拒絕,溪水冰冰涼涼,一口氣喝完半瓶,夏日的酷暑被一陣涼氣解散:“老頭子,你也喝點。”
陳富只淺嘗了一小口,遞給陳陽:“你喝吧,我不渴。”
“你老喝完,等下才有力氣打大哥。這小朋友還能多跑幾次,咱們兩爺子,一家人就不要推辭了。”陳陽心底一陣感動,勸說道,執拗不過,陳富喝完了剩下的半瓶。
小男孩像踩著風火輪的小哪咤,迅捷如風,憑借著一個小小的玻璃瓶,將眾人都喝到了一瓶水,陳陽是最后喝的。
在沒人發現的角落,那小男孩的母親在偷偷的看關家的狀況和小男孩送水的狀況。
下面。
正真的主角即將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