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尋掛斷了電話。
陸洋關心地問道。
“劉菲菲的態度怎么樣?”
“還是不拒絕,不答應。”
李尋把手機揣回口袋,平靜說道。
“但是她約我當面聊這件事情。
“所以我覺得她最終還是會答應的……十有八九的概率。”
如果劉菲菲真的不愿意接受緋聞炒作。
那么她大可以直接拒絕掉李尋的提議。
何必約他線下見面呢?
說句不客氣的話。
要是在兩人私下見面的時候。
李尋提前安排幾個記者——反正是隨身攜帶照相機的人——在旁邊躲著。
等兩人見面,這些人在暗中拍攝幾張模糊不清的照片,再往網絡上一傳。
幾張糊圖,幾句曖昧不清的話。
就足以炮制出一個“天仙戀愛”的緋聞!
到時候再找些網絡水軍宣傳、擴散一下。
“天仙戀愛”的消息就會弄得全網皆知。
李尋不相信在娛樂圈混了這么多年時間的劉菲菲會不清楚這點小手段。
但對方仍然主動提起要見面。
這只能說明一點——
劉菲菲同樣對《浪客行》的宣傳計劃非常關心!
如果有必要的話。
對方也愿意犧牲掉她的“戀愛經歷”!
‘看來,《銅雀臺》對劉菲菲的影響還真是大啊!’
李尋的心中閃過一個念頭。
他之前和景恬說的“上一個和周潤法合作的年輕女演員”。
指的不是別人,正是劉菲菲。
自從《銅雀臺》的票房撲街之后。
除了主動找上門去的《浪客行》之外。
劉菲菲再沒有接到過任何一個影視項目的資源。
這可是非常可怕的信號!
別管什么“神仙姐姐”、“天仙姐姐”的通稿吹得有多厲害。
讓明星、演員們安身立命的東西。
自始至終就只有一個。
那就是“作品”!
沒有作品來支撐。
再有名氣的大咖,也會漸漸地泯為眾人。
李尋對“緋聞大作戰”的宣傳策略的前景很是看好。
目前看來。
唯一的問題,或者說唯一的障礙。
應該就是劉菲菲她媽了。
劉曉莉……
嘖!
對于這位一直致力于保護女兒,卻又一直在實際上坑女兒的大媽。
李尋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處理。
還是等跟劉菲菲見面后再詳談吧……
李尋和陸洋默契跳過了劉菲菲的相關話題。
“師兄。”
李尋思考片刻,詢問道。
“除了我們這邊,中影那邊有定下具體的宣傳計劃嗎?”
“都是些常規的宣傳計劃。”
陸洋將他知道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主流媒體的公關宣傳,影院的海報、立牌、宣傳冊子,其他還有些硬廣資源。”
李尋追問道。
“中影那邊答應增加宣傳費用的投入嗎?”
目前《浪客行》用于宣傳的資金。
就是之前拍電影剩下的那幾百萬。
這錢看似很多。
但需要花錢的地方只會更多!
如果可以的話。
李尋還是希望中影那邊能夠再多砸些錢搞宣傳的。
他倒是想要砸錢搞宣傳。
可他自己沒那個人脈和資源啊!
只能依靠中影了。
陸洋沒說話,只是搖搖頭。
據他所知。
中影那邊并沒有加大投資的想法。
歸根到底。
還是作為電影男主角的李尋,咖位、名氣什么的太低了!
中影不看好《浪客行》也在情理之中。
李尋想明白道理,也只能嘆口氣。
“哦,對了,尋哥兒。”
陸洋想了想,忽然開口道。
“咱們電影還缺一首主題曲。
“這方面你有認識的人嗎?”
“主題曲?”
李尋皺了皺眉。
“我沒有會寫歌的朋友。
“要不……我給你現寫?”
陸洋吃了一驚。
“你還會寫歌?”
“我覺得……”
李尋話到嘴邊,還是留了一手。
“我作詞還行。”
一首歌。
想讓李尋作曲、編曲。
他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也沒有額外的精力去學習。
李尋的音樂素養,僅限于“彈吉他”。
這還是他當初為了藝考臨時突擊的學習成果。
可是“曲”不行。
還有“詞”啊!
李尋不會寫歌,但是抄點小詞兒,還是沒有半點問題的。
陸洋仍舊有些不太敢相信李尋會作詞。
見狀,李尋找了張白紙,在上面一陣奮筆疾書。
“當你走進這歡樂場,背上所有的夢與想……”
不消片刻。
一首《消愁》,新鮮出爐。
“這是那首《消愁》?!”
陸洋看著紙上的歌詞,瞪大了雙眼。
“尋哥兒,你之前寫的那首打油詩,其實還是一首歌?”
不,其實它原本是一首歌,后來被我改成了打油詩……
李尋把寫好的《消愁》遞了出去。
“你就說這詞兒怎么樣吧!”
陸洋低頭看向手里的歌曲,情不自禁地連連點頭。
“好是好!但是……”
說著說著,他忽然苦起臉來。
“這首歌和咱們的電影不太搭啊!”
《浪客行》講述的是浪蕩子丁修的故事。
而《消愁》講的則是追夢人的故事。
兩者確實有點不搭。
“我只是給你證明下我寫詞的能力。”
李尋吹牛毫不臉紅。
他奪回那張寫滿《消愁》的白紙,又重新找了張干凈的紙出來。
“讓我想想……”
李尋陷入沉思之中。
《浪客行》是一部武俠電影。
電影的類型,注定了不能用尋常的流行歌曲來做主題曲。
最好還是用古風歌曲……
李尋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幾首歌的名字。
陸洋靜靜等候了幾分鐘時間。
只見李尋又一次拿起筆。
“雨后江岸天破曉,老舟新客知多少……”
兩分鐘不到。
李尋再次遞出手里的紙稿。
“這首歌,叫《燕歸巢》。”
媽耶,神仙吶!
陸洋對寫歌這件事情了解不多。
但是再怎么想。
一首歌的歌詞,也不應該是幾分鐘就能寫好的吧?
陸洋再次看向手里的《燕歸巢》。
他滿意歌詞的質量。
但還是想要看看李尋的極限在哪里。
“這首歌的歌詞也很棒!”
陸洋說道。
“但是它是不是有點像……游子思鄉?
“我覺得還是和《浪客行》有些不太符合。”
李尋又是唰唰唰的快速寫完了一首歌詞。
“那這一首呢?”
陸洋聞聲看去。
“不愿染是與非,怎料事與愿違……”
“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