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電影開機,基本會開設(shè)一場“開機儀式”一樣。
在電影殺青后,劇組往往也會舉辦一場“殺青宴會”。
哪怕因為轉(zhuǎn)戰(zhàn)草原,《丁修》劇組的人員規(guī)模削減了不少。
但是在彩蛋鏡頭拍攝完成的當(dāng)晚。
劇組仍然置辦了一場豐盛的殺青宴會。
殺青宴上,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李尋端著一個小茶杯,坐在主桌上,安靜地看著場上談天論地的眾人。
電影的所有鏡頭素材拍攝完成。
作為導(dǎo)演的陸洋好似卸下了千斤重擔(dān),整個人看起來紅光滿面,好不精神。
等桌上酒過三巡,各種場面話、客套話說完后。
陸洋又重新倒了杯酒。
“尋哥兒!”
陸洋端著酒杯,對向李尋。
“我敬你一杯!
“多的話我也不說了,感情都在酒里!”
話音落下,陸洋將酒水一飲而盡。
李尋笑了笑,同樣舉起杯子對陸洋晃了晃。
“師兄,祝咱們電影大賣特賣!”
陸洋一時興起,抄起酒瓶。
“對!票房大賣!這瓶酒我旋了!”
……
殺青宴結(jié)束的第二天。
李尋便踏上了回京的道路。
與他同行的,是神色如常的張松文。
回京列車上。
李尋看向張松文,輕聲問道。
“張老師,你接下來還有什么計劃安排沒有?”
“計劃安排?”
張松文想了想。
“尋哥兒,你是想問我有沒有空?”
“對。”
李尋見對方已經(jīng)領(lǐng)會他的意思,干脆直言道。
“張老師,這次和你的合作非常愉快。
“我在近期內(nèi)可能還會有幾個電影項目需要談。
“到時候要是找你的話,你可別拒絕啊!”
“有工作找上門,怎么會拒絕呢?”
張松文笑了笑。
與圈子里的老油條們接觸多了。
冷不丁地遇到像李尋這樣喜歡開門見山的愣頭青。
搞得張松文還有點莫名不習(xí)慣。
“不過尋哥兒,你剛才的說法確實是折煞我了。”
張松文擺擺頭,恭維道。
“你在劇組里展現(xiàn)出來的表演水平,哪里有我指導(dǎo)你的份兒呢?”
因為需要肩負起李尋的表演指導(dǎo)老師的工作。
所以在《丁修》拍攝過程中,張松文同樣是全程跟組的。
這位方法派大牛親眼見證過李尋的表演水平。
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
天縱奇才!
張松文已經(jīng)有很多年沒有遇到過水平這么拔尖的新人了。
考慮到李尋的年齡與學(xué)歷。
這甚至不能用簡單的“新人”來形容。
差不多就是“素人”了!
初次拍電影就能表現(xiàn)出這樣的水平。
再配合上李尋自己的“鈔能力”。
尤其還有他那張老天爺賞飯吃的主角臉。
張松文幾乎可以斷定。
只要不出意外。
李尋的大紅大紫,無非就是時間問題。
“張老師客氣了。”
李尋客套一句,然后提醒道。
“對了,張老師。
“我剛才說的電影項目,不是想要邀請你繼續(xù)做表演指導(dǎo),是想要邀請你出演。”
在李尋看來。
像是張松文這樣好用又便宜的中年實力派。
簡直不要太“萬金油”!
絕大部分電影里都可以找到與其相對應(yīng)的角色。
對于這樣的綠葉型演員。
趁著對方還沒發(fā)跡。
果斷拉攏才是!
為什么之前李尋和吳金相處的時候,不提這茬子事情?
因為吳金有做電影導(dǎo)演,做電影男主角的心思。
相比較之下。
還是張松文這樣的“普通演員”,更符合李尋的要求。
聽到李尋的話。
張松文微微瞪大了雙眼。
他萬萬沒想到李尋居然是打算邀請他出演角色!
張松文的資歷在圈內(nèi)很深,表演水平也足夠。
但演員想要上戲。
真不是水平足夠就可以上!
雖然今年一年,張松文上映了四部電影,一部短片。
但是基本都是各種跑龍?zhí)椎男∨浣恰?
前年的時候,張松文倒是演了一部電影的男二號。
結(jié)果那部電影到現(xiàn)在還沒上映……
反倒是那部電影的男一號,在去年12月12日的時候,上映了一部新片。
打破各種記錄的票房怪物——《泰囧》!
張松文本來還希望那部《摩登年代》能夠借著徐光頭的名氣,在市場上大賣一番。
那樣的話。
出演電影男二號的他,或許也能順勢多接些工作。
可沒想到的是。
原本期盼的機會還遙遙無期。
現(xiàn)在突然就天上掉餡餅兒了!
“尋哥兒,你看這——哎呀。”
張松文一時激動,主動握住了李尋的手。
“承蒙厚愛,不勝感激啊!”
“張老師你也別把期望拉的太高。”
李尋有些哭笑不得。
“那些電影項目能不能談成,還是兩碼子事兒呢!
“到時候要是項目談崩了,張老師你可別怪我提前說大話。”
“怎么會呢?”
張松文笑瞇瞇地說道。
“尋哥兒,別人不相信你的能力,我還能不信嗎?
“再說了,大家都知道。
“你可是連張某導(dǎo)演都贊不絕口的名作家。”
嗯。
去年12月。
張某從李尋這兒求購了《杰出公民》的電影改編權(quán)。
老謀子的執(zhí)行力那叫一個強大。
今年元旦的時候。
《杰出公民》的電影劇組便已經(jīng)組建成功了!
當(dāng)時因為李尋還在《丁修》劇組拍戲,實在抽不開身。
所以作為編劇的他并沒有參加《杰出公民》的開機發(fā)布會。
不過在開機發(fā)布會上。
張某把《杰出公民》的原著小說以及改編劇本吹得那叫一個天花亂墜。
老謀子的影響力無需質(zhì)疑。
在《杰出公民》開機發(fā)布會結(jié)束后。
李尋這號作家兼編劇的大名,也隨之流傳到不少人的耳中。
這種名氣甚至不僅僅只是局限于圈內(nèi)。
此時在圈外。
也有不少人聽說過“李尋”這個名字。
簡而言之。
借著“老謀子”這陣東風(fēng)。
李尋初次出圈了!
在圈外揚名。
對目前的李尋來說沒有半點影響。
老實說。
一部電影,不管拍的好還是拍的爛。
觀眾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演員身上,其次是導(dǎo)演。
至于編劇?
哪怕是《霸王別姬》、《活著》的編劇蘆葦,也引不來多少觀眾的目光。
不過在圈內(nèi)揚名。
就影響到李尋接下來的計劃了。
此次回京。
李尋需要處理的事項之一。
便是《少年的你》的電影改編!
這部文藝青春片。
老謀子看不上。
有人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