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法律現象及其要素的科學研究方法

不論待研究的現象是物理世界的,還是精神世界的,觀察都是研究現象的基本方法。之前的論證清楚地表明了,能夠被發現和用作觀察對象的法律現象并非存在于視覺幻象誘導我們認為它存在的地方,而是存在于更接近我們的地方:在我們的內部,在我們的意識里,在那個于特定時刻體驗到權利與義務的人的意識里。擺脫此種視覺幻象意味著消除了一大片被認為能夠發現和研究法律現象的領域,以及清除了相當大數量的(被認為的)法律現象及其要素。盡管法律現象及其“存在之場域”(spheres of their being)的規模遠小于流行的理論所臆想的樣子,但從我的觀點來看,它們的數量仍舊不小。法律現象的“存在之場域”的數量與能夠體驗(以及事實上正在體驗)相應精神狀態的活體生物的數量相同,同時,法律現象的數量等同于這些體驗的數量。

在地球上的動物中,有著心理生活的“存在”的數量極為龐大,但其中有一種“存在”(智人)與眾不同,只有他有能力體驗到構成法律現象的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在這類物種的范圍內,體驗法律(以及由此而來的法律現象)的心理活動過程的能力僅僅在如下條件下才能出現,即文化發展達到一定水平(遠遠高于別的動物的文化水平),特別是在語言上取得一定的進步。甚至是現在,也不是所有人都擁有體驗法律的能力,只有那些到了一定年齡、受過特定教育的人才擁有這個能力。另一方面,所有沒有特定身體和心理缺陷(聾啞、癡呆)的人,在人類日常生活的環境(甚至在那些很明顯是犯罪環境中)中得到教育,較早地獲得了這個能力(在他們達到法定成年標準之前)。

如果我們考慮的是,對實際存在的真正的法律現象,經由觀察進行直接和可靠的認知和研究,而不是它們是否存在之類的問題,由于我們完全不能看到或觀察到另一個人的心中發生了什么,除了我們自己的內心(我們的自我意識)以外,法律現象的所有“存在之場域”(以及一般意義上的所有心理現象的“存在之場域”)都絕對地不可能被觀察到,實際存在的真正的法律現象的數量(盡管實際上極大)必定因此而大大縮減。

因此,觀察法律現象唯一可能的適宜方法必定是自我觀察,即內省方法。一般意義上的內省是指:一、當待研究的心理現象被體驗到的時候,將內心的關注指向該現象(狹義的自我觀察),觀察饑餓、口渴、牙疼等;二、對先前被體驗到的給定行為類型的理念[“意象”(images)]進行內在觀察,例如,回想昨晚的牙疼。

包括內省觀察在內的所有觀察要么是簡單的,要么是實驗性的。實驗方法意味著通過有意干預被觀察的現象而復雜化了的觀察,即通過使用特殊方法去喚起、改變或終止這些現象。如果此方法針對的是將要被內心觀察的現象,它就是內省-實驗方法。

我們一定不能這樣想,即沒有特殊的實驗室、器械或其他被特意設計出來用于科學研究的工具,便不可能運用實驗的方法開展研究。在做下列事情時,人們已經在運用實驗方法研究心理現象:為了研究特定的痛苦現象,某人用針扎自己以引起疼痛;為了研究饑餓不吃食物;讓自己讀一本不得不等待那個讓自己極為好奇的結局的小說,以便研究該心理狀態;讓別人故意在其不經意時惹怒他,隨后馬上提醒他這是應他的要求所做的,以此來研究生氣這種現象。

此種方法甚至不要求采取外在的行動或干預措施,某人可能閉著眼睛躺在沙發上不動,在內心中構想著內省-實驗研究過程中的一套又一套的心理實驗。這樣的實驗可以提供研究羞恥、驕傲、抱負心、感謝、受損的自愛、嫉妒等現象的適宜方法,在我們的想象中,此類實驗創造了情景的特殊組合形式的生動畫面,能夠喚起相應情感。所有這些內省方法都完全可用于研究法律現象。

在日常情形中,法律現象如同心理體驗一樣,表現得并不是很明顯,它們因人們無心而被錯過,或者至少不大容易被觀察到。如果不了解法律現象的心理背景,也就不可能知道法律的性質、它的價值以及它影響行動的方法與理由。因此,把這些體驗的強度提升至它們能被注意到和適于研究的程度是極為重要的。對此,實驗方法(包括類似于前述那些例子的實驗)尤其能提供有用的服務。閱讀故事、小說、新聞報道等,生動地描繪了“駭人聽聞”的專橫行為、被踐踏的那些明確和“神圣”的權利、被斷然拒絕的公正要求等。一個人自己有強烈的沖動去否認和爭辯(或者相反,去“踐踏”)下列事項的生動意象:他人的明確和“神圣”的權利,或者成為駭人聽聞的專橫行為或違法行為的犧牲者;朋友(為了實驗的目的)幫助我們感受到對法律的熱情或者對法律的“不滿”與憤慨等等。所有這些實驗手段使我們能夠觀察和研究相關的(特別是那些有法律特性的)心理體驗,這些心理體驗有多種形式和強度,其中強度最高的就是“狂暴”情緒。

同樣的實驗也能使我們把握那些與法律體驗相似的、具有道德性質的體驗,通過把這些實驗和其他實驗結果匯總在一起,我們就能知道法律與道德(迄今仍未被理解)的差異。

內省方法(簡單的、實驗性的“自我認知”)是對法律現象和道德現象進行觀察,獲得對它們的直接可靠的認知以及對它們開展研究的唯一手段,沒有它,就完全不可能有什么關于法律和道德的知識

一般來講,能被我們認知的心理現象的唯一類型就是那些我們基于自我的發展史所知道的東西,我們很熟悉它們,因為我們自己體驗到它們。另一種類型的心理現象是絕對不可能被我們認知的。一個人如果沒有通過自己的心理體驗知道饑餓、口渴、生氣、高興等現象,就不可能知道這些心理現象,盡管別人知道并體驗到它們。因此他不能理解他人的相應行為、身體動作和言語。就法律現象而言,情況也是如此,一個人如果是絕對的法律白癡(完全沒有能力獲得法律體驗),就不可能知道法律是什么,無法理解被法律激起的人類行為。當聽到“法律”這個詞,以及看到人類社會中依據“法律”做出的大量行為,他或許會對這些表達以及行為做出個人的特殊解釋。他或許認為,它是一種命令,由強者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對弱者和手無寸鐵者發布,并附帶(當人們不服從時)適當威脅,這些脅迫性命令被弱者基于權宜理由(reasons of expediency)而貫徹。然而,這絕不是法律實際是什么的知識。

對于諸多心理活動過程的性質,那些并沒有任何心理缺陷的人,甚至那些卓越的思想家和學者,或許也是無知的或者做了錯誤的解釋,他們同樣未能理解相應人類行為的意義和動機。這可能發生在以下情形中:不知道在哪里以及如何發現給定類別的現象;使用了不適當的方法;未使用任何科學研究方法,任意地塑造理論與研究方案。但是,在獲得特定類型的心理體驗的知識的時候,如果我們使用適當的方法(簡單的或實驗性的內省方法),我們就有了(盡管間接地以及在不同程度上假設地)獲得關于該種現象在他人心中的信息的手段,別人的所思所想對于我們來講就不再是完全不可知的秘密。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內在的心理活動過程(生氣、高興等)引起了肢體的運動,這些運動可以從外部被觀察到。當我們的肢體動作是為了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某種心理狀況或活動過程的時候(做手勢或者寫出和說出語詞等),它們更容易被觀察到。當我們觀察到他人做出與我們相同的行為,我們能夠進行類比假設(這具有一定的或然性),可以假設這些行動出于同樣的心理體驗而被做出。

此種基于“類比推論”的假設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揭示真相,依賴于多種環境因素。這取決于我們考察的是一個誠實的人,還是一個喜歡偽裝和撒謊的人;我們考察的個案情形是否為不誠實提供了特殊的誘因(例如,法庭上的罪犯);給定的肢體動作(包括語詞)通常對應著一個單一確定的心理活動過程類型,還是異質的內在體驗的同一種外在表現等等。

由此看來,對他人心理體驗的科學研究不僅預設了對自己的同樣的心理體驗的科學知識,還預設了這樣一種科學的反思,即他人的肢體動作(包括口頭或書面交流)是否適合被當作推測給定種類的心理活動過程的事實資料。

對于(作為研究他人心理活動過程的手段的)觀察他人的肢體動作而言,關于他人看到的行動、聽到的言論的可以得到的記錄(例如,年報、傳記以及旅行記錄)是一種相對適宜的替代品。科學地使用此種資料(例如,作為直接觀察的替代物的“傳統”)明白地預設了:一、應按照前已指出的方式批判地檢驗它們;二、應根據觀察自身的可靠性批判地檢驗它們(如果收到的信息是來自于第三人的二手資料,錯誤的可能性會明顯增大)。

總之,研究者自己對同樣類型的體驗的內省認知,與關于此類體驗的外在表現的知識合在一起,是理解他人心理體驗的先決條件。因此,相應的科學認知方法可以被稱為內外觀察相結合的方法。毋庸多言的是,作為此方法的要素之一的外在觀察和內在觀察一樣,可以要么是簡單的,要么是實驗性的。

我關于此種結合方法說過的東西,完全可用于研究法律現象和道德現象。法律現象的真正的科學研究尤其要盡可能詳盡地研究法律體驗的不同類別的外在表現,以及研究這些體驗與相關心理活動過程(特別是道德心理活動過程)的表現的區別。這樣,我們就有了研究他人(特別是早期的、文化發展水平較低的人們)的法律體驗的科學基礎。如同其他科學地研究他人心理體驗的領域,實驗方法可被用于精確地研究法律。例如,我們搶走一個孩子的玩具,堅稱這是我們的并拒絕歸還;或者我們與這個孩子商量,如果他為我們完成特定工作,他會得到很多糖果,然而在他完成工作之后拒絕履行約定;或者我們與這個孩子達成協議,在我們履行某種義務之后,他必須履行那種會要求他做出比較嚴重的犧牲的義務(例如,失去心儀的玩具或者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食物)。這些實驗以及觀察它們的外在結果使我們能夠基于法律現象的性質與屬性的妥當知識,做出具有科學可靠性的判斷,來確定這個孩子是否能夠體驗到法律心理活動過程,一般來講他的體驗的生動性和強烈程度如何,以及與饑餓(它的促動力量是胃口)之類的心理活動過程相比它們的促動力量是什么。此外,同樣的實驗方法使我們能檢驗這個孩子的法律心智,探索其中是否體現了特殊類型的法律現象的屬性,例如財產法、契約法和家庭法。對白癡或聾啞人進行同樣的實驗,我們可以得到關于法律發展所需的實質性條件的有趣發現。

之前所述窮盡列舉了(作為真實現象的)法律現象的科學的研究方法。對于法律現象這種特殊的心理活動過程,只可能運用下述方法才能進行科學的研究:一、(簡單的或實驗的)內省方法,對于獲取關于法律現象的性質的知識,這是基礎的和不可或缺的手段;二、(簡單的或實驗的)內在觀察與外在觀察相結合的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平市| 客服| 民和| 通州区| 铜山县| 丰台区| 临潭县| 晋中市| 宣恩县| 通辽市| 宁化县| 肥西县| 启东市| 开平市| 蒲城县| 哈密市| 理塘县| 泸州市| 眉山市| 上饶县| 望江县| 萝北县| 怀柔区| 滕州市| 肥西县| 霍邱县| 平昌县| 江陵县| 潍坊市| 宝鸡市| 灵璧县| 武山县| 德阳市| 通化县| 郴州市| 中卫市| 民权县| 黔江区| 宜兰县| 南漳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