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我佛慈悲,愿意騰出地方,讓你們還人間一片青天。”
城隍廟里的主持,本來和丐幫就來往密切。
一擺手,讓和尚們把庭院打掃干凈,還拿出了桌椅板凳。
“我佛慈悲,今天我斷案,要用報應的手段了。”
蘇乞坐在公堂上,對主持做了感謝。
“報應,和我佛有緣啊!”
廟里的主持特別高興。
“沒錯!”
蘇乞指揮和尚們再一番行動,擺出了公堂上的格局。
疑罪從有,絕對是古代社會。
到了大唐女皇時代的時候,還疑罪從死了呢。
大宋的法度,用的是罰金,任何事情,喜歡罰金,抄沒家產。
他自己知道,到了王安石變法的時候,才法制了一切。
這蘇乞就要開創先河,這一次把真正的十二怒漢的真相審訊,用出來,然后給他們來個報應。
報應如同斬草除根一樣的,會激蕩人心,才是最好的辦法。
“升堂啊!”
“威武!”
“威武!”
武丐和白丐,拿著棍子擊打地面,特別震懾人心。
反正蘇乞都要到滄縣去做縣令了。
這樣的一種公堂審訊,遲早會上手,就當演習了。
“來人啊,養豬的屠夫一方,說說,你們為什么非要在城里養豬?”
蘇乞一開口,聽的全場肅然。
“哎,他們家是屠宰的,把鄉下的豬收上來,怎么也得養一段時間吧,又不能一天就殺了。”
“是啊,俺們是屠戶,要是殺的肉多了,還賣不了,豈不是便宜了蒼蠅了嗎?”
“養一段時間豬,豬還能有個準備,多活兩天呢,這是好事。”
“說起來都是積德行善了呢!”
“阿彌陀佛。”
屠夫一方的人,特別滑溜,看到是在寺廟里辦案,都提到了積德行善的事情了呢。
“哦?”
蘇乞一聽這話,心里也感覺別扭。
“那對方找你們理論的時候,就不能好好說話?”
審訊繼續。
“他們說我們都是吃屎的。”
“還直接把豬圈里的糞,扔到了俺們店里去。”
“他們斷俺們的財路,俺們就要他們的命。”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嘛!”
老百姓的諺語都出來了。
聽的蘇乞認真點了點頭,卻不著急。
“咳咳!”
咳嗽了兩聲,他問向了另外一家的親戚。
“這家人是黑心商人。”
“心狠手辣!”
“我們的孩子偷吃了豬肝,都被他們暴打一頓。”
“那些豬骨頭什么的,隨便亂扔,都影響了我們走路了。”
“國家有明文規定,城里不能養豬。”
“不錯!”
“他們這是明目張膽,飛揚跋扈了。”
“關鍵是臭的不得了,我們找了好幾次衙門,都沒用。”
...
這一家人說的同樣理直氣壯。
蘇乞當即就來了興趣,同時心里發緊。
他們都找了好幾次衙門了,居然沒人理會,還是出事了。
“誰?你們找的是衙門的誰呢?”
“道臺大人!”
“啊?”
蘇乞感覺事情有點嚴重,大宋的道臺,如同城管一樣的存在。
巡游在大街小巷,聽說還是王知州的外甥子。
他依稀間記起來了,一個好吃懶做,胖豬一樣的家伙。
疏忽之間,引起了民間這么可怕的斗毆,出了四條人命。
怪不得衙門里的差役,看看就走了呢。
“哎呀,這個事情,可該如何是好呢?”
一下子,蘇乞就頭疼了起來。
“爾等雙方,可有什么訴求?”
想了想,審訊繼續開始。
“不死不休!”
“沒錯!”
“我們都商量好了,和他們繼續斗下去!”
“啊呸,弄死你們!”
“打死你們!”
“你們是什么東西?”
“你們根本就不是東西!”
“打死你!”
...
城隍廟里的公堂之上,唾沫橫飛片刻時間,形勢已經一發不可收拾。
和尚們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些斗雞老百姓,全部都退縮到了墻根處。
“咳咳,我有一個很好的辦法。”
蘇乞眼看場面如此混亂,想了想,肅然站了起來。
“大人,驚堂木。”
有白丐遞上了一塊石頭。
蘇乞先是一愣,當即明白了過來。
“啪啪!”
聲音響了起來,聽的在場的人,當即肅靜。
習慣成自然,驚堂木的作用如此之大。
讓他心里銘記,然后才清了清嗓子開口道:“大宋有個聰明人,叫做鎮關西,在江南之地,他也是殺豬的,卻在城中挖了很多深井出來,把豬肉都吊在里邊,去油膩而清香,豬還是地下養的,并不臭。”
“啊?”
在成的人一聽這話,沒有當即反應過來。
而是摸著自己的腦袋,盤算了起來。
這是何等辦法?
“屠夫之家,你們可以這么做,把那些豬糞都處理好了,還要為人有德!知道救濟世人!”
蘇乞這么說,大家都明白了過來。
“鎮關西?沒聽說過啊!”
“是啊,不過聽上去,這個辦法應該很不錯。”
屠夫一方的親戚,反應了過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你們要有德,否者恐怕其它方面會有缺。”
蘇乞談到了古書周易,說的十分有道理,聽的全場的人都肅然。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主持走了出來,對于蘇乞彎腰行禮,十分贊同如此說法。
“神童果然不簡單啊,我們早就聽說過貴號!”
“說的對,感覺不錯,那個鎮關西是哪里的?可否給我們引見?”
“我們愿意聽大人的。”
屠戶一方的人接連表態。
蘇乞反而為難了起來,他所知道的鎮關西,是大宋的不假,卻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
后來之人,他怎么能夠找到?
“本人年少時,游歷天下,遇到的如此高人,已經記憶不清了。”
蘇乞如此搪塞,聽的在場的人還都信服。
“我們家死人了!”
“我們也死人了。”
“是你們先動的手。”
“是你們給我們下毒!”
...
排山倒海一樣,簡單的冷靜片刻,他們就又吵嚷了起來。
“肅靜,肅靜!”
蘇乞再次用了驚堂木。
然后讓他們一個個的說“下毒”。
審案的同時,蘇乞的心里忍不住都一個激靈,想起了蘭溪坊幕后的公公趙青給他下毒的事。
現在還心有余悸,難道蘇杭人有這個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