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0章 大帥仁義無雙

“鐘明鐘子清?如果不是大帥提起,我還真的沒有想到他。”

聽到李恒提到鐘子清這個名字,呂兆波微微一愣之后立刻想了起來。

“先生跟這位認識?”李恒問道。

“何止是認識,我們甚至還是同一年中的進士。只是我蹉跎歲月,也當了個知縣,而鐘子清卻被朝廷賞識,一路升到了兵部武備司郎中。他三年前丁憂回家守孝,兩年前我調任南江知縣后還去拜訪過他一次,算得上是有些交情的。”

呂兆波回憶往昔,語氣之中多少帶著些唏噓之意。

李恒心道你們果然認識,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于是他將李大山帶回來的消息告訴了呂兆波,后者愣了一下,卻似乎并不驚訝。

“鐘子清的確能干出這種事情來。他本就是巴州人,從小就有‘神童’之稱,后來中了進士當了京官之后更是在巴州名聲大噪。此人做事干練果斷,雖然是文官,但是卻頗有英武之風,而且還能騎馬射箭,真的稱得上一句文武雙全。”

李恒聽得出來呂兆波的語氣之中對這個鐘子清頗有些推崇。

他略作沉吟后問道:“那依先生之見,此人是那種迂腐愚忠之人嗎?”

呂兆波立刻聽出來了李恒的意思:“大帥是想要招攬他?”

李恒點點頭,很坦率地承認道:“的確起了愛才之心。不過需要先生幫忙啊。”

呂兆波道:“義不容辭。我可以先給他寫一封信,請大帥派人送去巴州。只要大帥能救巴州,鐘子清一定會感激大帥的。到時候他只要跟大帥一見面,必然會被大帥的風采所吸引。到時候我再從旁說項一二,應該問題不大。”

李恒欣喜道:“那最好不過了。”

很快,呂兆波寫好了信,得到李恒首肯后,封上印泥,蓋上私章,然后交給了李恒。

“大帥,若是要救巴州,就得盡快發兵啊。”

呂兆波提醒道。

李恒道:“我已經下令李家軍第二營開始集結了。現在船只也搜羅的差不多了。若是快的話,最多三日,我就會帶著援軍抵達巴州城下。”

呂兆波驚訝地瞪大了眼睛:“第二營?而且大帥你還要親自去巴州?”

他完全不知道什么時候冒出個第二營來,因為李恒從來沒有跟他說過這件事。

不過李恒卻沒有回應他這個疑問,而是直接回答第二個問題:“不錯,我親自去巴州比較合適。”

呂兆波也就不再多問。

李恒讓人將李大山叫來,將信交給他吩咐道:“你將這封信交給王忠,讓他想辦法送進城中的鐘子清。然后你們繼續在城外監視流寇的動向,記著保護好自己。”

李大山剛剛吃了一頓飽飯,就要匆匆再次返回巴州,卻沒有任何怨言,反而看起來干勁十足,拍著胸脯道:“少爺你就放心吧,你交代的事情我一定辦的妥妥當當的。”

李恒給李大山派了一艘運輸船,跟他一起坐船南下前往巴州的還有一百名弓箭手。

這些人是李恒撥給王忠,讓他在巴州城局勢危急的時候用的。

不指望靠著這點人擊敗流寇,但是在關鍵時刻卻能牽制流寇,同時給城中守軍一點信心,讓他們知道是有援軍的,而不是孤立無援,這樣他們就不會輕易投降,就能堅持到自己帶著大軍趕到。

李大山離開之后,李恒又想到了錢的事情。

不過還沒等他開口發問,呂兆波似乎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主動開口匯報道:“大帥,我已經籌集到了二十五萬兩銀子,還有一千石的糧食,以及一些布匹和草料。現在這些東西都已經送入了縣衙的庫房之中。大帥若是要用,隨時可以派人支取。”

李恒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頷首贊道:“先生果然是干才啊,這個結果比我預期的要多。”

至于怎么籌集的,呂兆波沒有說,李恒也不想問。

不過他大概也能想到,因為這幾天城防營的人整隊整隊地開出了縣城。

至于去干什么,李恒猜想應該是自己這位呂知縣去幫助那些大戶們提高覺悟去了,主打一個“以理服人”。

看來這位呂縣尊已經很好地掌握了亂世之中跟這些鄉紳大戶們打交道的正確方法。

呂兆波緊接著又向李恒匯報了另一件事:“大帥,這幾天從閬中還有巴州等地來的難民越來越多了。我派人收攏了不少,讓人在城外搭建了一些窩棚讓這些難民暫時棲身,又讓人在設置了粥棚施粥,暫時穩住了他們。只是難民越來越多,這么下去也不是長久之計。”

在古代,無論是太平盛世還是亂世,難民永遠都是不缺的。

就算是太平盛世,也有各種天災,譬如洪澇干旱以及地震風災等等,都會讓很多百姓失去家園,最終流離失所,成為難民。

至于亂世,往往天災人禍都湊到一起了,無數的百姓失去了家園,自然又造就了無數的難民。

難民逃難的目標往往是一些比較繁華的大城。

往小地方跑的都是少數。

現在張獻忠的大西軍攻入四川,到處攻城略地,難民自然是不會少的。

李恒對于此事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他跟呂兆波早有分工,民政上的事情呂兆波能做主的就自己做主,事后匯報一些就行了。

“現在收攏了多少難民?”李恒問道。

呂兆波道:“目前已經超過了一千余人,大部分都是青壯男子,剩下的則是一些婦孺,老人則是最少的。”

這個比例倒也是正常的,因為那些身體弱的,半路上往往就倒下了。

還有很多老人,故土難離,又不想拖累家人,就留在了家鄉等死。

所以最后那些年輕的男子和他們的妻兒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別人的妻兒。

一千多難民聽起來好像不多,但是考慮到南江城只是一個小縣城,又不是府城,更不是省城,能來這么多已經不少了。

李恒沉吟片刻后問道:“以往官府是如何安置這些難民的?”

呂兆波苦笑一聲道:“最多也就是施粥,而且還是那種摻了沙子的粥,讓他們能多活一天是一天。朝廷都沒有錢,地方衙門更沒有錢糧了。至于那些鄉紳大戶們更不會去主動打開他們的糧倉來賑濟這些難民的。”

李恒了然。

以往呂兆波雖然也是知縣,但是在大明王朝已經奄奄一息,搖搖欲墜的大背景下,地方官府也是人心惶惶,缺錢少糧,官府的威信也一落千丈。

別說很多官員根本顧不上這些難民的死活,就算是呂兆波這樣的好官,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要賑災救濟難民,就要有錢有糧。可是朝廷連年用兵,國庫都空的能跑耗子了。地方上都幾十年之后的稅都收了,官倉里自然也是空空如也。

那些鄉紳地主們家里雖然有銀子有糧食,但是指望他們會主動拿出錢糧來救急難民,那更是異想天開。

那些黔首百姓的死活跟他們有什么關系?

最多是心善的老爺不忍心看見窮人,讓人將那些難民驅趕到他們看不見的地方去。

李恒其實對于難民的安置早就有些想法了。

這些難民對于地方官府來說雖然是負擔,但是對于李恒來說卻都是財富。

只要安置得當,他們都將成為自己力量更加壯大的基石。

“先生,我這里有一些想法,你聽一聽。”

李恒將自己對安置難民的一些想法一條一條地說了出來。

總結起來就是這么幾點:

第一條,就是如呂兆波之前所做的那樣,在城外搭建窩棚,設置粥棚,讓這些難民暫時安頓下來。

只是光這么做顯然有些粗糙。

一個完整的難民營肯定要有許多規矩,這些規矩是保證這些難民不鬧事不給當地治安環境帶來隱患和麻煩的重要前提。

所以要打造一套完整的管理辦法,從各個方面去管理這些難民。

第二條,就是以工代賑,或者說屯田來發揮這些難民的價值,既能增加糧食收入,又能減少土地荒廢,還能讓這些難民們活下去,一舉數得。

而且在這個屯田和做工的過程當中,這些難民也學會了守規矩,紀律性也得到了訓練。

以后要是招募兵員,這些難民就是很好的對象。

第三條,則是在這些難民安頓下來之后,從中選拔出那些服從性高,表現好的,給他們一份穩定的工作或者給他們分配田地,將他們編入本地戶籍,享受本地百姓一樣的待遇。

甚至他們還能成家立業,他們的孩子也能入學,以后甚至還能考試入仕。

這就是給了他們一個未來的希望,讓他們知道好好表現,遵守規矩才是正道。

李恒雖然說了一個大概,但是呂兆波卻是越聽眼睛越亮。

這些章程可行性非常高,既能解決眼前的問題,還能著眼未來,是絕對會受到那些難民強烈擁護的!

最后他由衷地起身向李恒鞠躬行禮道:“大帥仁義無雙,既能救這些難民一時,也能救他們一世,老夫代這些難民謝過大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赞皇县| 涞源县| 益阳市| 子长县| 上虞市| 拉孜县| 沙湾县| 炉霍县| 扶风县| 合水县| 北京市| 固安县| 清徐县| 泊头市| 磴口县| 财经| 秀山| 富平县| 高安市| 桦南县| 青田县| 平顺县| 建昌县| 顺平县| 旬邑县| 金湖县| 龙井市| 旅游| 琼海市| 克山县| 蒙山县| 宿州市| 怀化市| 陵川县| 永州市| 富宁县| 浮山县| 即墨市| 东海县| 襄城县|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