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襄陽劉表
- 三國:徐州佃戶,喂養天下
- 清風見云舒
- 2343字
- 2024-12-05 00:10:00
將宛城圍困后,李易的計劃已經完成一半。
接下來便是和劉備出使襄陽,面見劉表,請劉表相助。
“二弟,三弟宛城這邊就交給你們了,切記一定要小心防備,防止張繡突襲,另外絕不可輕易進攻宛城。”
劉備臨行之時,很擔心宛城這邊出現意外,故此多加叮囑。
關羽一臉嚴肅,手握偃月刀鳳目微張,語氣鄭重。
“大哥放心,我一定按先大哥所言,小心謹慎。”
張飛也是拍著胸脯表示:“大哥放心去,俺和二哥日夜輪流坐鎮保證讓張繡無計可施。”
“嗯~那便交給你們了。”
呂玲綺望著李易有些擔憂:“子禾,此去襄陽情況不明,讓伯平和你一起吧。”
李易一臉輕松:“不必,有玄德公在劉表不會拿我怎么樣,小姐和高將軍張將軍還是安心留在此地便是。”
“那好,你早去早回。”
“嗯~”
簡單一交代,劉備聯同李易以及簡雍,外加十余個護衛,駕馬朝著襄陽趕去。
宛城離襄陽不太遠,幾人駕馬不消一日便可抵達。
一行人沿著大道朝著襄陽緩緩前進,路途之上忽然撞上一隊張繡的士卒。
對方人數不多,共計四人,一文士外加三個隨行士卒。
雙方見面,自然是大打出手。
“拿下他們。”
劉備雙股劍出鞘,身后立刻沖出一將,面容沉穩,手中長槍如龍三兩下便將三個張繡士卒挑翻在地。
那文士也被其余士卒擒下。
李易望著那持槍青年笑贊道:“玄德公,這位將士是何人?槍法不錯啊。”
“他叫陳到表字叔至,乃是我貼身護衛。”
“哦。”李易露出了然的神情。
陳到白毦軍統領,以忠勇著稱地位亞于趙云。
“主公,末將搜出一封書信。”
陳到遞上一封書信,上呈至劉備面前。
劉備打開書信一番閱讀,隨即露出笑容:“真是天助我也。”
“此人乃是張繡信使,此信乃是張繡寫于蔡瑁張允二將,他欲投降曹操希望二將能夠暗中相助,助他擊敗于我。”
李易暢意一笑:“哈哈,如今書信落到玄德公手中,玄德公只需將此信交到劉景升手中,他必會助玄德公奪取南陽。”
“嗯~”
手持書信,劉備心情大好,快馬奔至襄陽。
襄陽劉表聽聞劉備前來,也是親自出城相迎,顯得很重視。
“玄德。”
“景升兄。”
“哈哈,玄德前來未曾遠迎真是愚兄之過。”
“景升兄言重了,備擅自前來叨擾,又能勞兄親自相迎,實在是愧不敢當。”
雙方見面一番客套后,劉表也是熱情將劉備迎入府中并設下美酒佳肴,好生款待。
一番客套后,劉備也是開口直言來意:“景升兄,備此番前來,特有一事請景升兄相助。”
“哦?玄德但說無妨。”
劉表揣著明白裝糊涂,故作不知等待劉備開口。
他坐鎮襄陽,離宛城不過一日的距離。
劉備和張繡交兵他又豈能不知道呢?
他不僅知道劉備和張繡交兵,更是知道劉備此番前來的目的。
只是,他不說罷了!
說出來就不美了。
李易坐在劉備身側,觀察著劉表好似了知一切的神情,心中暗道對方不簡單。
若是劉表再年輕一二十歲這天下指不定是誰的。
“景升兄坐鎮襄陽,想必南陽之事景升早已清楚,備欲取南陽,只是那張繡固守不出,備麾下士卒不足,難以克之。”
“懇請景升兄可以出兵相助,助我奪取南陽,備必有厚報。”
不等劉表開口,一旁蔡瑁聞之,遂出言道:“玄德公有所不知,那南陽張繡和主公乃有同盟之約。”
“如今玄德公欲取南陽,還讓我家主公相助,如此不是讓我家主公背負罵名嗎?”
“此事,我家主公不好答應啊。”
張允也道:“不錯,玄德公欲取南陽,求取立足之地,乃是理所應當之事,然若是玄德公,讓我家主公出兵相助,這可就讓我主名譽掃地了。”
“嗯~”劉備見二將勸阻,遂感不妙他還想再說什么,卻被李易眼神打斷,示意他不要多言。
“二位將軍所言極是,今日是備唐突了,備自罰一杯。”
劉備端起酒杯,一口飲下,算是賠禮。
蔡瑁張允見狀也不好揪著不放,哈哈一笑,將此事揭過。
劉表也是一樣,不提此事,樂呵呵跟劉備敘舊聊家常。
酒宴完畢,劉表喝的醉醺醺的連路都走不穩了,但他卻執意拉著劉備不松手。
希望,劉備在襄陽暫住,二人好敘舊。
劉備因為沒有取得劉表的支持,也不推脫大方應下。
來到房中住下。
劉備略顯憂愁:“先生,今日席上那蔡瑁張允二將顯然不愿相助于我奪取南陽。”
“若無劉表相助,南陽之地,恐怕不能攻取啊。”
李易寬慰道:“玄德公且寬心,蔡瑁張允雖然在荊州地位超然,但荊州之主還是劉景升。”
“劉景升,今日未曾開口,不過是暫未下定決心,要以玄德公你代替張繡罷了。”
“玄德公只需將截獲張繡的書信,交予劉景升,劉景升定然會出兵相助。”
“好,我明日便將書信,送于劉景升。”
劉備和李易商議之際。
劉表府上,蔡瑁、張允,蒯越三人也都聚集在一起,商議著劉備攻取南陽一事。
劉表身形端正,面色沉穩,醉酒迷糊的樣子早已消失不見。
“劉玄德今日所說一事,德珪你如何看待?”
蔡瑁少年時和曹操交好,心中也是向著曹操。
劉備作為曹操之敵,那自然也是他的敵人。
“姐夫,劉備此人可不簡單,偽善狡詐。”
“劉備兵敗小沛,他孤身去了許昌,是曹孟德收留于他而今呢?”
“他帶著曹孟德的兵馬,和呂布殘部沆瀣一氣,來到荊州還想攻取南陽。”
“此人狼子野心,若是讓他攻占南陽,日后襄陽豈不是危險了?”
劉表聞言,瞧了蔡瑁一眼,并未多說。
蔡瑁一心向著曹操,這是他早就知道的事。
因此對于蔡瑁的意見,劉表并不太看重。
“異度你以為呢?”
劉表又問蒯越。
蒯越當初在劉表入荊期間大力相助,加上蒯家本身也是荊州大族,故此蒯家的意見,也是劉表繞不開的要考慮的。
蒯越不假思索道:“我和德珪兄意見一致,劉備心野心不小,若是讓其在南陽落下腳下,其必會奪取主公之荊州基業。”
“主公絕不能相助于他。”
“哼。”見二人態度一致,劉表面色有些難看:“那你們以為如何?難不成讓張繡繼續待在南陽嗎?”
“張繡已有降曹之心,繼續留他在南陽,不等于是將南陽讓給曹操?”
蔡瑁抱拳道:“姐夫,曹孟德如今貴為大漢丞相,更擁天子于許昌,乃是大漢忠良,姐夫既然為漢臣,自當聽從曹孟德調遣才是啊。”
見蔡瑁吹捧曹操,劉表面色越發難看:“哼,德珪,你和曹操素來交好,他是何須人物,你怕是心中比我更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