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下了回鄉令,齊平安發現常規商品也更新了:生煎牛肉包(2積分);初級射擊精通(100積分);十二發子彈(10積分)。
這商品更新有點不尋常。
之前咸魚平臺也有提供技能選擇,但多是生活上實用性的,而這次居然是射擊?
咸魚平臺突然上架這種攻擊性的商品,讓齊平安感覺不對勁。
難道是因為,局勢將會更加嚴峻,身處此世界的他也將更加危險,而不得不使用槍械自保?
這個猜想,讓齊平安產生了危機感。
他立即查看平臺信息,發現自己還剩下一百二十積分,立即就買下了初級射擊精通與十二發子彈。
幾秒鐘后,齊平安的大腦出現了大量的射擊技巧。
齊平安從隨身空間倉庫里取出一把短槍,三兩下就拆成一堆零件,又花了一分鐘重新組裝,子彈裝滿上膛,把它放進空間倉庫里,隨時取出使用。
七天后,齊平安和王建軍約好,一起前往四合院祭拜賈東旭。
按照規矩,齊平安給了個五毛包奠禮。
祭拜過后,齊平安和王建軍正準備要走,易中海卻不知道何時走出來:“平安,你是干部,幫助賈家孤兒寡母,不應該只給五毛吧?”
易中海這滿口的不客氣,顯然要把齊平安架在火上烤的架勢,這莫名其妙的指責,讓齊平安眉心一皺。
這位一大爺,這么久不見,還是那么喜歡上綱上線,道德綁架。
“一大爺,這包奠禮該包多少,不是應該賓客自己決定嗎?”齊平安看似淡淡地回了一句,但語氣,任誰都聽得出當中的不滿。
易中海愣了一秒,似乎沒想到齊平安會這么強硬,但隨即就覺得齊平安沒給他面子,話更多了:“人心換人心,賈家出了變故,正是需要我們四合院鄰居的幫襯。等一下要開個大會,舉行募捐,幫助他們渡過艱難時刻。”
齊平安沒有表態,他不想被別人指揮著做事。
沒有看到預期的回應,易中海卻沒有適可而止,反而進一步問:“平安你也捐助些嗎?”
“包奠禮就五毛,多了沒有。捐助就算了,我已經不是四合院住戶,今天過來,是看在曾經是鄰居,相識一場,連朋友都算不上。”
說罷,齊平安不想再聽易中海的指手畫腳,更不想給他這種面子,對王建軍使一下眼色,也不吃席了,直接轉身,離開賈家。
易中海一直喧賓奪主,賈家的家人,賈張氏和媳婦秦淮茹,卻反而插不上話。
但聽到齊平安回應易中海的話后,賈張氏忍不住她那一如既往的毒舌,張嘴就是一通嫌棄:“都升干部了,就只給五毛錢?人死為大懂不懂,怎么都該出個十幾、二十塊的,才像樣的啊……”
齊平安跨出門檻的腳步頓時停住,回身看了賈張氏一眼,什么也沒說,卻讓賈張氏感覺莫名有些忌憚,本還想繼續說的話,頓時卡在喉嚨。
齊平安又看了看秦淮茹。
如果說賈東旭的離開,賈張氏這位母親還能有心情計較這些,那身為妻子的秦淮茹,可能是最受傷害的。
秦淮茹也正好看向他,悲傷的愁容中擠出一抹淡淡的笑,似在謝謝齊平安的到來。
齊平安沒有理賈張氏與易中海,走出賈家,到王建軍屋里去。
齊平安本想直接走了。
但易中海的話,讓他瞬間改變了念頭。
雖然對易中海又要開的四合院大會徹底無感,但齊平安很奇怪,易中海搞這個募捐,到底是為了什么?
賈東旭因工過世,紅星軋鋼廠充分考慮過賈家的情況后,給了一筆撫恤金作為補償,這事齊平安是知道的。
按道理,賈家是不存在吃不上飯的情況。
那么易中海此舉,就不是因為賈家缺吃少喝了。
齊平安在王建軍屋里坐著,和王建軍閑聊,聽聽他在這里的生活情況,看四合院這幫人里,有沒有為難王建軍的。
不一會,四合院有人通知中院開會。
王建軍先出去,齊平安則特意等一會,聽到易中海的聲音傳來,才不緊不慢地,擠在人群后方,看看易中海想干什么。
只見易中海一本正經地,又說了一遍和對齊平安所說相差無幾的話,講述賈東旭的遭遇,介紹賈家的困難,然后就是主題——號召一眾鄰居出錢幫助賈家。
更甚,易中海仿佛擔心沒人出手,率先取出二十塊,劉海中也跟著十塊,三大爺則是滿臉肉痛地捐了五元。
三位大爺都捐了,其他人不捐可就說不過去,眾人面面相覷之下,也只能紛紛拿出錢。
看起來,場面似乎還算正常。
直到何雨柱走過來捐錢。
“我捐十塊,三大爺你才捐五塊。”何雨柱捐了錢之后,卻忽然轉頭對三大爺挑了一句刺。
這話仿佛一顆炸彈,一下引爆三大爺的情緒。
“傻柱!”三大爺不滿地罵了聲!
要不是要維護好大爺的權威,他甚至連這五塊錢都不想出,想到這,三大爺暗暗瞪了易中海一眼。
沒想何雨柱挑剔完三大爺,還不滿意,又把目光移到王衛東身上:“王衛東,我看你最近應該賺了不少錢,你起碼要捐十五吧?”
齊平安在旁,不吭聲地看著,他倒不意外何雨柱的惹事行徑,之前他還住在四合院里時,就看出來何雨柱對秦淮茹有意,估計是在向秦淮茹積極表現,博取好感呢。
“我反對給賈家捐錢!”王衛東又出現那一副睥睨眾人的神情,“賈家可比我們有錢都了,不僅拿了軋鋼廠撫恤金,家里還有裁縫機與金戒指,他們可不是窮苦人,甚至都沒有到京城貧困線……”
齊平安一聽,頓時明了,王衛東又來這一招,他要搞事,激起眾人的憤怒,好讓他能賺情緒值。
但不得不說,王衛東真的擅長拿捏他人情緒,他這話一說,仿佛給了眾人本不愿意捐助的一個宣泄出口。
“我家連裁縫機都沒有了!”
“是啊,我不捐了。”
“從來沒有窮人給富人捐款的道理。”
在場眾人頓時接話,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