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楊憲的好意?
- 穿越大明,我知后世六百年
- 滿城金甲
- 2267字
- 2024-04-25 12:00:00
之后的一段時間,呂本之女呂淑燕經常出入宮中,有時候還會被郭惠妃帶著去拜訪馬皇后。
不管怎么說,呂淑燕畢竟書香門第出身,骨子里自帶著溫婉端莊的血脈。
再經一番捯飭之后,多少有些閃光點。
在一眾公主之中,也算比較出眾的了。
“淑燕古箏彈的好,女紅做的也好。”
臨安公主端詳著呂淑燕繡的鴛鴦戲水,有些發自內心的羨慕。
現在的臨安公主年僅八歲,剛剛開始學習這些東西沒多久。
對于她來講難于登天的事情,呂淑燕卻能輕輕松松做出來,而且還能做那么好。
“淑燕這女紅是挺不錯。”
事實擺在那兒,馬皇后也稱贊了幾句。
其實,即便是放在歷史上呂氏隱藏的本事至少是挺出色的。
那么多年過去,馬皇后和朱元璋愣是沒發現她一點兒馬腳。
但凡要知道他有什么不該有的心思,連有沒有朱允炆都是兩說。
“娘娘再夸,小女都不好意思了。”
呂淑燕靦腆的一笑,既不失大家小姐的風范,又有閨中之女的嬌羞。
再加之,呂淑燕長得確實挺不錯。
來了宮中幾天,早就俘獲妃嬪們的芳心了。
“娘娘,往后得讓淑燕多往宮里走走,讓她把那些東西多教教鏡靜她們。”
臨安公主閨名喚作朱鏡靜。
“是啊,娘娘。”
“大本堂那里不是就有伴讀,淑燕她就是個挺好的伴讀。”
在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中,馬皇后也沒有再反對。
“行。”
“淑燕那你往后有時間就常進宮走走,看看有什么能教鏡靜她們的,讓她們跟著你多學學。”
經過不到一個月時間的努力,呂淑燕終于獲得了自由進宮的自由。
對于李善長那些下棋的人來說,呂淑燕和朱標是否有情并不重要,只要她能進了那些決定她命運之人的眼里就行了。
而就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顯然是已經算是完成第一步了。
至少在需要一個人選壓制武將權力過度攀升所帶來的弊端之際,呂淑燕會成為第一個被考慮的人選。
眨眼之間,轉進洪武元年年底。
這是大明立國以后的第一個春節,哪怕朝廷現在還在到處用兵,哪怕國庫仍然沒存下什么銀子。
但,對這個春節朱元璋還是下旨要隆重的過。
在剛剛過了小年,便開始準備了。
整個宮里都裝扮的煥然一新,包括街道上也都披紅掛彩的,洋溢起了節日的氛圍來。
臘月二十九,第二天就是年三十了。
各個衙門的人緊趕著處理完當天的公文,準備第二天閉衙后好好休息一天。
天色都快黑了,一道密奏經過重重呈交送上了中書省的公房。
這密奏是山東行省交上來的。
守軍的一個千戶在醉酒之后和家仆說他們指揮使曾給張士誠寫過歸降信,并給張士誠提供過情報。
當時,朱元璋和陳友諒還有張士誠三足鼎立,是三方中實力最薄弱的一方。
任是誰都不會想到,朱元璋最后會坐擁天下。
上面那些將領知曉朱元璋的九字方針,可以等著他高筑墻廣積糧積攢家底。
可下面那些人又看不到這一層,難免會有些其他多余的心思。
就連朱元璋侄子朱文正都因有投奔張士誠之心,現在仍然還被朱元璋軟禁著呢。
像這種吃里扒外的行徑,別說是小心眼的朱元璋了,任是誰都很難容忍的。
左丞負責日常公務的處理,這密奏率先就被送到了楊憲的案頭。
楊憲檢校出身,對這類事情非常敏感。
他立即對這指揮使的履歷進行梳理,最后一查發現這人曾是常遇春的部將。
在攻占山東后,經由常遇春舉薦做了山東的守將。
對于常茂這層關系,楊憲也有拉攏之意。
在他看來,他能做這左丞是由劉基舉薦的,而常茂與劉基這些浙東人氏又是師生弟子。
最關鍵的是,常茂還很得朱元璋的信任。
倘若,能把常茂拉進浙東派中,那他們也就如虎添翼了。
對朱元璋一向忠心耿耿的楊憲,得到這一密奏的第一時間不是送到朱元璋那里,而是先去找了常茂。
盡管常遇春和藍氏都沒在,在常茂的操持下家里還是貼起了春聯掛起了燈籠。
就在常茂和常玉婷領著常升兄弟準備年貨之際,楊憲穿了身便服敲開了常家的后門。
常茂說起來是朱元璋的紅人,但他和前朝那些人真沒什么接觸。
像楊憲這樣的人,也就更沒多少接觸。
聽到家仆稟告后,常是有些意外的。
他已經避免和楊憲接觸了,想不到這廝竟找上門了。
“算了,讓他進來吧。”
楊憲都已經到家門口了,若要把他拒之門外耽誤的時間只會更久,也更容易被人發現了。
更何況,他若不見楊憲反倒顯得他有鬼了。
沒用多久,楊憲被請了進來。
對楊憲這樣的人,常茂并不想和他產生沖突。
檢校出生之人多有鷹犬的毛病,凡被他咬住的人不死也得脫層皮。
對于這樣一個注定活不長久的人,與他起了沖突對自己也沒多大好處。
“楊左丞。”
“稀客啊。”
楊憲拱手笑著,道:“常伴讀,好久不見。”
“自從中丞回鄉之后,還沒和常伴讀見過面呢。”
沒有正經事兒,誰愿和他交集。
“是啊。”
“楊左丞今日來是?”
在常茂的主動詢問之下,楊憲很快拿出了那份密奏。
“常伴讀看看這個。”
本來還吊耳拉當的常茂,看到這奏章立馬便警惕了起來。
對于叛徒,不管誰都不能容忍。
這份密奏不管對誰來說,都宛如是晴空炸雷。
“楊左丞的意思?”
常茂放下奏章,微微笑了笑。
楊憲冒著這么大的風險把這份奏章送過來,可不僅僅只是讓他看看而已,必然是想從他這兒獲取更大的利益。
“那指揮使是常帥的部將。”
“常帥現在不在京中,如何處置還得由常伴讀做主。”
這事兒也不是今天才發現了,直到今天才被挖出來,顯然是有人故意而為之。
即便楊憲真的發自內心的想要為他瞞著,但這也不是想瞞就能瞞得住的。
常茂頓了一下,道:“楊左丞的好意在下銘感五內,但這份密奏還是得及早上報上位才是。”
“我爹對上位一貫忠心,部將出了這樣的事情是我爹識人不明,所有過錯也自有我爹去承擔。”
“不管什么樣的處罰,我爹都應該擔著。”
聽了這,楊憲微微愣了片刻。
“寫這份密奏的是個行省文書,而且還是經由一個千戶的嘴透露出來的。”
“常伴讀不覺得這個事有些蹊蹺嗎,就怕有人會順著這條線挖出更多事情來。”
楊憲這段時間在中書省明爭暗斗的很厲害,他這么急吼吼的過來不見得為了和他拉近距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