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恩威并施
- 穿越大明,我知后世六百年
- 滿城金甲
- 2279字
- 2024-04-16 00:40:00
在常茂的堅持下,藍氏找人剛把東西收拾進庫房,兵馬司那個接待過藍氏報官的副指揮使便來了。
“副指揮使...”
對這副指揮使,藍氏倒也客氣。
雖說這副指揮使這么長時間都沒辦了事,但當初她去報官的時候他還是挺熱情的。
“來,進來坐!”
常茂跟在藍氏后面,也對那副指揮使做了相邀。
“不,不了...”
那副指揮使連連擺手,說什么都不肯進去。
在常家面前,他就是個屁。
所謂神仙打架小鬼遭殃,這也就是上面暗示了辦案方向,不然他都不知道該怎么繼續往下了。
要是可以的話,他才不愿和這些人接觸。
“在大門上潑...東西的兇徒已經抓到了...”
聽到這,藍氏臉上一喜。
“抓到了?”
“是誰?”
這還用得著問嗎,肯定是個無名無姓的小人物。
藏在幕后的那種大佬,哪是眼前這副指揮使他這種級別能經辦的。
而且,宮里那位爺又怎會為了個這事兒就去動幕后的那些人毀了整體布局呢。
常茂拉了拉藍氏,笑著道:“辛苦了。”
不管查到的是誰,那位爺說是那就是了。
問的太多了,還以為他們對這結果不滿呢。
反正,他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能查到背后的人。
那副指揮使尷尬一笑,應道:“應該的,應該的...”
這幾個兇徒他早在幾天前就已經有眉目了,只是因其背后所牽扯的關系太復雜,他才遲遲都沒出手。
直到圣駕回京下旨要嚴查,他這才把人抓了回來。
說起來,這已經很失職了。
“上位那里也有了批示,要對那幾個兇徒嚴懲不貸,每人斷一只手以示懲戒。”
“明天要在菜市口行刑,請常家出個人去觀刑。”
嗯?
朱元璋執政嚴苛手段狠辣他早有所耳聞了,畢竟歷史上剝皮實草抽筋拔骨那是常有的。
可斷手就斷手吧,為何讓他常家去觀刑。
他常家是受害者,又不是犯案人。
更何況,不過就是幾個替罪羔羊而已,用得著這么興師動眾嗎。
“這是上位的旨意?”
他們家是武將出身不假,但家里只剩下些老弱婦孺了,讓他們去看那種血淋淋的場面真的好嗎。
旁邊藍氏不等常茂多說,隨即很快出言婉拒,道:“兇徒既已抓到如何懲戒自有官府決定,常家相信朝廷也相信官府。”
讓常家些老弱婦孺去瞧這事兒,那副指揮使也覺得有些不太合適。
但上面旨意擺在那兒,哪是他能做得了主的。
那副指揮使一臉的為難,無奈道:“上位特別叮囑,常家不出人不得行刑。”
“下官...”
這副指揮使不過一小蝦米,即便要拒絕那也應該是和朱元璋去說。
不過,朱元璋通過兵馬司讓他常家出人去觀刑,顯然是不給他們這個拒絕的機會。
要說他給常家恩賞旨在告訴別人常家是由他護著的,而讓常家出人去觀刑便是在告訴常家。
他能把常家捧在天上,也能把他們打落塵埃。
若是這樣做能為那位爺放心,那這個刑看一下也不是不行。
他爹好歹也是大名鼎鼎的常十萬,說不準什么時候他們也得領兵出征了。
提前過去見點血,也算是適應一下了。
“娘,兒子去。”
常茂攔住了還準備和那副指揮使周旋的藍氏。
“兵馬司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吧,某明天會按時過去的。”
聽到這,那副指揮使當即告退。
要是晚了,他們反悔怎么辦。
等那副指揮使走了后,常茂又道:“上位既已經有了決定,我們不愿也不行了。”
“兒子都這么大了,這點兒事兒不算什么。”
“爹像兒子這個年紀,早就自己出去打拼了。”
“虎父無犬子,兒子豈能給爹抹黑。”
“娘不用擔心。”
常茂信心滿滿,藍氏也不勸了。
在此事上,也確實沒其他辦法了。
次日一大早,常茂便去了菜市口。
等他過去時,兵馬司已經做好了準備,看熱鬧的百姓也圍的滿滿當當的了。
要說這些人膽小怕事,碰上這種事比誰都積極。
說他們膽大吧,一旦有個什么風吹草動他們偏偏又跑的比誰都快。
他迫不得已參加的事情,他們倒是這么的熱忱。
“常公子...”
見到常茂過來,那副都指揮使起身迎上。
“某沒晚了吧?”
副指揮使把卷宗遞上,應道:“沒,沒有。”
“這是案犯的口供。”
口供多大的水分,他又不是不知道。
常茂簡單翻看了一下,便道:“那就開始吧。”
既本就是做樣子給人看的,又何必刨根問底。
在常茂的授意之下,幾人很快被帶了出來。
大概也就是二十幾歲的年紀,身上被打的遍體鱗傷慘不忍睹。
在被差役拖上來后,連睜眼都沒力氣了。
“現在核對身份!”
“劉小二。”
“陳大勇。”
“吳六發。”
副指揮使手捧案卷,一一念過了名字后。
隨即,道:“準備行刑吧。”
隨著那副指揮使一聲令下,三人右胳膊被拉出來粗暴的撐于樹墩子之上。
劊子手舉著明晃晃的大刀,在初升的太陽照耀下都有些晃眼。
“行刑!”
那副指揮使也不拖泥帶水,當即便下了下一步指令。
“啊...”
伴隨著三人慘烈的哀嚎之聲,三股鮮血也向外噴涌而出。
旁邊被砍掉的三只斷手,手指此刻還在微微蠕動著。
而他們胳膊處的裂口,也在往出滲著涓涓鮮血。
有一人因身體單薄傷勢過重,早就已經昏死過去了。
常茂穿來這么長時間,還是第一次近距離見血。
瞧見這,多少有些難受。
“完了吧?”
“某走了。”
常茂強忍著不適,率先提出告辭。
他若再不走,可就得露餡。
一個武將子弟看到個這就吐的稀里嘩啦,那他將來還怎么在這個圈子里混。
“常公子慢走。”
叫常茂過來不過也就是為了觀刑,現在既然已經行刑完畢,也就沒必要再留下他了。
常茂越過圍觀的百姓,直接離開了菜市口。
后面距離的太遠沒看清之人,此刻還在探著腦袋伸長脖子往里張望。
看見這些,他突然想起了魯訓的那篇文章。
這些人是出于什么樣的心理去看這個事情他是想不明白了,或許他身處其中也會有和他們一樣的做法吧?
從菜市口出來,常茂便去了大本堂。
此時的大本堂早就開始上課了,宋濂大概也已經知道菜市口的事,對他的遲到也沒說什么。
反倒是朱棣兄弟,表現的憂心忡忡。
不管怎樣說,他能與這些人打成一片,也讓他將來要走的路平坦了一些。
別看他號稱后知六百年,但在很多事情上卻并不能隨心所欲。
現今常家已經和他所熟知的歷史已經發生了很大偏移,他要想在這兒混下去還得多想些后路。
多些靠山,也能多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