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畫中少女

  • 錦衣門第
  • 白容華
  • 3175字
  • 2013-09-12 02:17:43

正午的時候,顧綺年與他打了個照面。

和記憶中出入的有些大,一年多未見,沈高軒身近七尺,身姿頎長,雖尚未及冠,然眉眼間英氣十足,將其本儒雅清俊的容顏遮掩了幾分,顯得少年老成。身著繡云紋的墨綠長袍,袍腳上翻,腳上蹬了白鹿皮靴,不似大多世家子弟般錦帶佩玉,舉手投足間透著干練果決。

沈高軒見到她,很是有禮的喚了聲“九小姐”。

延慶侯府里,顧綺年行九。

她福身回了禮。

少女再次抬首時,得見其全貌,沈高軒的目光瞬時凝住。

豆蔻年華的歲月,本就是少女蛻變的時期。

前年深秋途徑陽曲縣時,他也曾來顧府拜會過,當時亦見過顧家的這位小姐,并無多少深刻印象。但此時褪去當初的稚氣,她窈窕聘婷的站在這,就越發覺得熟悉。

沈高軒緊聚了視線,在腦海里不斷思索起這份突如起來的熟悉感。

顧家四房離京的早,他對顧九小姐的記憶還停留在幼時京城里,顧四夫人因與母親往來頻繁,便總帶著她到沈府走動。

沈高軒亦跟著母親常去延慶侯府,只記得顧九小姐從襁褓之嬰到蹣跚走路時的女童模樣,再無其他。

畢竟,顧綺年離京時,尚不足三歲。

他真的不怎么相熟,而對其兄長顧南華的交情倒深得多。

再后來沈府舉家遷回江陵,便更沒機會見到遠在太原的她。

但此刻,沈高軒非??隙ǎ櫨_年的容顏曾在他視線里出現過。

且潛意識里,他對這個答案很重視。

濃眉鎖起,陷入沉思。

上回來陽曲縣的時候沒有這種感覺,那便是在京的那段時日。但這近一年里,顧家四房都不曾回過延慶侯府。

沈高軒緊緊望著顧綺年的異常目光,她察覺得到。

陪同在旁的顧正與何氏也注意到了。

夫妻倆對視一眼,均有些不解。

一年前他們就是在這陽曲縣的府邸里接待的沈高軒,和他處過都認為這孩子不錯,是斷不會做出諸如此般目不轉睛盯著個姑娘看的輕舉行為。

這時代,男女禮教還是很重的。

何氏可不會聯想到沈高軒這是看中了自家閨女,她的心情有些沉重。其中,必有內因。

顧綺年見沈高軒似還未意識到他的行為唐突,心中雖奇怪但更不好直接去與之對視,就如若無覺的側身繞過他走到何氏身邊,輕喚了聲“娘”。

凝視的目標在移動,沈高軒視線尾隨間,終于回過了神。

原本精亮的眸子添了抹復雜,驚覺到失禮也不尷尬,大方的拱手致歉。

直接明言了,覺得九小姐和他過去見過的誰有些相像。

乍聞是這樣的緣由,顧家三口都有些驚訝。

但顧正并不想和人將話題拘泥在自家閨女身上,便沖其伸手做了個請的動作,“賢侄,我們書房說話?!?

何氏就帶女兒先了回主屋。

而沈高軒隨著顧正往前行了幾步,突然又轉身望向顧氏母女的方向,在對上顧九小姐的背影時神色恍然。

他記起來了,是畫像!

自己意外撞見的那幾卷丹青,畫中女子不正是這位顧小姐?

雖說較現在的她成熟了不少,但眉眼間的神韻如出一轍,是斷然不會錯的。

只是,那位素在京中,何時見過顧九小姐,又為何要替她作畫?

還作了那么多幅九小姐轉身離去的背影?

沈高軒有些匪夷。

顧正發現他沒跟上,止步轉身,隨著沈高軒的視線望去,正見自己妻女的身影消失在灑花簇錦的軟簾后。

他心中頓時就生了幾分不快,沉聲喊道:“賢侄?!?

沈高軒亦是個聰明人,跟著進了小書房就解釋道:“原是早前在舅母府上時機緣巧合見過侯府的幾位小姐,剛見到九小姐便覺得面熟,失禮之處,還請顧叔叔見諒?!?

他很敬重這個長輩。

上次短暫的相處,顧正亦很喜歡這個晚輩,覺得沈高軒有志氣有目標,不似當下的很多貴族子弟般安于享樂,他積極奮進。

難得碰上個合他眼緣的少年,顧正打心底起欣賞,此次再見到他,就更是歡喜。

兩人在外院相談了番,就想和他商議起京中的很多時事,便進了內院。

顧正很多從京中打探來的消息,都置在了寢院的小書房里。

因未將沈高軒當做外人客套,就直接帶了過來。

女兒在這里,他覺得見個面打聲招呼,沒什么關系。

誰知,卻讓素重言行的沈高軒失了態?

顧正一年前就知其是個穩重的性子,而在京中歷練后,此次見面后發現他變得更加內斂深沉。

若不是緊要的,怎會讓他變色?

可見,自家閨女的容貌,勾起了他心底不小的波瀾。

斷不可能只是因和延慶侯府里的幾位堂姐妹相似就可解釋的。

沈高軒在敷衍,是為了掩藏什么?

“顧叔叔?”

沈高軒知曉自己不擅說謊,雖不想隱瞞卻不得不為之。連他都難確定的事,怎敢隨意說與人聽?

再且,傳揚出去,保不定會引起什么風波。

自己絕不能為那人生事。

顧正見他有意顧左右言其他,亦不再追問,就問起他朝中形勢等情況。

他早晚是要回京的。

沈高軒剛入朝不久,沈家又不在京城,他所能倚仗的就只有舅母元平公主。

然元平公主雖是建炎帝的皇妹,但并非一母同胞,她早年喪夫只帶著五歲的顏嬌郡主獨居在公主府,連將軍府陸家都不常往來。

她雖薦自己進朝,卻并不能給他太多分析和幫助。

沈高軒年少,總少了些資歷。

這趟回江陵,本是想勸父親回京的,但不得其果,他只能喪氣返回。

父親是前禁衛軍統領,先帝在時就頗得圣寵,沈高軒很想他回京幫助自己。

但父親似藏著什么苦衷,直接拒絕并聲稱再不回京,讓自己莫要游說。

三年前舉家回江陵時,沈高軒已經十三,他懂事了。

因從小就跟在父親和舅父陸駙馬身邊,他早就立志等長大后做名報效朝廷的將軍。可惜父親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辭官隱退,連他的前途都不顧。

在江陵的幾年,沈高軒心底是有幾分不甘的。

他從小習武,就為了以后能一展所長,但父親生生奪了他的機會。

直到舅母元平公主來信,他百般期待,又讓母親出面說話,方得來父親的應允。

沈高軒進京后,步步謹慎,他極擔心被人否定。

因為,不同于其他世家出身的子弟,他清楚的知曉自己背后沒有支持他的家族。

這次回江陵游說父親,原是舅母的意思。雖說無果,但對于沈高軒來說并不意外,而離開江陵前,父親教了自己很多處事道理。

同方才與顧叔叔聊天時,對方透露出的很多想法不謀而合。

沈高軒就從心底里愿意和眼前人親近。

但關于顧九小姐的事,他只能隱瞞。

雖有愧疚,但見對方沒有強求,心底還是松緩了些。

兩人談起如今的朝堂紛爭,無外乎就是兩個黨派在暗中較量。

一方是以皇太子劉長寧為馬首是瞻,他乃中宮王皇后所生,名正言順;另一派則是擁護二皇子劉長澤,其生母穆貴妃得盡圣上寵愛,名義上雖輔助王皇后協理六宮,卻較其更有決定權。

建炎帝對王皇后感情薄淡,都說當年立她為后只是看在太后的情面,而自身極喜歡穆貴妃,對二皇子亦寵愛有加。

天慶皇朝素有立賢不立長的說法,史上亦曾有過廢太子改立其他皇子為儲君的先例。

而當今太子資質平庸并無過人之才,反觀二皇子雖體弱多病但天縱奇才,在朝堂百姓中聲望頗高。

因而,兩派間明爭暗斗,朝中情勢可謂嚴峻。

沈高軒道了幾件離京前剛發生的事給顧正聽,眉宇間略有打量。

畢竟,延慶侯府的大小姐就是當今的太子妃,顧家早就被默認為了太.子.黨派。

自己身為晚輩,就想聽聽他的見解。

顧正卻好似渾然不記得族中有個侄女是太子妃,只簡評了幾句太.子.黨派的兩個朝臣做事莽撞草率,輕易落人把柄難能氣候的話;對于二皇子黨派的作風,覺得既君子又周全,雖說使詐但兵不厭詐。

沈高軒就聽出了話中深意,對方其實更看好二皇子的手法。

與父親的想法一致。

他亦很同意。

兩人聊著,又提到了先前三皇子薨逝的事。

顧正就沒有多言。

好好的皇子突然急癥離世,原就是不簡單的。

否則,如若宮中誰得個急病太醫們都束手無策,還要太醫院做什么?

故去的三皇子雖和太子是嫡親兄弟,但感情并不好,而反與二皇子交好,這本就是個敏感因素。

沈高軒現是在二皇子.宮里當差的,他不能細說。

兩人在書房議的正酣,何氏母女在正屋里卻是另外番光景。

顧綺年先是在母親的陪同下就金品齋送來的玉簪選評了番,后就靠在炕上說家常話。

話題自然繞不開剛剛的沈高軒。

提及異性,顧綺年有些靦腆,畢竟生平頭回被人那樣打量,她如何都受不住的。

何氏就拉了她的手言道:“綺兒莫擔心,等你爹回來后,娘就問問他,看看沈家那小子到底是個什么意思?!?

————————————

謝謝遠方l的五張十分評價票和平安符,姑娘偶每回寫到男性就卡文,真糟糕。ps:朋友問我新書期為什么不求推薦票,偶現在求大家能賞嗎?這個是不要銀子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梧州市| 徐闻县| 慈利县| 祁门县| 凤翔县| 吕梁市| 内乡县| 安西县| 永泰县| 澄江县| 黄龙县| 朝阳区| 锡林郭勒盟| 荆州市| 固安县| 哈尔滨市| 盐亭县| 旬阳县| 噶尔县| 贵港市| 原阳县| 寻乌县| 舒兰市| 涿鹿县| 东乡族自治县| 特克斯县| 大英县| 上饶市| 长顺县| 凤翔县| 清水河县| 乌鲁木齐市| 沙洋县| 衡水市| 西畴县| 高青县| 蓬溪县| 长治县| 黄石市|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