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梅薩利納的命運(48年)
- 尼祿(美國國家圖書館珍藏名傳·古代史10)
- (美)雅各布·阿伯特
- 7896字
- 2024-04-18 17:33:35
The Fate of Messalina(A.D.48)
當西利烏斯發現自己與梅薩利納現在所面臨的情況和形勢時,他心中激起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情感:一種是野心,另一種是擔心。攀上高枝,他自然還想爬得更高進而掌握實權,而與梅薩利納茍且帶來的危險也讓他日益感到不安。最后,在野心和擔心的雙重作用下,他想出了一條妙計并決定實施。他要謀殺克勞狄烏斯,娶梅薩利納為妻,取代克勞狄烏斯,自己做皇帝。他想,只要完成這一計劃就能一箭雙雕,一來他能立刻擁有無上的實權,二來他自己也會安全無虞。他決定向梅薩利納提出自己的計劃。
后來,當感到時機成熟時,西利烏斯就跟皇后提起了這件事,并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她。“我希望你只屬于我一個人”,他說道,“盡管皇帝年事已高,但我們不能安安全全地等到他自然老死。事實上,我們一直面臨危險,我們做得確實有些過頭,所以不可能安閑自在。只要走完最后關鍵的幾步,完全達到我們的目的,就能完成我們未竟的計劃。只有這么做,我們才不會遭受懲罰。我們應該采取唯一的最有效的方式保護自己。我們除掉皇帝,我取代皇帝,再娶你為皇后,你現在享有的權力到那時會原封不動地回到你手里,只有這樣你才能永遠地高枕無憂。實施這個計劃其實很容易,因為皇帝垂垂老矣、愚鈍糊涂,只要我們深思熟慮、計劃周密,他便無力保護自己,除掉他就不費吹灰之力。如果我們依然保持現狀,任何偶然事件都會讓他從昏睡中清醒過來,然后他可能會為我們的事勃然大怒,對我們嚴懲不貸。”
梅薩利納津津有味、全神貫注地傾聽著這個提議,但似乎并不贊同刺殺皇帝的建議。一位歷史學家說,她之所以不同意這么做,不是因為還念及殘存的夫妻感情或出于任何良知,而是因為她不信任西利烏斯,也不愿意完全受他控制。她更希望西利烏斯依賴自己,而不愿自己去依賴他。然而,她說她很樂意提議中說到的娶她為妻,即便皇帝還活著,她也同意。因此,她補充說,如果西利烏斯同意,等下次皇帝去奧斯提亞時,她準備舉行婚禮。
作為一名妻子和母親,無論她有多么肆無忌憚、道德敗壞,在這種情況下,梅薩利納竟然能夠做出這樣的決定,自然是超乎尋常的。那些不斷涌現的、統治人類的不負責任的暴君,總是不顧一切地、瘋狂癡迷地把壞事做盡,把惡事做絕,對那些不明白這一點的人來說,梅薩利納的做法一定讓人難以置信。記錄這一事件的那位羅馬史學家讓我們確信,正是這種厚顏無恥的行為才讓梅薩利納覺得有意思。對所有普通的、可恥的放縱與淫樂的方式,她已經感到厭煩和膩味。她經常欺瞞丈夫滿足自己的欲望,這種偷偷摸摸的行徑曾一度讓她感到刺激痛快,給她的生活平添了一份滋味。然而,皇帝太輕信她,以致時間久了普通的惡行再也不能給她帶來任何快感。不過,當皇帝離開羅馬城去不遠的地方小住幾日時,她則真正地嫁與他人。這種想法既新鮮又吸引人。她想,這有別于以往那些單調乏味、無聊枯燥的犯罪方式。
最后,西利烏斯提議的婚姻被定了下來,并且在克勞狄烏斯去奧斯提亞視察正在進行的工程時,如期舉行了模擬的結婚儀式。當然了,這樣的一個結婚儀式并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在真實的慶祝活動中,假裝的婚禮究竟被公開了多久,我們無從得知,但歷史學家們說是按照其他婚禮儀式舉行的。有目擊者確認,儀式由一名祭司官主持。這樣莊嚴的儀式讓祭司官來主持比較合適。梅薩利納和西利烏斯分別重復了新娘和新郎要說的誓言,然后是祭天敬神的儀式。接下來是婚宴。在婚宴上,他們像其他新婚夫婦那樣,親親熱熱,擁抱接吻。總之,婚禮從頭至尾按照慣常的程序進行。無論這樣的場面是作為嚴肅的事情公開進行的,還是作為一種游戲私下進行的,都在所有見證它的人心中產生了強烈的轟動,消息不脛而走,很快便傳到城外,弄得盡人皆知。
對這樣的行徑,克勞狄烏斯的支持者們感到義憤填膺。他們聚到一起商議,互相表達不滿與抱怨,預見這件事可能會帶來的可怕惡果。他們說西利烏斯是個野心勃勃、極度危險的人物。他們相信他那厚顏無恥的行徑就是某種深藏不露、不可告人的陰謀的前奏。他們為克勞狄烏斯的安全感到憂心如焚,因為他們心如明鏡:一旦皇帝垮臺,他們也會跟著毀滅,因此,他們感到驚慌失措。然而,他們又萬般無奈,束手無策。
他們想將梅薩利納的可恥行徑告訴皇帝,卻對這件事會給皇帝帶來怎樣的影響毫無把握。和幾乎所有優柔寡斷的人一樣,皇帝極端沖動,反復無常。告訴他實情后,他是會漠不關心,還是會怒不可遏;他會把怒火發泄在梅薩利納身上,還是發泄在那些告發她的人身上,這一切都無法預料。
最后,經過反復的商量和討論,幾個極度憎惡梅薩利納及其丑惡行徑的朝臣決定聯合起來伺機殺掉她。這伙人的主謀是卡里斯圖斯,他是克勞狄烏斯的一名軍官,也是參與卡西烏斯·卡瑞亞謀殺卡利古拉行動的一員。還有一個是納西蘇斯,即上一章提到的與梅薩利納聯手導演了西拉努斯之死的那個狡猾的陰謀家。最后一個合謀殺害梅薩利納的人是帕勒斯,他是克勞狄烏斯信賴的朋友和心腹,和其余人一樣,他非常嫉妒西利烏斯通過梅薩利納僭越他的主人——皇帝,而獲得的影響力。盡管還有其他人參與其中,但他們三個人是主謀。
這些人仇恨的最大目標似乎是西利烏斯,而不是梅薩利納。事實上,我們很容易就能想到這一點,因為他們的對手是西利烏斯,而不是梅薩利納。他們中有的人因她本人的緣故而憎恨她,但其他人似乎只要能通過其他方式抓獲西利烏斯,并不想傷害皇后。在討論會上,有人提議直接去見梅薩利納,不是向她表示任何冷酷的敵意,而是耐心地說服她斷絕與情人西利烏斯的來往。然而,這一提議很快就被否決,合謀者們認為梅薩利納不可能聽從諸如此類的任何建議。他們一旦真的這么做了,梅薩利納不同意,她很有可能大發雷霆,并壓力懲罰提出建議的人。話說回來,她就算不會試圖懲罰提出這一建議的人,也無論如何會有效地防范他們的任何企圖。因此,棒打鴛鴦的計劃被放棄了,他們重新制訂計劃,決定把二人都除掉。
為了實現目標,合謀者決定采取的計劃是:去見還待在奧斯提亞的克勞狄烏斯,并把梅薩利納和西利烏斯的所作所為一股腦兒告訴他,努力說服他,他們這種恬不知恥的行為將公開危及皇帝的生命。然而,合謀者中似乎沒人愿意出頭去和這樣一位皇帝進行這樣的對話。他們不知道他會做出怎樣的反應,或者說他會先對誰下手來消解自己的憎恨與怨懟。最后,經過反復討論,他們決定利用一個叫凱爾波妮婭的高級妓女去執行這一任務,她是克勞狄烏斯的情人。因此,他們想,在這樣的情況下,她或許能有機會接近他并提起這件事,從而降低危險。不管怎么說,凱爾波妮婭很快就對同謀者們擺在她面前的優厚條件動心了,并答應執行這一任務。他們不光承諾給她適當的回報,還成功地激起了這樣一個女人自然而然地對梅薩利納的嫉妒和憎恨。雖然同是伴侶,凱爾波妮婭卻只相當于情人,她當然會把梅薩利納當成對手和情敵。他們還向凱爾波妮婭描繪了一幅錦繡般的前景。他們說,一旦扳倒了梅薩利納,她的地位就會徹底改變,再也沒有人能夠妨礙她,她對皇帝思想的影響和支配就能天長地久。
凱爾波妮婭還叫科里奧帕特拉的高級妓女當幫手,凱爾波妮婭向皇帝告發皇后的丑行時,如果需要證明,她就在旁邊敲敲邊鼓,證實凱爾波妮婭說的話完全屬實。同謀者們也會候在外面,隨時等待被傳喚,凱爾波妮婭和科里奧帕特拉的話起作用后,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準備行動。如此這般安排妥當后,這伙人動身前往奧斯提亞,去實施他們的計劃。
與此同時,梅薩利納和西利烏斯完全沒有意識到潛在的危險,從而變得越來越膽大妄為。他們道德敗壞、縱情享樂,毫不在乎所產生的影響有多么惡劣。在卡里斯圖斯和同伙去奧斯提亞的那一天,她在皇宮里舉辦盛大又歡樂的慶典。那是一年中的秋季,慶典正是為了紀念這個季節。在地中海沿岸的國家,采摘葡萄并榨出釀酒的葡萄汁是秋季狂歡最重要的主題。梅薩利納秉承傳統習俗,在皇家花園里安排了這個慶典。一架葡萄榨汁機被豎起來,葡萄被采來扔進去。梅薩利納邀請的客人們聚集在周圍,有的在榨汁機周圍跳舞,有的在小徑間散步,有的坐在附近的涼亭里。他們穿著花里胡哨的衣服,頭上戴著用鮮花編成的花冠。有一群作為演員忙著跳舞的女孩子,為在座的諸位提供娛樂,以紀念酒神巴克斯。這些女孩子,全身包裹在用虎皮縫制的袍子里,頭上戴著花冠。梅薩利納是歡樂的人群中最顯眼的那個。她穿著長袍,盡顯優雅與迷人的魅力,和煦的秋風輕輕地吹拂著她的長發。她手里拿著精雕細琢的酒神巴克斯的手杖,手杖頂端刻有一串葡萄及其他象征性裝飾。在拜祭酒神的儀式和慶典中,酒神巴克斯的手杖總能用到。西利烏斯則和其他人一樣穿著怪誕的衣服,被跳舞的女孩子們圍在圓圈中心,在梅薩利納身旁跳舞。
正當人們在羅馬城的皇家花園里盡情享受歡樂的舞會時,在奧斯提亞卻有完全不同的一幕上演。在與克勞狄烏斯秘密會面時,凱爾波妮婭瞅準了似乎有利于她此行的機會,趕緊在他面前跪下來,將同謀者們灌輸給她的那些話告訴了他。她把梅薩利納的丑事一樁樁地講給皇帝聽,并特意告訴他梅薩利納如何公開地嫁給西利烏斯,或者至少假裝這樣做,而給自己的丈夫戴了綠帽子,使他這位皇帝蒙羞。她又補充道:“你的朋友們相信,她和西利烏斯懷有更罪惡的陰謀,你會有性命之憂。只有立刻采取有力的措施,您才能避免危險。”
聽了這些話,克勞狄烏斯驚訝不已,同時膽戰心驚。他渾身發抖,面色蒼白,后來變得激動又憤怒,開始語無倫次、心煩意亂地盤問。凱爾波妮婭將科里奧帕特拉喚進來為她說的話做證。當然,科里奧帕特拉的確毫無保留地為她做證。她們的話給皇帝帶來的影響似乎正是同謀者期待的。他無意為梅薩利納辯護,也沒有對控告她的凱爾波妮婭和科里奧帕特拉發火,似乎他整個心思都在擔心他個人的安危。因此,他命人將納西蘇斯叫了進來。
納西蘇斯被傳喚入內,盡管裝出一副極不情愿、躊躇猶豫的樣子,但還是承認凱爾波妮婭說的話完全屬實,并立刻開始為自己玩忽職守沒能將這些情況提前告知皇帝而道歉。在講到梅薩利納和西利烏斯時,他態度溫和節制,好像目的是要安撫皇帝,而不是要火上澆油。然而,他承認完全有必要采取果斷措施。“你妻子在欺騙你,”他說道,“西利烏斯才是她的主人,接下來他會成為帝國的主人。他甚至快把禁衛軍拉攏到他那一邊了。那樣的話,一切就都完了,完全有必要立刻采取果斷的措施。”
在極度惶恐不安中,克勞狄烏斯立即召集在奧斯提亞的有名望的元老和支持者,商議下一步該怎么做。當然了,出席這次會議的主要是同謀者。他們圍攏在皇帝身邊,敦促他立刻采取最果斷的措施,解除迫在眉睫的危險。他們成功地引起了他的驚慌恐懼,使他站在他們面前完全瞠目結舌、六神無主。同謀者們催促皇帝,首先要穩住禁衛軍。這支軍隊由一名叫戈塔的軍官指揮。納西蘇斯說此人不可信,他懇求克勞狄烏斯立刻授權給他——納西蘇斯,指揮禁衛軍。主謀者們這么做是希望控制禁衛軍,或許這樣就能保證一旦他們成功地誘使皇帝對梅薩利納和西利烏斯動手,在他改變主意之前他們也能立即執行。皇帝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傾聽他們提出的各種建議和計劃,但好像不知所措,舉棋不定,甚至壓根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然而,他終于決定立刻回羅馬城。因此,所有人都上了馬車。納西蘇斯陪著皇帝坐進了皇帝的戰車,以便一路上能憑借三寸不爛之舌,保持主人——皇帝心中的激動與焦慮不會減退。
同時,在那些見證了在奧斯提亞發生的事的人當中,有些人在即將到來的斗爭里傾向于支持梅薩利納和西利烏斯,他們馬上派了一名特別的信使去羅馬城向皇后通風報信,告訴她即將大難臨頭。這名信使跨上駿馬沿著臺伯河岸全速前進,遙遙領先于皇帝的隊伍。他一到城里,就趕緊到皇家花園向梅薩利納和慶典上的其他人報信。他說有人向克勞狄烏斯告發了她和西利烏斯,皇帝現在咬牙切齒、怒氣沖天,已經在回羅馬城的路上了,并且要來懲罰他們。信使警告他們趕緊逃命。當然了,這一消息起初只是告知給一些有關的主要人員,但它讓所有狂歡與快樂戛然而止,之后很快在花園里傳開了。有個人爬上一棵大樹向奧斯提亞的方向張望,其他人問他看到了什么。“我看到奧斯提亞的海面上起了大風暴,”他說道,“并且向這邊來了,我們得趕緊各自逃命。”總之,祭祀酒神的狂歡游戲和活動很快就在一片混亂中散場了,前來慶祝的人們慌不擇路、四散逃命。
西利烏斯馬上換上普通的衣服,裝出一副漫不經心、滿不在乎的樣子進了城。他在公共集會場所附近游蕩,似乎一切和往常無異。梅薩利納則逃進了一個叫盧卡魯斯的朋友家里,她穿過房子在花園里尋找藏身之處。在那里,她開始感到痛苦萬分、悔恨交加、魂不附體。她犯下了滔天大罪,現在似乎要遭到可怕的報應了,一時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她很快反應過來,自己待在這里并非長久之計,因為克勞狄烏斯的士兵那時已經擁進城里,開始抓捕他們。他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藏身之地,并把她帶到怒火中燒的丈夫面前。她決定,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主動去見他,聽憑他的發落,竭力安撫并使他心軟。因此,她心煩意亂地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她從盧卡魯斯家的花園里的藏身之地走出來,去找她的孩子們。她想帶著他們一起去見皇帝,或許孩子們的出現會讓皇帝心慈手軟。她有一兒一女,前面已經提到的奧克塔維婭是姐姐,現在已經是十一二歲的年紀,弟弟比她小幾歲,叫布里坦尼庫斯。
與此同時,羅馬城陷入了嚴重的騷亂之中。克勞狄烏斯派出去的士兵正在街上挨家挨戶地搜查、抓捕梅薩利納等人。在這混亂的情況下,梅薩利納帶著兩個孩子,說服了一個叫維彼迪婭的貞女,懇求維彼迪婭陪她一起,并為她申辯。她從皇宮出來,跣足而行,穿過街道,蓬頭垢面、衣衫不整,渾身寫滿屈辱、卑賤與哀傷。到達城門口后,她登上了一輛普通運貨馬車,就那樣去見她怒不可遏的丈夫,讓兩個孩子和維彼迪婭跟在后面。
她沒走多遠就看見皇帝的隊伍正向這邊走來。在離克勞狄烏斯的馬車足夠近,以便他能聽到她說話時,她開始大聲地乞求并哀傷地哭泣,懇請丈夫在譴責她之前聽她一言。“聽你不幸的妻子說句話吧!”她喊道,“聽布里坦尼庫斯和奧克塔維婭的母親說句話吧!”納西蘇斯和其他近在身邊的人干預她,以免皇帝聽到她的乞求。他們不斷對皇帝講話,以堅定他的意志,還寫了一份書面文件供他誦讀,說這份文件講述了整件事情的經過。克勞狄烏斯對自己的妻子幾乎視而不見,繼續向羅馬城前進。她跟在丈夫的隊伍后面,當他們接近城門時,遇到了維彼迪婭和兩個孩子。維彼迪婭試圖說話,但克勞狄烏斯充耳不聞。于是,維彼迪婭就用凄切的口吻抱怨他不給自己的妻子申辯的機會,這樣做有失公平,太過殘忍。但克勞狄烏斯不為所動,他告訴維彼迪婭,梅薩利納會在合適的時間有機會為自己辯護。同時,他說貞女的職責就是閉門修行,服侍神靈。他就這樣把維彼迪婭和兩個孩子打發走了。
一行人一進城,納西蘇斯就帶領皇帝來到了西利烏斯的宅邸。進去后,他向皇帝指認了大量的證據,證明了房子的主人確實跟梅薩利納有私情。房子里擺滿昂貴的禮物,它們是梅薩利納愛的象征,其中有很多都是傳到克勞狄烏斯手上的價值連城的皇室傳家寶,但梅薩利納把它們送給了西利烏斯。讓克勞狄烏斯與這些傳家寶如此疏遠,這使克勞狄烏斯心中充滿怨恨與憤怒。他隨后來到了軍營,西利烏斯和幾個主要的同黨被捕,并被帶到一個臨時召集的特別軍事法庭,當場審判他們。當然了,審判過程非常簡短,他們全被判處死刑,被拖出軍營立即執行。
做完這一切,皇帝和其支持者回到羅馬城,進了皇宮。克勞狄烏斯的大腦似乎一下子放松了,感覺危機已經過去,便命人準備晚餐。晚餐準備好之后,他坐在桌旁,慶祝自己和支持者逃過了近在咫尺的劫難,并成功地消除了危險。然而,納西蘇斯和其他人開始發抖,生怕最后梅薩利納還是會被饒恕。他們非常清楚,如果她活下來,她很快就能利用巧妙的安排重新獲得影響與支配皇帝的權力。如果那樣,她會不遺余力地消滅所有參與了將西利烏斯迫害致死的計劃的人。因此,他們開始為自己的性命感到憂心忡忡。與此同時,有消息說,皇帝進城后,梅薩利納回到了先前在盧卡魯斯家的花園里的避難所。后來,她給皇帝帶來了一封信。一讀這封信,他就會發現梅薩利納語氣大膽。與其說這封信是乞求,倒不如說是抗議。她似乎想通過這種貌似勇敢、實則無恥的做法,檢驗一下她能否公開地重獲長久以來影響與支配皇帝的權力。克勞狄烏斯好像有點兒猶豫和動搖了。恐懼的減弱似乎使他的怒火也隨之減弱,加上在酒桌上開懷暢飲,以及當時其他因素的影響,他又恢復了慣常的好心情。他派一個信使回復梅薩利納,讓信使轉告梅薩利納,明天她可以來見他并為自己申辯。
這讓納西蘇斯和其他主要的同謀者驚慌失措,他們立刻決定阻止克勞狄烏斯會見梅薩利納。當初,按照同謀者們的意愿,納西蘇斯似乎被任命為禁衛軍的指揮官。因此,他如果敢對自己的行動負責,就有能力阻止皇帝的決定被實施。這一刻充滿緊張與懸念。然而,他很快就下定決心,盡管對他來說這么做很危險,但不做就會面臨滅頂之災。因為如果梅薩利納被允許活下來,那么毫無疑問,他們都得死。因此,下定決心后,納西蘇斯匆匆走出宴會大廳,以皇帝的名義,給當值的軍官下達命令,去盧卡魯斯家的花園里,對梅薩利納立即執行死刑,不得延誤。
當一群士兵們進來時,梅薩利納正和自己的母親勒佩達在花園里等待皇帝的回信。她和母親歷來不和,已經很長時間不來往了。然而,女兒面臨的危機喚醒了母親心中本能的母愛,在生死攸關之際,勒佩達來看望自己的孩子。然而,勒佩達此行并非來安慰梅薩利納,或者幫她自救,而是給她提供自裁的方式,以避免被公開處決而受到的羞辱,因為自裁是她目前唯一的出路。
因此,在花園里,勒佩達給梅薩利納一把匕首,讓她拿著它,對她說:“死在自己手里,是你目前唯一的出路。你必須死,這場悲劇不可能有其他結局。在這里靜靜地等著劊子手來殺你是卑鄙的、可恥的。你必須死,現在你擁有的所有權力就是以與你的身份相配的尊嚴和勇氣結束這一切。”
梅薩利納顯得十分焦慮和悲痛,但下不了決心接受這把匕首。就在這時,士兵出現了,走進了花園。母親把匕首塞到了女兒手中,說道:“是時候了。”梅薩利納拿起匕首,把它抵在自己的胸膛上,卻沒有勇氣捅進去。那名軍官手執寶劍,帶領士兵逼上來。梅薩利納依然猶豫不決,下不了手,她虛弱又徒勞地給自己留下了一個傷口,但傷口并不深,不足以致命。就在這時,那名軍官一個箭步沖到了她面前,把她砍倒,只一劍就結束了她的性命,也結束了她那痛苦的思想斗爭。
消息傳給納西蘇斯,說他的命令已被執行后,他重新回到克勞狄烏斯身邊,向皇帝簡單地匯報說皇后已經歿了。他沒有解釋,皇帝也沒有問,而是繼續進餐,就好像什么都沒有發生一樣。后來,克勞狄烏斯對梅薩利納的命運也從未表達過一絲一毫的好奇和興趣。
從某種程度來說,這些事激起的騷亂剛剛有所平定,就出現了新的騷亂。在為皇帝迎娶新皇后一事上,人們開始鉤心斗角。有很多競爭者垂涎皇后寶座。因為克勞狄烏斯雖然年事已高,智力遲鈍,長相丑陋,但依然是皇帝。宮里所有那些認為自己有可能成功的女人,都渴望嫁給皇帝,并把這看作可能實現的最大的夢想。這其中就包括阿格里皮娜。她是克勞狄烏斯的侄女,這種關系從某一方面來說,妨礙她登上皇后寶座,因為法律禁止這種程度的血親關系結婚。然而,另一方面,這種關系又非常有利于阿格里皮娜,因為她正好可以以此為借口,頻繁地接近皇帝,對他細心照料。最終,她成功地激起了他的愛意,他決定娶她為妻。元老院很容易就被說服了,修改了法律,以便他能名正言順地娶阿格里皮娜為妻。就這樣,他們結為了夫妻。
克勞狄烏斯不僅讓我們此書主人公的母親當了皇后,還收養了她的兒子作為繼承人,同時給他改了名字——尼祿·克勞狄烏斯·愷撒·德魯蘇斯·日耳曼尼庫斯,這個威武氣派的名字取代了以前那個平庸粗俗的名字阿赫諾巴爾伯斯。然而,從那以后,史書通常只稱呼他為尼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