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伐汲
- 三國:創業艱難,從官渡之戰開始
- 狂楚生
- 2586字
- 2024-05-24 17:48:38
幾日后,耿并抵達黎陽,帶回袁紹對嫁女一事婉拒的消息。
田鈞并未覺得意外,因此也不惱。
不過最讓他詫異的,還是自己送回一大堆軍功,袁紹不同意嫁女也就罷了,甚至連個像樣的封賞都沒有,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要知道上一次都尉的任職,田鈞已明言拒絕,且早就將宣令的文吏打發回了鄴城。
還好在鄴城一眾謀士爭議的同日,他就已經將黎陽大戰的表議送出。
既然耿并已經回來,按理說鄴城也已收到。也不知袁紹在看見淳于瓊首級時,表情會不會很豐富?
耿并將所知的消息盡數說完后,又憤憤不平,罵起劉備來。
“勢先,你那日日掛在嘴邊的劉備,可真不是什么好鳥!”
“這次袁紹反對嫁女,他可是出了大力。劉備為撇清干系,連獄中的田別駕都能搬出來。”
“我看這廝來黎陽后,不如就勢將他宰掉。”
宰掉?那可不行!
田鈞搖搖頭,對這個建議不以為然。
他比誰都清楚劉備此時處境之艱,也明白劉備的苦衷。
“劉備此人,頗有些游俠之風。他是哪里有糧就可以賴在哪里不走,直到如今還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作風。”
“他如今認定曹操是國賊,便會死杠。哪怕將妻子兒女扔完,他都會硬到底。這樣的人,對于此時的我而言,是天下絕無僅有的助力。”
“況且劉備還是衣帶詔存世之人,有這個身份傍身,除了曹操,天下再沒人愿意觸霉頭。我又不傻,干嘛搞他。”
傻的人自然還是有的,眼下郭圖將他舉薦給文丑當副將,在田鈞眼里,就有些憨嗶的味道。
“夫劉備,英雄也!他不讀萬卷書,卻行萬里路。他曾數敗于曹操,卻始終有一群賢才不離不棄。每到一處,百姓轍交口稱贊。這樣的人,我愛死他了!”
“來黎陽之后,我不僅不會針對他,還要增其聲勢。”
李廟立在一旁,也不自覺的點頭稱是。
早在他與田鈞的獄中謀劃里,兩人就定下放虎歸山,讓劉備重回徐州分擔曹操兵勢的策略。
此時黎陽經過多番苦戰,田鈞已站穩腳跟。而原本遠在天邊的宏偉藍圖,隨著劉備真的趕赴戰場,似乎已經近在咫尺。
“內兄,劉備只有騎卒千余人,便是我等有意護他周全,憑他這點人馬,就是到了徐州也難以起勢。”
“還得另尋法子,使他麾下能有更多可用之兵才行。”
“我聽說此人乃是慣犯,一旦與他結盟,就要借兵給他。否則他見黎陽兵多,必定伸手討要。”
這,又是從哪聽來的?
還有這李廟不好好說話,一口一個內兄是怎么回事?
“算成,麻煩將你那肉麻的稱呼改一改!”田鈞實在是忍不了,氣的笑出聲來,“我雖是你內兄,卻是你年長幾歲。你這樣叫的我惡心,若是不嫌棄,可喚我主公。”
“哦,主公。”李廟連喚了兩聲,這才作出一副不正經的樣子,湊到田鈞身前,“這主公嘛,倒也叫得。只怕我敢稱呼,勢先不敢答應。”
“有何不敢,你今后就這般稱呼。”田鈞應聲說道。
他心中很清楚,李廟這是在用玩笑躲避認主的窘迫。
二人一路走來亦師亦友,猝然改口,任誰都難免會有些生澀。不過,如今黎陽已經坐穩,便稱一聲主公又有何妨。
“劉備缺兵少馬是真,我舍不得借兵給他也是真。”田鈞指了指北面,嘴角勾起一抹壞笑,“算成,你看韓猛如何?”
韓猛?
這個名字顯然超出李廟預料,他先是呆立在原地,眼神直勾勾地望著田鈞。數息之后,面上也展露出狡黠的神情。
“此人前幾日在東門與徐晃酣戰兩場,大放華彩,我親眼看見,足謂猛將。主公如能收服,今后讓他坐守安陽,必叫鄴城日夜不能安眠。”
“韓猛前幾日兵馬盡失,不敢回鄴城,而是單騎去安陽,辛辛苦苦收攏舊部。”
“等他再來黎陽時,使個法子讓劉備將他部曲賺了,袁紹必定大怒,主公再將他保下即可。”
活該他倒霉!兩人一唱一和,似乎已將韓猛的下場定好。
耿并:???
正說話間,一個面色匆匆的士卒忽然闖進門來。
“報~”士卒做了個軍禮,上氣不接下氣的喘息著,“從、從黎陽,來了三撥貴客。有一人,自稱是縣尉二哥,名喚田,田經,他點名要公子出迎。司馬怕有不妥,已先行攔下。”
“他不在鉅鹿潛身縮首,這么快就趕來黎陽尋死!”田鈞腹誹一句。
“好,喝碗茶水,自去少府討賞,”田鈞贊許一聲,遞上一碗茶水,“告訴你那司馬,便說田鈞記他一功。務必將那幾個貴客攔在門前,先盤問半個時辰再放進來。切記,只可盤問不可慢待。”
貴客,盤問半個時辰,還不能慢待?
這士卒愣了一下,這茶水也不敢喝,道一聲曉得了,飛也似的跑離。
田鈞見狀,揉了揉眉眼,無奈說道:“終于來了,比預料的快了許多。趙倫在書信中,只提及田經與荀閎二人,不知為何會有三撥貴客?”
“無論兩撥、三撥,公子都躲不過去。”李廟勸道,“曼成在書信中,再三說汲縣、獲嘉、延津的曹軍蠢蠢欲動,只怕是子龍要殺回來了。”
“廟以為,公子何不趁機與李典一道,攻拔汲縣?”
“一來接應子龍渡河。”
“二來袁紹的兩路先鋒已過安陽,主公可以先將汲縣拔在手中,為日后延津安下伏筆。”
“三來是這鄴城的貴客,主公既然拒不了,何不將他們帶去戰場,用尸與血來給他們接風。”
接風?只怕是震懾吧!不過李廟這一出,的確可取。
荀諶在這個關鍵節點,將田經舉薦為軍謀都尉,荀閎舉薦為蕩陰縣長,手段可為老辣。
最騷的是袁紹居然同意,這說明冀州大部分謀士們的態度,無非是認為田豐和荀諶犯病,好端端將自己的兒子送入虎口。
“算成,此行我只帶陳團、田奇、呂巨三部七千人馬,黎陽和鷹洋渡便托給你了。”
“路招所部乃是降卒,讓他在衛河修堤挖渠便是。至于城中的木匠、鐵匠,可讓呂縣令依舊督造武器、戰船。”
說罷,見李廟躬身領命,又對耿并說道:“勢安,我已推你試守蕩陰縣尉,此戰你同往。”
“求之不得!”耿并笑罵道,“我早就想上陣殺敵了,你那些動嘴的鳥活不要再安排給我!”
“此戰,我率陳團、田奇走水路,逆河去攻延津,替你吸引曹仁、徐晃兵力。”
“至于汲縣,便交給你與曼成。呂巨手中的解厄營,此戰也由你節制。切記,夏侯惇與樂進乃是猛將,不可大意。”
耿并道一聲唯,自去準備。
“主公,那樂進、夏侯惇,可不同于魏續侯成之輩,乃是曹營有名有姓的大將。”李廟勸道,“曼成雖然兵多,但難以拔下樂進堅守的汲縣。一旦夏侯惇從旁殺出,極有大敗可能。”
“算成的擔憂不無道理。不過我無意攻城,此舉是為了牽制夏侯惇,好讓子龍可以從杜氏津從容渡河。”
“抵達延津后,我會趁勢將沿岸渡船取走或焚毀,使南岸軍馬望河興嘆。等子龍過河之后,再回頭包圍汲縣即可。”
二人就此說定,田鈞自出南門。
命陳團、田奇點好軍馬,到黎陽津準備渡河。遣斥候通知駐馬川的呂巨,順便將所謂的三撥貴客帶來黎陽津渡口。
不過顯然要讓田鈞驚爆眼球的是,這三撥貴客中,除田經、荀閎外,還有一個他如何都想不到的人物——監軍沮授親弟、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