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031,主動請辭,太學起波瀾
- 大漢丞相
- 刀鋒瓜雪心
- 2026字
- 2024-04-08 00:02:00
極力忍住了回首攻打江陵的想法,諸葛瞻一路往西而去。
這一路上就很平靜了,很順利的就來到了永安。
陳到一直很擔心諸葛瞻的安危,此時看到諸葛瞻歸來,終于放下了心。
拍了拍諸葛瞻的肩膀:“思遠你能平安歸來那就好了。”
感受到了陳到的關(guān)心,諸葛瞻心中一暖。
“讓都督擔心了。”
陳到擺擺手:“不必多禮,說說你此行如何。”
諸葛瞻一笑:“自然是大功告成,吳軍五萬兵馬全軍覆滅,荊南現(xiàn)在亂成了一鍋粥,而且我還帶回來一千五百的荊州士卒,都督以為如何?”
陳到聞言頓時大喜:“思遠大才,深具丞相之風啊。”
“只可惜此時不是攻伐東吳之時,否則真可謂是天賜良機。”
諸葛瞻笑笑:“都督不必嘆息,即便不能攻伐,也可為都督減輕不少的壓力不是,最起碼數(shù)年之內(nèi),都督不用擔心東吳的兵馬來犯我大漢疆界了。”
“如此,吾就要多謝思遠了。”
看著眼前這位老將,諸葛瞻心中不由感嘆。
這可是先帝時期留下的為數(shù)不多的大將了,除了魏延、廖化以外就是他了。
如今的他已經(jīng)不年輕了,頭發(fā)花白,面容蒼老,雖然仍然是身軀挺直,但是老態(tài)已經(jīng)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
如果諸葛瞻沒記錯的話,陳到應(yīng)該活不了幾年了。
陳到卒于永安都督任上,死后宗預(yù)接任,宗預(yù)是延熙十年(即公元247年)接任永安督的。
現(xiàn)在是234年,也就是說最多還能活13年。
爭取讓他看到大漢還于舊都的那一天。
在永安休息了一天,將此行的結(jié)果寫成密報傳回成都蔣琬處,然后便在永安等待朝廷命令。
且不管建鄴十萬大帝在接到了陸遜的軍報之后如何的怒不可遏,又砍了一個桌案。
畢竟五萬大軍,對于十萬大帝來說這可不是小數(shù)目。
東吳的軍制跟其他兩國不同,世襲部曲制度,即君主賜予臣下固定數(shù)量的甲士,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基本可以視作家族的私有武裝。
與其配套的還有“奉邑制”和“復(fù)客制”。
前者是招募私兵的財政來源,后者用來保障授兵將領(lǐng)的個人開銷。
這就導(dǎo)致將領(lǐng)在某種程度上實現(xiàn)了軍政與財政的獨立。
因此,討伐山越,人人爭先;對外作戰(zhàn),一塌糊涂。
理由顯而易見。討伐山越意味著擴充私兵;但對外作戰(zhàn),則意味著消耗私兵。
沒有人是傻子,誰會愿意消耗自己的部曲。
損失了五萬大軍,順帶著死了兩位大臣,還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去平定荊南亂局,你說十萬大帝能不惱火嗎?
蔣琬這里在接到諸葛瞻的奏報后,先驚后喜。
他沒想到諸葛瞻竟然做成了如此大事,真不愧是丞相親子。
隨后就往宮中向劉禪報喜。
劉禪也沒想到,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諸葛瞻竟然做成如此大事,不僅覆滅了吳國五萬大軍,埋下長沙劉氏這個棋子,還帶回來一千五百的荊州籍士卒。
劉禪欣喜的道:“好好好,思遠這一次是狠狠的讓那東吳鼠輩吃了一個大虧,必須重重嘉獎才是。”
要知道劉備可就是被東吳一把火給燒掉了希望,然后不久就病逝了。
劉禪對東吳又豈能有什么好感。
豈料蔣琬卻道:“陛下,此事不宜聲張,思遠功績留待以后一起加封便是。”
劉禪疑惑的看向蔣琬,不知道蔣琬這是何意。
“陛下,此時不是我們與吳國開戰(zhàn)之時,如果一旦聲張出去,必定會破壞兩國聯(lián)盟之勢,到時候就會讓魏國得利,因此為了大局著想,也只能暫時委屈一下思遠了。”
劉禪聞言皺了皺眉頭:“如此豈不是委屈了思遠。”
“不行,思遠立此大功,定不能委屈了他,我必須要給他一個大大的封賞。”
蔣琬哭笑不得,他看到劉禪這個勁頭恨不能讓諸葛瞻代替自己成為大將軍呢。
“陛下,你何不征求一下思遠的意思呢?”
“對,速速召回思遠,我要親自問問他的意思。”
“陛下,還有一事,那一千五百荊州籍的士卒該如何處置?”
劉禪想也沒想:“思遠如今身為騎都尉,這一千五百士卒就劃為他的親信部曲吧。”
蔣琬想了想也沒有反對。
隨后便發(fā)了詔令讓諸葛瞻帶領(lǐng)一千五百荊州士卒以及三百宿衛(wèi)速歸成都。
諸葛瞻接到詔令之后,立即動身。
非止一日,趕回成都,先去宮中交還天子符節(jié)。
劉禪看到諸葛瞻回來,立刻激動的上前一把握住諸葛瞻的肩膀:“來,思遠,讓朕看看,你可是哪里有受傷。”
諸葛瞻心中無比溫暖。
或許他算不上一位合格的皇帝,但是絕對是一位合格的長輩啊。
“讓陛下?lián)牧耍紵o事。”
劉禪看到諸葛瞻并無大礙,這才放下心來:“思遠此行,立下如此功績,想要什么封賞,朕都允了。”
諸葛瞻搖搖頭:“陛下,臣此行乃是秘密行事,不可太過聲張,所以臣就不要封賞了。”
聽到諸葛瞻居然跟蔣琬是一個想法,劉禪也有些無奈。
“大將軍也是這么說的,如此看來,只能先委屈思遠了。”
“為國效力,乃臣之本分,何來委屈之說,況且陛下已讓臣繼承先父之爵位,如此已經(jīng)足以嘉獎臣的任何功績了。”
見此,劉禪也只能作罷,與諸葛瞻說了好一番話這才放諸葛瞻離去。
諸葛瞻隨后便去尚書臺找蔣琬述職,蔣琬在得知諸葛瞻主動請辭了封賞,不由的對諸葛瞻更是贊賞。
“思遠思慮周密,不讓丞相之風。”
諸葛瞻現(xiàn)在對于夸獎自己務(wù)必帶上諸葛亮已經(jīng)習慣了,甚至內(nèi)心還有點小竊喜,古往今來,能與丞相比肩者又有幾人啊。
夸獎了諸葛瞻幾句之后,蔣琬話風一轉(zhuǎn):“思遠你可知如今太學之中已是高朋滿座,群賢畢至了嗎?”
諸葛瞻一臉茫然,什么情況這是?
蜀漢太學什么時候能夠用群賢畢至來形容了,不一貫都是大貓小貓三兩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