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5章

李鳳霞上網咨詢有關專家,問:“魯省有野生梅花鹿嗎?”

專家說:“當然有!而且種群數量巨大,竟然還有幾百頭!

一般認為,我國的梅花鹿主要分布于東北地區、西南地區、東南地區,特別是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區,生活于森林邊緣或山地草原地區。雄鹿平時獨居,發情交配時歸群,梅花鹿晨昏活動,以青草樹葉為食,好舔食鹽堿。

魯省是有著一億多人口的大省,村莊密集、人口密集,山地森林并不多,對于梅花鹿這樣的大型野生動物來說,魯省并不是理想的生存區域。但是實際上,魯省現在還真有野生梅花鹿,而且種群數量還不小,有幾百頭之多,主要分布區域是在有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人居獎的WH市。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魯省的野生梅花鹿分布地域和數量正在逐年擴大,省內有多個城市都發現了野生梅花鹿種群的分布。

作為一個沿海城市,WH市原本并沒有野生梅花鹿的存在,但是威海的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從SC省,引進了8頭梅花鹿集中飼養,后來村子里一條黑狗跑進梅花鹿飼養的院子里,嚇得這些梅花鹿到處亂竄,迸發出驚人力量,可謂是兔子急了還咬人,這些梅花鹿全部出逃進劉公島的森林中。

劉公島面積大約3.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很高,達到80%左右,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林業部命名的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海上森林公園,樹種共約19個科目80多種,野生花草幾百種,島上草類資源十分豐富,還有不少坑塘,存了較多的下雨形成的淡水。這些梅花鹿生存能力很強,繁衍能力也是很給力,加上也沒有狼、老虎、豹等天敵的侵襲,經過幾十年自由自在繁衍生息,現在劉公島野生梅花鹿已經達到200多頭,形成了十幾個種群。

在春天、夏天和秋天島上的草類資源和淡水資源,可以完全滿足這些野生梅花鹿的吃喝問題,但是進入冬天后,由于氣溫降低,威海又處于山東的雪窩,島上經常是白雪皚皚,在這種情況下再進行一定的人工投喂,確保梅花鹿能夠熬過艱難的冬季。

作為面積狹小的劉公島,面對幾百頭梅花鹿的繁衍生息,它的承載能力也已經走到了極限,很多梅花鹿已經逃離劉公島,登陸WH市區。特別是因為搶奪配偶或爭搶地盤,雄鹿之間經常爭斗,失敗一方便會逃離劉公島。而梅花鹿又是游泳健將,劉公島距離市區的岸邊最短僅兩公里之遙,最長也不過五公里,這對梅花鹿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棄島上岸的梅花鹿大多被救助,再被送回劉公島。但也有一些沒被發現的梅花鹿,就進入WH市區北部山林,甚至在威海南部的溫泉鎮、羊亭鎮一帶的山林里生存。由于梅花鹿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WH市民對其愛護有加,從不主動驚擾,而天生膽小的他們竟然“有恃無恐”,有的會現身鬧市區,也有的會在夜間下山啃食莊稼,給村民完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

有時候梅花鹿還會沖入威海的村莊,和村莊里的村民養的牛發生沖突,威海已經發生了多起雄性梅花鹿殺入村莊,用角捅死村民養的牛事件,素來給人溫和形象的梅花鹿如此殘暴,令人大吃一驚,估計是處于發情期的雄鹿把牛當成了競爭對象。

現在在威海的市區經常能夠看見梅花鹿,經常發生梅花鹿與車輛相撞的交通事故,由于WH市民的素質很高,不傷害這些梅花鹿,這些梅花鹿現在也不怕人,與人類敢于零距離接觸,但是他們畢竟是野生動物,有不小野性,特別是雄性梅花鹿攻擊性很強,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梅花鹿有很強的遷徙能力,生存能力,繁殖能力,現在梅花鹿在登陸WH市區之后,它的分布范圍和種群數量正在逐漸擴大,特別是在偉德山、昆崳山區也多次通過紅外線攝像機發現了梅花鹿,而在QD市山區、濟南蓮花山區也相繼發現了野生梅花鹿群,令人感到驚奇,這就印證了山東的生態保護力度越來越大、成果越來越好!”

“二十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達70%的山林能夠養殖多少梅花鹿?”李鳳霞又問專家。

專家說:“在自然界可以生活千只左右,人工養殖就視基地大小,一般圈養鹿活動區不小于10平方米。”

“從半圈養到純野生,梅花鹿會不會不適應?”李鳳霞再問專家。

專家說:“對于梅花鹿的野外放歸,可以委托專業部門進行了全面的評估、論證。”

李鳳霞咨詢專業部門得知,放養的梅花鹿從遺傳多樣性、生存適應能力以及獲得交配機會等角度考慮,主要是年輕成年個體為主,體質要求行為正常、健康。梅花鹿的性別比會控制在1:2,一方面半生態繁殖基地里雄性個體偏多的因素,另一方面這樣利于雄性通過較強競爭獲得交配權,從而提高等級高雄性在群體遺傳多樣性方面的主導作用。

半生態繁殖基地里的梅花鹿們,除了早晚投放一些食物,工作人員對它們的干擾很少,還是自行尋找食物、水源為主。梅花鹿之間的相處,也并沒有受到人類的干預,能夠自行處理種內種間關系,還是保持著比較強的“野性”的。

李鳳霞出資承包大喬山,讓何璐雪沿山腳建設圍欄,圍欄維護面積接近900公頃,雙層圍欄中間修建寬5米的隔離帶,隔離帶鋪設透水混凝土。

鹿圍場的承包費年高達百萬元,加上修建圍欄等基礎設施,李鳳霞投資兩百萬元。

李鳳霞問何璐雪:“阿雪,兩萬米圍欄和五萬平方米透水混凝土施工需要多長時間?”

何璐雪說:“葉家臺所有施工隊出動,在不延誤工期的情況下,大雪封山以前能夠竣工。”

“行,你負責設計和施工。”李鳳霞說。

圍場建成以后,李鳳霞向林玉善辭職,不再擔任新學期的授課老師。

春節過后,陳浩致電李鳳霞,告訴她已經在東北、東南和西南地區半生態繁殖基地里,為大喬山圍場夠得900只年輕成年個體體質正常、健康梅花鹿,而且梅花鹿的雌雄比控制在1比1。

李鳳霞蔣圍場隔離成東西南北四個區,東區放養從東北地區購買的120頭東北梅花鹿;南區放養從東南地區購買的150頭華南梅花鹿;西區放養從西南地區購買的100頭四川梅花鹿;北區作為梅花鹿的圈養區,圈養了530只梅花鹿,這些梅花鹿做人工繁育養殖。

護林員葉喬山為大喬山梅花鹿圍場特別管理員,特對守鹿人說:“你們不僅要‘巡山’,還開展著梅花鹿種群擴繁研究項目,幫助繁育、守護這些大山里的‘精靈們’。

為了讓這些梅花鹿能夠更好地適應陌生環境,你們要提前訓練它們的野外生存能力。訓練的主要方式是停止投放人工飼料,改投一些當地新鮮的青草和樹枝食物。提前一個月,也會適度加大人類干擾類型和強度,比如安排穿著統一迷彩服裝的手持吹管人員靠近鹿群,加強這些呆萌的梅花鹿的警惕意識,讓它們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危險。”

美人峰升級成為市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和齊魯大學、華東生物科技大學、中國計量大學合作采用公里網格法,把美人峰自然保護區梅花鹿分布區域劃分成了12個千米網格,在每個網格內布置1臺紅外相機,記錄著里頭動物的生活情形以及動植物保護情況。

葉啟林說:“通過‘紅外’攝像機來拍攝梅花鹿,對于它們的活動軌跡和生活習性方面的了解有局限性,在小喬山也發現過梅花鹿的身影,至于這些從美人峰溜達過去的梅花鹿是如何到那里,大家都不得而知。”

接下來要給野外放歸的這些梅花鹿戴上一個頸環,通過這個頸環可以追蹤到它們的行動軌跡和活動規律,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更多關于梅花鹿的秘密會被揭曉。實施梅花鹿的野外放歸,主要是為了實現梅花鹿野外種群的數量補充和復壯,為梅花鹿的保護提供科學數據和經驗。

只是來喬山旅游的人越來越多,保護區里風景絕美,一直吸引著驢友和普通人打卡,保護區工作人員呼吁,大家不要進入法定不可進入的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沖區,給梅花鹿提供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對野生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遠離它們,還它們一個自由生長的空間!因為這些叢林精靈們膽子真的很小,人類的各種活動很容易驚擾到它們。

葉啟林說:“不是每一頭野放梅花鹿都適合佩戴定位項圈。

放歸的梅花鹿中,30頭成年公鹿和100頭成年母鹿戴有項圈,它們把行動軌跡等數據傳回來,要是運氣好,也許還會拍下同伴們活動的照片。野放梅花鹿會通過項圈傳回包括位置、環境溫度以及部分照片等數據,保護區正在整理中。但不是每一頭野放的梅花鹿都帶有項圈。亞成體就不能戴,亞成體梅花鹿還要長大,脖子會變粗,就不適合戴上項圈。

梅花鹿戴在脖頸上的項圈可以通過太陽能充電,但在大自然中不可控制的因素比較多,比如夏天太熱,梅花鹿會尋找陰涼處避暑,到了秋天,公鹿泥浴的時候設備沾上泥又沒被大雨淋走,這些時候都會導致項圈沒信號,梅花鹿們就會失聯一陣。”

李鳳霞說:“相對于軌跡,照片傳輸的要求更高。

由于電量和信號的原因,目前傳回來照片數量和質量一般,從現在收集到的行動軌跡,已經可以總結出野放梅花鹿群的部分規律。

梅花鹿經過半年左右時間的尋覓,它們已經找到合適的棲息地定居。雖然有一些梅花鹿一開始走很遠,但最終還是回到了美人泉附近,另一些則一直在美人泉附近活動,但也有例外。

最能走的梅花鹿是一頭佩戴項圈的母鹿,活動范圍蠻廣的,一路從野放圍欄周圍300米左右的范圍走走停停,向東南方向不斷遷移,穿越峽谷、溪流、村莊和鄉村公路,最終到了小喬山林區,離當初野放點直線距離達5千米。

梅花鹿傳輸照片受到客觀限制比較多,網格化架在保護區的紅外線相機倒是記錄了不少圖片和視頻。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整理的時候,也發現過不少有趣的內容,一只大公鹿在野外覓食的一幕就曾被紅外線相機記錄下來,帶著項圈的公鹿出現在紅外相機的取景框里,呆萌的一幕因此被捕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城市| 澄城县| 普格县| 咸阳市| 上蔡县| 察隅县| 敖汉旗| 江西省| 咸丰县| 通海县| 拉萨市| 丁青县| 禄劝| 棋牌| 台东市| 西贡区| 金塔县| 钦州市| 清水河县| 滕州市| 闵行区| 车致| 英德市| 陆河县| 乌兰浩特市| 德安县| 鸡泽县| 镇雄县| 和林格尔县| 甘谷县| 竹山县| 冀州市| 平南县| 渝中区| 集贤县| 德江县| 政和县| 双柏县| 勃利县| 双牌县|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