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在養殖場門房喝完酒回家,微醺地問媳婦:“朱紅,這次給工人們發了多少錢的工資?”
朱紅說:“不到三萬。”
“咱們賬上還有多少備用金?”陳浩又問朱紅。
朱紅說:“還有兩百多萬。”
“我要在紅石嶺建設別墅,你后天先取30萬給我。”陳浩說。
“行,我明天去銀行辦理。”朱紅說。
“你先睡吧,我在書房休息一會后再修改修改圖紙。”陳浩說。
“好吧,別睡得太晚了。”朱紅說。
“知道了。”陳浩說答道。
別墅的設計需要考慮多種因素,以確保別墅的安全性、舒適性、美觀性和實用性。這些因素確保別墅的結構安全,符合建筑規范,考慮緊急避難和私密性。
建造別墅最合適的位置通常包括郊區、湖邊、海邊、森林景區等,這些地區通常風景優美、空氣清新,適合建造高品質的別墅,提供寧靜舒適的居住環境。選擇地理位置較高的地方可以獲得更好的視野和景觀,同時避免洪水等自然災害的風險。
陳浩三易其稿,最后定下別墅的設計風格,待村里的新規劃方案下達以后,并選定在翠微河西岸紅石嶺上建設別墅。海拔不高的紅石嶺總面積約十公頃,因嶺上多紅石而得名,又因其形狀似一個紅寶石,故紅石嶺又名寶石嶺。
翠微河自北向南流經紅石嶺后折向西南,紅石嶺像翠微河懷抱中的一顆明珠,它的紅色石壁和清澈的溪水相映成趣,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開發紅石嶺的文件下發到村委以后,陳浩與孫亮等人實地考察紅石嶺。隔著竹林就能聽到寶石泉水的“叮咚”聲,就像人掛在身上的玉佩、玉環相互碰撞發出的聲音。
泉水匯聚成紅石潭,潭水特別清澈,陽光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的一動不動;忽然又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的樣子,猶如在相互逗樂。
整個潭邊的郁蔥的樹,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紅石嶺的面積有十多萬平方米,咱們就沿河邊建設別墅,這樣既不占用耕地,也可以合理地利用紅石嶺。”孫亮說。
“咱們把紅石嶺建成公園,把家安置在公園里,藍天、溪水、紅石、別墅,想想都讓人覺得愜意無比。”陳浩說。
“農村可以開發房地產嗎?”村委委員陳春陽問孫亮。
孫亮說:“農村土地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不能搞開發建設,但作為宅基地使用的除外。需要進行建設的,應當使用國有土地或者國家征收的農村的集體土地,不能直接使用村集體的土地。”
“咱們這邊宅基地面積是多少?”陳浩問孫亮。
孫亮說:“農村‘宅基地’的面積標準根據不同地區和人口數量有所不同,使用耕地作為宅基地的面積最高不得超過125平方米;使用其他類型土地的面積最高不得超過140平方米,如果條件允許利用荒地或荒坡,宅基地面積最高不得超過160平方米。像有條件利用荒坡、荒山建房的,每檔最高可以增加35平方米。”
“咱們的別墅最終占地面積定為多少?”陳浩又問孫亮。
孫亮說:“咱們申請并批復的是160平方米,加上利用‘荒坡’的增加面積,實際能夠利用的宅基地面積約200平方米。”
“寶石泉滋潤著世代的陳家莊人,我們要保護好這股清流。”陳浩說。
“嗯,按你的意思辦。”孫亮說。
“那好,最近我就安排人來施工。”陳浩說。
“你打算讓誰負責施工?”孫亮問陳浩。
陳浩說:“讓陳志朋負責施工怎么樣?”
“可以,他是兩委成員,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能夠干好這份工作的。”孫亮說。
“這件事情用不用開會研究決定?”陳浩問孫亮。
孫亮說:“晚上我組織兩委會議,在會上表決這件事情。”
“行,這樣不失公正。”陳浩說。
兩委會議通過陳志朋任施工指揮長的決議,陳浩對陳志朋做了技術交底。
技術交底工作分別由高級技術負責人及單位工程負責人、工長以至班組長組織進行,一般施工組織設計由總工程師負責向有關工區及職能部門交底。再由工區主任工程師向工區有關職能部門及工程隊有關人員、班、組長進行交底,最后由單位工程負責人向參與施工的班組長和操作工人進行交底,并經討論,保證貫徹。
施工技術交底實為一種施工方法,在建筑施工企業中的技術交底,是指在某一單位工程開工前或一個分項工程施工前,由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向參與施工的人員進行的技術性交待,其目的是使施工人員對工程特點、技術質量要求、施工方法與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個較詳細的了解,以便于科學地組織施工,避免技術質量等事故的發生。
各項技術交底記錄,也是工程技術檔案資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為了河水不會威脅到別墅施工區的安全,必須先加固河堤,只有河堤加固好了我們才能安心施工建設別墅。”陳浩對陳志朋說。
陳志朋說:“這個我會照圖施工的。”
翠微河紅石嶺河段河堤加固完后,陳志朋帶人平整別墅施工場地,沿河建造的別墅小區設計由獨棟別墅和聯排別墅組成。
獨棟別墅即獨門獨院,上有獨立空間,下有私家花園領地,是私密性的單體別墅,表現為上下左右前后都屬于獨立空間,一般房屋周圍都有面積不等的綠地、院落。這一類型是別墅歷史最悠久的一種,私密性強,市場價格較高,也是別墅建筑的終極形式。
聯排別墅有自己的院子和車庫,是經濟型別墅采取的形式之一。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單元住宅組成,一排二至四層聯結在一起,每幾個單元共用外墻,有統一的平面設計和獨立的門戶。
場地平整完,陳浩命工人壘土筑臺,然后在高臺之上建造紅木別墅,因為木材是一種穩定、壽命長、耐久性強的材料。
木別墅是純木結構,無論大小接口均用榫卯套之,沒有一個鐵釘,3層的別墅高18.5米,三檐十字歇山頂,黑色玻璃瓦剪邊,布瓦覆頂,樓體呈四角形,有三間寬敞的木屋相連。一層矗立十六根精雕細刻的木柱,其中四柱通天。整個木樓建筑由大小三千六百個木件構成,重兩百噸,頂部有黑琉璃部件,底層頂部飾有八卦形如意斗拱藻井、木樓小巧玲瓏,古樸典雅,結構嚴謹,美觀大方。
木別墅不同于磚混結構別墅需要地基承重等設計,只需要地面平整設定主要承重點,如搭積木一樣對房屋進行施工建設,所用木材都是在工廠切割成型,到施工地進行組裝就可以,大大節約了建造時間。木別墅風荷載為8級,建筑設計使用年限在50年,是現代社會人們養生建筑的最好選擇。
紅木別墅竣工,驚羨了陳家莊的村民們,也讓陳忠云羨慕不已。
“陳浩,蓋木別墅花了多少錢?”陳忠云問陳浩。
陳浩說:“三叔,建造木別墅大約花了一百萬元。”
“建造的聯排別墅多少錢?”陳忠云又問陳浩。
陳浩說:“得十多萬。”
“你大兄弟已經二十多歲了,我想給他買一套別墅結婚。”陳忠云說。
“很好,要買就買兩套,讓他們兄弟倆做鄰居。”陳浩說。
“我一下拿不出這么多的錢。”陳忠云說。
“錢的問題您不用擔心,只要志光和志明看中房子就行。”陳浩說。
“他們兄弟相中了前排的別墅,就是你四叔給志杰買的別墅西邊的那兩套。”陳忠云說。
“那兩套不錯,您抓緊去交押金,否則讓他人預訂了就不好啦。”陳浩說。
繼陳忠云給兩個兒子預訂別墅以后,陳志康和陳志海兄弟倆也訂購了兩套磚混別墅,不久紅石嶺所有的別墅被訂購一空。
陳浩看著別墅銷售火爆,建議孫亮借機進行“農房改革”。將閑置農房將通過標準化改造、市場化運作,盤活成為民宿、農家樂等新業態。
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投、村級主體、群眾主角的原則,在農民、市民、企業、村集體之間建立科學合理的利益聯結和分配機制,努力將改革紅利轉化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陳浩說:“農村的發展已經到了‘高質量’建設階段,在農房和村莊建設等方面也要以現代化為目標全面組織建設。在村莊改造這方面一樣也會綜合農房的建筑風貌,指導農民按照村容村貌提升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要求組織新一輪的農房提質行動。”
孫亮說:“農村的‘房改’政策涉及到農民的權益保障,也涉及到農民的住房安全,同時也關乎到農民的居住品質。
首先是在房屋這方面要進行確權登記,保障農民合法住房權益的同時為后續推動農房盤活試點政策打下基礎。農房確權登記的目的就是為了確定房屋的所有權歸屬,只有通過確權登記,可以避免后面因為糾紛導致農民的權益受損。同時也會在保障合法權益的基礎上鼓勵并支持農村村民流轉出租農房,最大程度上盤活因為農村人口不斷流失而閑置下來的農房,讓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
其次就是要為一些居住在危房的農民實施抗震,解危改造,這是我們村目前實施的一項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目的就是為了讓農村的低保戶、五保戶、特困人員和監測對象可以住上安全舒適的宜居型農房。”
陳浩說:“此次危房和農房抗震改造工作最大的變化就是要和‘宜居型’農房改造相結合,既要幫助農民解決危房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同時在改造的過程中讓居住空間與布局變得合理,不會和過去那樣雜亂無章,影響影響居住品質。”
“房改的資金怎么辦?”孫亮問陳浩。
陳浩說:“危房改造的資金來源還是要靠農戶‘自籌’為主,國家只是適當給予補助支持,對于經濟有困難的我給予資金支持,幫助村民們進行房改。”
“只要資金有著落,我們就全力進行房改。”孫亮說。
“咱們村276戶人家共計1060人,我個人先墊資300萬元幫助村里進行舊村改造,希望可以助推房改進程。”陳浩說。
“謝謝你,陳浩。”孫亮激動地說。
“不客氣,能夠為村里盡綿薄之力是我的榮幸。”陳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