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三日,朱孔山來到漫水橋上,工程車輛穿梭,施工機械轟鳴,建設者們干勁十足,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讓人振奮。工人們有序分工,正在進行模板拼裝、綁扎鋼筋、混凝土澆筑等工作。
朱孔山問陳浩:“該橋算是中橋還是算是大橋?”
陳浩說:“爸,該梁按長度的劃分標準算是大橋,因為橋梁總長度是135米。”
“大中小橋劃分標準是什么?”朱孔山又問陳浩。
陳浩說:“大型橋梁是指多孔跨徑在100米以上1000米以下的,或者單孔跨徑在40米以上150米以下的橋梁。這類橋梁通常是高速公路、鐵路等高等級交通線路的重要節點,具有較大的交通流量和較高的安全要求。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結構的穩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同時還需要考慮到施工的難度和工程造價等因素。大橋的主要特點是長度和規模的較大,對交通有顯著的阻隔和引導作用。
中型橋梁是指多孔跨徑在30米以上百米以下,或者單孔跨徑在20米以上40米以下的橋梁。這類橋梁在高速公路、鐵路、城市道路等交通線路中也比較常見,其設計和建設需要考慮的因素與大型橋梁類似,但是相對來說規模較小,設計和施工的難度也相對較低。
小型橋梁是指多孔跨徑在8米以上30米以下,或者單孔跨徑在5米以上20米以下的橋梁。這類橋梁通常出現在鄉村、山區、河谷等地區,交通流量較小,安全要求相對較低。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當地的地形、地質、水文等條件,以及工程造價和施工難度等因素。同時還需要考慮到環境保護和景觀協調等方面的要求。”
“橋梁評估與分類的應用是什么?”朱孔山再問陳浩。
陳浩說:“在規劃階段,通過‘大中小’橋的劃分標準,可以預見未來交通需求,從而制定合適的橋梁建設規劃。在橋梁建設過程中,根據橋梁的分類,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施工設備和建設方法,以達到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在橋梁運營階段,通過定期的檢查和維護,我們可以確保橋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避免因橋梁問題導致的交通中斷。
總之不同類型的橋梁在設計、建設、使用和維護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特點,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考慮,以確保橋梁的安全、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通過理解并應用劃分標準,我們可以更有效地進行橋梁的建設、維護和管理,確保交通的安全和順暢。”
“大橋造價多少?”朱孔山接著問陳浩。
陳浩說:“450萬元。”
“我聽紅兒說你資助村里300萬元。”朱孔山說。
“是的。”陳浩說。
“很好。”朱孔山說。
“爸,我帶您去基地看看。”陳浩說。
“行,我看看你們這些年的成績。”朱孔山說。
陳浩帶著朱孔山順著沿河路向西南嶺殖基地走去,沿河路原本是崎嶇不平的沙土路,雨天容易形成積水坑,影響群眾出行,現在是瀝青混凝土硬化路,兩側進行了綠化改造。
陳浩對朱孔山說:“沙土路升級柏油路,經費不足汗水補,這段路村民們義務出工3000個,展示了農民們對農村發展的熱情和奉獻精神。他們日夜不停的勞動,不僅改變了河岸的面貌,還培養了團結協作的精神。村民們從早上天沒亮一直忙到天黑,完成了大量的土方工程,為農業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朱孔山說:“縮小城鄉差距的關鍵是要發展農村,提高農村經濟‘勢在必行’,因此發展農村道路成為不二選擇,實現農村道路的通暢,道路通暢了才能促進‘走出去,引進來’。農村發展實際上就是農民生活的發展,農村和農民可謂是息息相關的兩個整體,彼此制約,彼此協調。
想要農村實現全面發展,那么必然離不開道路的發展,只有農村道路通暢以后,才能促進農產品的運輸、栽種、收獲等。道路通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當地特色的發展,若是當地特色產品、特色文化能積極有效的傳播出去,那么就能刺激當地經濟的發展。
有不少村落至今的道路都是以泥巴路為主,一旦遇見下雨天整條路就變成了泥潭。不僅僅極大的阻礙了村民們的出行,而且還阻礙了車輛運輸貨物,甚至會因為泥土打滑發生更加嚴重的事故,即便是改造有水泥路的農村,但存在水泥路過窄,盲道過多。”
翁婿二人來到養殖場外圍,朱孔山看著外圍便道暗暗點頭,鍍鋅勾花網和冬青類綠植組成了防護隔離帶,隔離帶與周圍的環境并不突兀。大葉冬青葉大長圓形,鐵冬青高達數米,共同組成養殖場的綠色屏障,外人一般不會想到里面會是養殖場。
陳浩領著朱孔山從基地東大門進入,工人們調引牛犢羊羔、拉運有機肥料、一派人勤春來早的生動景象。立春過后,天氣逐漸回暖,換季的時候,養殖也要注意改變養殖方式,雖然進入春天,但是春季冷暖氣流激烈交會,氣溫忽冷忽熱,晝夜溫差加大,很容易造成畜禽應激反應,誘發疾病。
二人換上隔離工作服,來到養殖區,孫永波就春季養殖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給養殖工人做出明確提示。
孫永波說:“第一、注意圈舍衛生,做好消毒工作
春季是一個適宜繁殖的時節,特別是對于母羊來說也是各種細菌病毒活躍的高發期,因此在春季養殖中,需要特別的關注羊舍的環境。保持羊舍的清潔和干燥,防止細菌和病毒的滋生和傳播,是必須要做好的事情。此外,春季氣溫上升,日照時間逐漸增長,需要保持空氣流通,保持舒適的溫度和濕度。要注意及時換氣,保持羊舍的清潔和衛生。
第二、春季疫病防控,勢在必行
有這樣一句話啊,叫傳染病吃掉老本,寄生蟲吃掉利潤!春季是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特別是口蹄疫、犢瘟等疾病。因此,我們必須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注重群體免疫。需要及時對牛羊進行疫苗接種、驅蟲等相關工作,保證牛羊的健康和生產效益。
第三、春季喂水,注意清潔
在春季養殖中,需要特別注意給牛羊提供足夠的清潔的飲用水。春季氣溫上升,牛羊的代謝也會變快,需要更多的水分才能維持身體的正常機能。更重要的是,清潔的飲水可以有效地預防口蹄疫等疾病的發生,減少經濟損失。
第三、病在說話,癥在防護
春季是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特別是口蹄疫、犢瘟等疾病。因此必須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注重群體免疫。需要及時對牛羊進行疫苗接種、驅蟲等相關工作,保證牛羊的健康和生產效益。另外,值得注意的還有,雖然進入春天,也要謹防‘倒春寒’,在圈舍通風的基礎上也要注意保暖。
總之,春季養殖需要綜合考慮飼料、環境、疫病防控等方面,才能做好牛羊的養殖工作。”
巡視工作的孫樹泉看見陳浩與朱孔山,笑著上前說:“朱哥,我帶你到其他區轉轉。”
“勞駕孫弟了。”朱孔山說。
“爸,那我就不陪你了,中午就在養殖場吃飯。”陳浩說。
“行,你去吧。”朱孔山說。
陳浩換下隔離服后,掏出手機給陳志光打電話。
“哥,有什么事情?”陳志光問。
陳浩說:“忠學二叔我要在西南嶺請岳父‘吃席’,怎么做他心里有數,另外你中午來陪客,別忘了帶酒和煙過來。”
“帶什么酒和煙?”陳志光又問。
陳浩說:“帶夢九和蘇煙。”
“行,我準時到。”陳志光說。
基地生活區食堂,陳忠學緊張地忙碌著,他對韋南娟說:“浩浩的老丈人是‘貴客’,咱們不能慢待了他,我要做莊戶菜招待他。”
“二哥,莊戶菜拿的出手嗎?”韋南娟問。
陳忠學說:“你哪里知道,菜品除了食材要好,口味也很重要,城里人吃慣了‘山珍海味’,咱們的莊戶菜正好給他換換口味,保證他會吃得滿意,不會丟丑的。”
“您打算做什么?”韋南娟再問。
陳忠學想了想說:“碰16個菜,清水丸和豆腐箱要有,香菇扒油菜、水晶肴肉、白切雞、開水白菜、四喜丸子、糖醋里脊和清蒸魚等也要有,。”
“行,我去準備。”韋南娟說。
酒菜準備妥當,陳浩請朱孔山入席,陪客的有陳忠通、陳忠泰、孫樹泉、陳忠斌、孫永波、陳志光等人。
眾人坐定,陳忠泰看了看問陳浩:“浩浩,怎么沒有叫你二爺過來喝酒?”
陳浩說:“我請二爺了,他不來。”
陳忠通說:“他一個人在門房早喝上了,還叫他來干什么。”
陳忠泰說:“這是傳統,老祖不來顯得咱們對客人不重視,會讓親家挑理的。”
朱孔山說:“家有‘一老是一寶’,尊敬孝順老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個文明人的象征,小陳,你再去請你二爺,一定要把老人家請來。”
“是,爸。”陳浩答道。
陳浩請來二爺,朱孔山起身說:“老人家,請上座。”
二爺說:“您是客,您上座。”
陳浩說:“二爺,您上座,否則我們只能站著吃飯喝酒了。”
陳忠泰說:“二叔,您就上座,我親家靠著您。”
二爺看了看眾人說:“隨便坐,我不講究那些。”
待二爺在首位坐下,陳忠通說:“樹泉兄弟副陪,樂樂做茶官,浩浩管倒酒。”
“行,聽老大你的。”孫樹泉說。
二爺帶頭喝了一杯酒,眾人開始吃菜,朱孔山嘗過后點頭說:“這道‘白切雞’菜式看似簡單,但是憑借其鮮嫩的雞肉、清香的味道讓人食欲大開,回味無窮;水晶肴肉口感鮮嫩、味道香醇。”
陳浩說:“這些菜都是我二叔做的莊戶菜。”
朱孔山說:“我嘗出有濃濃的鄉味,還有國宴的味道。”
陳忠泰說:“親家,您真厲害,我這個兄弟也算是‘師出名門’,曾受過孫法堂大師的指點,在我們這一片頂呱呱。”
朱孔山說:“孫法堂這個人我聽說過,老家好像就是你們這邊的,他曾經為‘葉帥’等國家領導人服務過,他的徒子徒孫遍及各大城市的大飯店。”
陳忠泰說:“孫法堂就是我‘弟媳’的外公,指點過我兄弟做菜,不過這個人已經謝世了,要不我兄弟定會得到他的絕藝。”
朱孔山說:“我要見見這個人。”
陳浩說:“爸,一會我叫他過來陪您喝酒。”
二爺帶頭喝了兩個酒后離席,陳浩爸陳忠學請來,朱孔山看見這個并不高大憨實的漢子身上的衣服干凈樸素,顯得樸素大方,眉宇間流露出堅毅和執著,他的嘴角微微上揚,仿佛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和期待,一笑起來,眼睛里便閃爍著和藹、親切的光。
陳忠學笑著遞給朱孔山延后問:“親家哥,這些飯菜中意不?”
朱孔山說:“親家兄弟,你好,能夠吃上這么好的飯菜是‘三生有幸’,一切思鄉、懷舊、想家的情緒都能在這里得到最溫暖妥帖的安放。”
陳忠學說:“鄉下的粗茶淡飯不成敬意,多擔待。”
朱孔山說:“鄉村是我生長的根,是我成長的搖籃,是我心中永遠的情結。我也是‘農村人’,對農村有獨特的情懷,農村的風土人情,是我一生最難忘懷的,雖然農村的生活很平凡,沒有城里人的高大上,沒有城里人的繁華,但是有一種樸實無華的美。
我退役以后就一直在城市里面打拼,基本上所涉及的工作也有很多種,現在也算是在城市里邊安家落戶,即使這樣其實我還是想要回到農村生活,因為農村給我的感覺充滿了親切。農家有情,農戶有義,農民有德。”
陳忠通笑嘻嘻地說:“老二,和親家公喝一個認識酒。”
陳忠學說:“必須的,我要敬親家哥一杯。”
豪爽的朱孔山與陳忠學對飲,這時韋南娟給酒桌上羊蝎子,她上身穿一花格布夾襖,下身穿一條灰褲子,白里透紅的臉上帶著微笑,濃眉下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不停地掃視著屋里的一切。她的身材健美頎長,看上去是一個既秀氣又大方能干的農家媳婦。
大家享用飯菜,閑話家常,朱孔山說:“這‘白湯羊蝎子’肉特別嫩特別爛但又不完全脫骨,火候恰到好處,不費牙,也不失啃骨頭的樂趣。可謂肉香沒有膻味,肉嫩卻不亂湯,湯白卻鮮味十足!”
陳忠泰等陳志光給朱孔山敬完煙問:“親家,您對孩子們的以后有什么期待?”
朱孔山說:“希望他們成為‘新農人’,把熾熱的青春投入新農村建設之中,多為家鄉做貢獻,做一個對國和家有用的人。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挑戰,不害怕失敗,始終保持對未來的憧憬和信心。始終保持感恩的心,積極地面對生活,不要膽怯,不要回頭,勇敢的邁開腳步向前走,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梅花香自苦寒來,陽光總在風雨后。”
陳忠泰高興地說:“好,你我‘所見略同’,還希望他們好好哺育和教育下一代,不枉國家教育這么多年,不負你我對他們的期盼。”
朱孔山說:“你我慢慢地老去,明天是屬于他們的。”
陳忠泰端起酒杯說:“為我們慢慢地老去干杯。”
朱孔山說:“人生短暫,世事無常,好好珍惜每一天的幸福時光,走在‘慢慢變老’的路上不糾結過去,不畏懼明天,讓自己變老也變好,讓人生充實不白過,就是這輩子最大的收獲,力爭身體無病無痛,不過早連累家人。干杯!”
陳忠通點點頭說:“親家說得好,我們贊助一杯,我們‘慢慢地變老’了,得放下個人的得失,吃虧是福,上天是公平的,有緣相聚,沒緣就躲開,人老了要善待自己,活在當下!”
孫樹泉說:“當你到了一定的年齡,必須得想開、看開、放開,你才能大度、淡然、心寬。”
朱孔山哈哈大笑道:“好久沒有這么高興了,與你們在一起飲酒千杯不多。”
陳浩提醒道:“爸,按我們這里的規矩,晚上三叔會請您赴宴。”
朱孔山看了看杯中酒說:“我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