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養殖場建成,攔河壩也開始蓄水,陳浩名令工作人員開閘放水,一天一夜養鴨池整整注水六萬多立方米河水,達到設計水位后關閘。
養殖工人先坐工作船在養鴨場里投放了兩萬多尾魚苗,然后把試養的五萬只不同品種的鴨子隔離后喂養,力圖選出適合的品種。
看著各種鴨子,邵九貴問陳浩:“陳總,養殖什么品種鴨子最好?”
陳浩說:“養殖高郵鴨、BJ鴨、櫻桃谷鴨、狄高鴨、番鴨、肉鴨、綠頭鴨是較好的選擇。”
“等這批鴨子出欄以后我們基本上就能夠定下養殖的品種。”邵九貴說。
養殖三個月出欄后,養鴨場最終定下第二輪選育養殖高郵鴨、BJ鴨、紹興鴨、狄高鴨、卡基康貝爾鴨、金定鴨、巢湖麻鴨、櫻桃谷鴨。
第三輪定型養殖高郵鴨、BJ鴨、卡基康貝爾鴨、微山麻鴨、巢湖麻鴨、櫻桃谷鴨,紹興鴨產蛋的數量與質量都很高,但是它放養時容易導致鴨蛋產于野外,所以沒有在水上養鴨場養。
水上養鴨場的管理有邵家俊負責,銷售成了難題,邵九貴對村里人說:“銷售鴨子提成1元,無論男女老少一視同仁。”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財務委員任愛萍毛遂自薦做了銷售部經理,不僅銷售鴨子,還在縣城設立了一個肉食小超市,專門供應羊肉、雞鴨等生熟食品。
任愛萍的招贅夫婿單良管理肉食超市,這個超市命名為嘉惠超市。
嘉惠超市月平均銷售200只羊與萬余只雞鴨,每個月凈利潤20多萬元,故此任愛萍家成了邵莊村少數的富裕戶。
邵莊村規劃新宅基地,任愛萍請陳浩設計院墅,陳浩欣然答應。
西式的別墅大多是“院包房”格局,無天井,有些縱使有花園,與外部空間不過幾根柵欄或低矮籬笆相隔,有的甚至沒有私家庭院,呈現外向型、開放式的居住格局,隱秘性較差。
而中式合院則是“房包院”形制,四周高墻圍合,南北雙庭院設計,有天井,呈現內向型、封閉式的居住格局,居者擁有一方屬于自己的天地,私密性更好。中式合院是中國傳統民居文化中“有天有地有庭院”哲思觀念的極致體現,于一方庭院,孩童繞膝、父母相伴,三代同堂、共享天倫,是國人對美好生活的一致向往。
放眼墅類市場,有些雖坐擁天賦自然資源,無奈偏離誠芯醇熟配套;有些雖坐享城市繁華卻無法親近靜謐自然,生活與生態,往往無法兩全。
在中國人的記憶深處,宅與院不分離,一席水岸中式合院,只為敬獻給懂得生活的人。
任大安問女兒:“愛萍,什么叫院墅?”
任愛萍說:“爸,‘院墅’是一種具有獨立庭院和園林的住宅形式,通常位于較為寧靜的地區,如郊區或風景區,旨在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和休閑環境。
這種住宅不僅提供基本的居住功能,更重要的是體現了居住者的生活品質和享受特點。與普通的別墅相比,院墅更加強調庭院的存在,這個庭院不僅是日常生活的延伸,也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中國文化中,庭院被視為一個重要的生活空間,它不僅是家庭成員交流和休閑的場所,也是家庭成員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很多人的想法中,別墅裝修一定很豪華,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現在都講究“化繁為簡”,全屋大白墻照樣也很高級,房子周邊用護欄圍成個大院子,住獨棟就是爽!
外面用白色的柵欄將道路和房子分隔開來,并在院子內部種了一排排綠植,好看又能阻擋一部分視線。
家里入戶處將地面進行抬高設計,一來可以將房子和院子進行分區,又能防止雨水倒灌,二來還能得到個露臺,不會淋雨,墻邊設計鞋柜,滿足入戶的功能需求。
任愛萍的院墅更新了人們的認識,邵火旺問陳浩:“陳總,院墅和別墅的區別是什么?”
陳浩說:“院墅和別墅的主要區別在于庭院的設置和居住體驗的不同。
別墅通常指的是在郊區或風景區建造的獨立或半獨立的住宅,用于享受生活。它們可以是獨棟別墅、雙拼別墅等,具有較高的私密性和生活質量。
院墅則更強調庭院的設置和居住的私密性。院墅通常具有圍合式的庭院,如中式合院,四周有高墻圍合,呈現內向型、封閉式的居住格局,提供了更好的隱私保護和家庭生活的獨立性。
別墅可能只有開放式或較小的庭院,與外部空間通過低矮的籬笆或柵欄隔開,隱秘性較差。
院墅則通常設計有南北雙庭院,有天井,形成了更加封閉和私密的空間,更適合家庭生活和享受寧靜的私人空間。
別墅的居住體驗可能更加開放,與外部環境聯系緊密,適合喜歡社交和開放生活的家庭。
院墅則提供了一個更加封閉和私密的環境,適合那些重視家庭生活和隱私保護的居民。
宅中有院,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閱。不亦快哉!林語堂先生筆下的閑雅院落,正是眾人心中畢生追求的終極夢想居所,尤其是對于中國人來說,庭院既是一處日常生活空間,更是一處精神家園。
縱觀市面上過往的別墅,大多都是獨棟別墅、雙拼別墅、聯排別墅等西方舶來的低密度住宅,而林語堂先生筆下的‘宅中有院,園中有屋’,才能稱為真正意義的‘院墅’,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于庭院。”
“您能不能也幫我設計一套院墅?”邵火旺又問陳浩。
陳浩笑著說:“樂意效勞。”
在邵莊河南岸,新修建的沿河南路外側拔地而起了許多院墅,這些房子四周高墻圍合,南北雙庭院設計,有天井,呈現內向型、封閉式的居住格局,居者擁有一方屬于自己的天地,私密性更好。
河南的院墅大門朝北,河北的院墅大門朝南,每套院墅占地面積都超過300平方米,多是父子兩位宅基地合建的。
新規劃的邵莊村像是一個巨大的“院墅”,排房林立與村廣場四周,廣場成為大“天井”。尤其是對于中國人來說,庭院既是一處日常生活空間,更是一處精神家園。
“宅中有院,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閱。不亦快哉!”林語堂先生筆下的閑雅院落,正是眾人心中畢生追求的終極夢想居所。
邵莊村振興(中心)大街西側是主住宅區;東側是副住宅區與學校,學校在副住宅區前面,整個新村規劃的有規有矩。
副住宅區房屋由愛心驛站投資,在學校后面與東側建造了360戶平房,這些特殊的平房低價賣給困難戶,其中部分平房免費送給特困戶居住。
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全世界根本不存在不收取任何費用的午餐。比喻做什么事都得付出勞動,不要想著不勞而獲。同義句是天上不會掉餡餅。指不勞動就不會有成果,也提示著人們不要去貪便宜,要提高警惕。由于不是免費的說明人類也是很勤勞的,這樣吃飯的時候會覺得很有價值感。
人家花錢請你吃飯,你沒有買單,可是你是有代價的。因為你吃這頓飯的時間,可以用于做其他事情,這些事情,對你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你把時間用于白吃這頓飯,就失去了這些本來能有的價值。
做事的真正成本,不是為做一件事已經付出的多少,而是為做它所必須放棄的那些東西。當面臨兩難選擇的時候,應該想想哪種選擇所放棄的更多,兩難也就不難了。
愛心驛站為了邵莊村人們早日富起來,在河南岸振興大街東側,與沿河南路交接的東南角建設了加工廠區,該區有糧食加工車間、肉類加工車間、蔬菜加工車間、服裝加工車間與電子加工車間。這些車間優先聘用邵莊村人工作,對村里的困難戶與特困戶照顧也特別多。
村民們很珍惜掙錢的機會,他們都“以廠為家”,顯示出職工與工作單位之間某種親密的聯結。
“在家門口上班,每月工資3000元,還能照顧家里。”村民武家碧很珍惜這份工作。
“沒想到自己也能上班賺錢!我負責肉類包裝工作,一個月有三千元收入。”身有殘疾的村民趙厚純一臉感激。
“下一步,我們要把邵莊村打造成集康養、農旅、研學、體驗、宜居為一體的‘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帶領更多鄉親增收致富。”談到未來的發展,邵火旺信心十足。
群眾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孩子上學、農合醫保、解危濟困等村里的大小事情,邵春蘭一直在忙碌操辦。參加工作后的任春蘭,一直心存感恩黨和國家,用心反哺父老鄉親的愿望。
邵春蘭說:“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愛心驛站的相助,就沒有我家今天的好日子。”
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邵春蘭奮戰在鄉村振興一線。村里的大事小事她時時掛在心上,時常往村里跑。村里實施350畝果園種植項目,她幫忙流轉土地;村里搞小龍蝦試養,她從網上下載養殖視頻供村民作參考;她還為村里的刺繡作坊產品尋找銷路······
“農村玉米芯不要丟,可以種出美味的平菇。這條視頻將教您如何種植平菇,助您發展產業增收致富······”一條5分鐘的短視頻播出后,迅速成為抖音視頻爆款。
“農村生活記錄者”抖音號迅速名聲大噪。“農村生活記錄者”的抖音主播叫任靜。
1990年出生的任靜,自幼與父親相依為命。2013年,從天津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她放棄了進入外企工作的機會,回到了家鄉。返鄉后的頭兩年,人靜當過民辦教師,到菌種廠打過工,開過百貨店。
家鄉也有詩和遠方。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大學生和團隊伙伴們,一起在奮勇搏擊中砥礪前行,放飛青春夢想。武秀珍大學畢業,原本可以在大城市里找一份滿意工作的她,卻毅然選擇了返鄉創業。就是不甘讓青春在歲月中蹉跎,想趁年輕在風雨中搏一搏。談及回鄉的初衷,武秀珍靦腆中帶著幾分剛毅。
村里出過不少大學生,但大學畢業后返鄉創業的,許多父母都不支持,任家耀是其中一個。得知任家耀要回鄉創業的想法后,父母和他大吵一架,雙方冷戰了整整三個月。
邵春蘭、任靜、武秀珍、任家耀等幾名大學生回村,為村里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他們年輕又有知識,是難得的人才。
作為大學生村官的邵春蘭在村委成為了中堅力量,任靜做了義務農技員,武秀珍擔任西嶺養殖場主任,任家耀承任養鴨場主任。
邵莊村步入軌道后,陳浩等人離開邵莊村去了下一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