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 奮進的新農人
- 作家tY8lvv
- 4221字
- 2024-09-23 07:24:00
陳浩正在講著鋪設混凝土的事情,林小燕端來酒菜,仲慶山說:“陳總,咱們可以邊吃邊說。”
“嗯,正好我也餓了。”陳浩說。
“嘗嘗漢堯做的羊肚菌燉母雞,里面不僅有羊肚菌,還有土參。”仲慶山為陳浩倒上酒說。
陳浩說:“仲書記,這個‘肚菌雞湯’是一種易于人體吸收的湯品,適合各類人群食用,具有延緩衰老、強筋健骨的功效,對于預防骨質疏松、佝僂病、婦女缺鐵性貧血都有很好的功效。
羊肚菌和雞肉都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兩者皆是滋補食材,因為食用具有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的功效。是一種營養滋補的好藥膳,對于治療神經衰弱癥有很好的功效,尤其是對于那些神經衰弱而導致的失眠、心悸、心慌等有很好的鎮靜作用。
羊肚菌雞湯味道鮮美,口感清香,對于食欲不佳的人群來說,具有開胃健脾、促進消化,增進食欲的功效,是一種非常好的營養滋補來源。羊肚菌含抑制腫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抑制腫瘤等諸多作用。
羊肚菌燉雞雖然美味,營養也豐富,但是老年人、久病體虛、氣郁體質,過敏體質的人群不適合服用羊肚菌。”
“受教了!”劉蘭芳說。
“這雞是我們自己養殖的跑山雞,土參和羊肚菌都是我自己種植培育的,下一步我們計劃建設職能溫室大棚,種植蔬菜和培育香菇等。”仲慶山說。
“好,值得表揚。”陳浩說。
“吳永田與仲存曉已經去學習考察去了,應該快回來了。”劉蘭芳說。
“仲存曉年輕有為,值得培養。”陳浩說。
“我與主任計劃把養殖場和以后的種植基地這兩塊交與他們管理,現在先讓他們鍛煉著,只有自己親手制作出來的東西他們才會加倍愛惜。”仲慶山說。
“言之有理。”陳浩說。
“吳永軍與顏福明正在帶人在山頂建設地埋式蓄水柜,蓄水柜配合露天蓄水池保證養殖場的四季用水,蓄水柜不僅可以供人畜飲用,還可以在高溫干旱的時候噴淋草場形成小范圍的人工造雨。”劉蘭芳對陳浩說。
“嗯,看來你們想的做的都很周密,仲廟村在你們二人的帶領下一定能夠早日脫貧致富,這是你們用智慧和勞動創造出來的。”陳浩高興地說。
“這一切是基于您為我們創造的條件得來的,沒有您的幫助,我們想要達到這樣的有利條件需要十年或更長的時間。”仲慶山說。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陳浩說。
“我們想發展養豬業,計劃在東嶺養殖跑山豬,建造圍欄我沒有錢,但是我們有力氣,可以在山下建設石頭墻,一方面能夠圈養牲畜,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引起滑坡。”劉蘭芳說。
“注意保護環境,增加生物的多樣性,自然會回饋我們的,生物鏈因此會更加牢固不可破裂,這樣人與自然才能夠和諧相處,我們的家園才會變得更美麗,社會將變得更美好。”陳浩有感而發地說。
“我們蓋房子壘豬圈還可以,但是這么多的土石工程我們心里沒底。”仲慶山說。
“會有人幫助你們的。”陳浩說。
眾人吃罷午飯稍微休息后,跟隨陳浩來到山頂,工人們正在頂著烈日揮汗如雨的澆筑混凝土,吳永軍聚精會神地用震動棒震動混凝土,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背。汗水如同雨水般不停滴落,每一滴汗水永遠都是辛勤的象征,它做不了虛假,因為流淌的每一滴汗水都是那般珍貴,里面包含著永遠不朽的精神——勤勞。
這個水柜截面積近千平方米,混凝土格柵有空洞連通,能夠儲水三千多立方米,由DN500鑄鐵主管道引水至各個支管,再引至各個用水點。
陳浩問仲慶山:“水源在什么地方?”
仲慶山說:“在半山腰,那里是一個有泉眼是水塘,水塘需水量超過萬立方米,泉眼的日出水量越有千方,是我們村唯一沒有干涸過的泉子,滋潤了周圍數千畝土地。”
“條件不錯。”陳浩說。
陳浩在仲慶山的引領下來到半山腰的水塘附近,看著清澈如翡翠的水塘倒影著樹木,清幽靜謐就像是一面鏡子,唯有看到水中一群群游動的錦魚,方才知曉這是池水。環抱于綠樹青山之中的清水塘擁有得天獨厚的“美貌“,尤其是一灣瀲滟的水塘,無不讓人心動。
仲慶山說:“我們計劃在水塘邊建給水泵站,這里到山頂揚程不大,由2臺10千瓦的水泵足以將水打入蓄水柜。”
“你們還可以再泵站邊上建造值班房,用儲能集裝箱房屋能夠滿足一切需要,不僅建造快,還省去備用電源的投資,一舉兩得。”陳浩說。
“陳總,儲能集裝箱房屋有什么優點?”仲慶山問陳浩。
陳浩說:“儲能集裝箱可以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可以很容易地移動到需要的場景。
通過電池儲存大量能量,以備隨時使用。相較于傳統能源儲存方式,儲能集裝箱能夠提供更高效的能量轉化和存儲,并且能夠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大量能量以應對突發能量需求。
儲能集裝箱的組成部分采用高質量材料和可靠的電池技術,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和長壽命。在惡劣天氣環境中,儲能集裝箱可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并且對能量的損耗和浪費非常少。
儲能集裝箱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儲存和轉化,可以有效地減少碳排放和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與傳統發電方式相比,使用儲能集裝箱能夠使能源轉化的效率更高,減少能源浪費和資源消耗,達到更加環保節能的效果。
總的來說,儲能集裝箱具有高效能量存儲、靈活適應場景、可靠性高、環保節能等多種優點,將在未來的能源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造價得多少?”仲慶山又問陳浩。
陳浩說:“比一個容量100KVA風光光互補發電站貴不了多少,發電系統造價在90萬元左右,包含風機、基礎、人工、金具、電纜,總投資在150萬元左右。”
“這超出我們的預算太多。”仲慶山說。
“它所產生的效益遠高于投資。”陳浩說。
“我得開會研究決定。”仲慶山說。
“你們不用研究,這部分錢我投資,只要你們能夠按時完成安裝就行。”陳浩說。
“好,我們聽您的。”仲慶山高興地說。
“風力發電底座尺寸大小是多少?”仲慶山再問陳浩。
陳浩說:“一般來說風力發電機越大,其底座的尺寸也就越大。
在大多數情況下,風力發電底座采用圓形或八邊形的尺寸設計,由于直徑不宜太小,一般直徑可達8~15米左右,基坑深度約為3.5~5米。底座的材質通常采用混凝土、鋼材或混合材料等,其具體使用方式需要根據具體的工作環境來進行優化。
此外,底座的形狀和尺寸設計不僅影響著機組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能,還會對設備自身的成本和維護成本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風力發電設備的設計和制造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優化措施,盡可能地提高設備的性能和安全性,同時盡量降低能耗和運營成本。”
“整個工期得需要多長時間?”仲慶山最后問陳浩。
陳浩說:“現在動工應該在盛夏前能夠用上。”
“干!”仲慶山說。
仲廟村在仲慶山的帶領下眾志成城,爭分奪秒的建設基礎工程,每個人傾盡全力,為早日致富貢獻力量。
兩百多公頃的東山以山脊為分界線,東麓歸東昌村所有,西麓屬于仲廟村管轄,仲慶山在山下壘石擋土做圍欄,山頂沿兩村分界線拉起鐵絲網,準備在東山放養跑山豬。
東山養豬場建成,陳浩為仲廟村引進500頭跑山豬放養,雖然放養節氣不對,但是對跑山豬馴養有利,讓她們有充足的時間適應新環境。
南山養殖場發電站投入運行,圍欄改造開始,一部分鋼結構柱組合代替了水泥柱,鋼結構柱安裝了新能源路燈。
陳浩與仲慶山在路燈下漫步說:“這一圈生態透水混凝土輔道好,不僅是員工們鍛煉身體的步道,還是隔離帶,對安全養殖的作用不可估量。”
“環山步道長約4000米,村民們付出的勞動令人震驚,現在還能夠組織村民們出義務工,我想我們先找不出第二個村。”仲慶山說。
“北山建設不能再出義務工了,以工代賑最好。”陳浩說。
“嗯,該是讓村民們掙錢的時候了。”仲慶山說。
仲廟村南東北三面山上圍欄圍護面積達到360多公頃,陳浩對仲慶山說:“咱們現在可以安心養殖豬牛羊了,不過不要貪多嚼不爛,牛不要超過200頭,豬不要超過800頭,羊不要超過兩千只。”
“為什么?”仲慶山問陳浩。
陳浩說:“這是老本,繁育多少看你的本事了。”
“明白。”仲慶山答道。
南山養殖場出欄育肥羊2000多只,仲慶山付給李鳳霞100多萬元種羊種牛錢后,村里的賬上錢所剩無幾。
劉蘭芳說:“村里再窮也不能虧了老人和孩子,咱們在祠堂邊蓋一位宅子,讓村里的五保戶在里面頤養天年;再拿出一部分錢來把學堂修繕修繕,給孩子們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
“行,這些事情交給吳永軍。”仲慶山說。
在建造老年房和修繕學堂是時候,仲廟村危房改造提上議程,不久由陳浩親自設計的村規劃圖上榜發布,東西廟村非常認同這個方案,于是危房改造拉開序幕。
仲廟村新區以瓦屋前南北水泥路為中心大街向東西延伸,南北規劃為12排平房,每排由2套別墅和18排平房組成。別墅與平房統一占地面積160平方米。
中興大街寬20米,定名為振興街;東西兩個副街寬12米,定名為東福街和西福街;村中巷道統一規劃成為6米寬帶綠化帶的巷道。新村區方方正正,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
新村區的房屋統一建造,這些房子別墅定價為7.8萬元,平房定價3.36萬元。平房戶幾乎是不用交差價就能夠入住的,只有別墅戶需要繳納4~5萬元入住。
新區建設由嘉禾集團投資千萬建設,這些錢是陳浩駐村扶貧計劃的啟動資金,他按照當地三年之內的收入注入資金,助他們早日致富。
新區房屋建設雖然漂亮實用,但是24套別墅入住7戶,入住率不到30%。
第五排路東西的兩套別墅分別由仲慶山和劉蘭芳兩家居住,第六排東西兩套別墅分別由仲漢堯和吳永軍兩家居住,第七牌東西別墅分別由仲存曉和顏福明兩家居住,第八排東西別墅只有老村長仲壽山住路東的別墅。
入夜陳浩看著路燈下僅有幾乎別墅的窗戶里透出溫和的燈光,其余的沒有一絲生機,捫心自問是不是很失敗。
仲存曉似乎看穿這一切,對陳浩說:“陳總,不是村民們不想住別墅,是60%以上的村民們他們沒有錢,我要是沒有退役金,也是住不上別墅的,您等著,年底這些別墅不會剩幾戶。”
“平房戶入住率達到95%,這我很高興,如果全部房子亮起燈火,那該是何等壯觀,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看到那一刻。”陳浩說。
“這一切只在眨眼之間。”仲存曉說。
“我期盼著。”陳浩說。
仲廟村東西南北山地圍欄建成,圍護面積達到450公頃,占村轄區土地面積的70%左右,南山口由過路生態天橋連通,使養殖場成為一個環形封閉空間。
生態天橋將大小南山兩山“縫合修復”是一條讓野生動物可以“兩山串門”的橋,專門留給動物走的橋,步道與野生動物廊道之間用植物分割。橋上供人走動的步道僅占橋面的十分之一,其余的地方都修成山林模樣,盡量接近自然山體形態,這座橋不僅能為村民親近自然帶來更多便利,還能促進動物遷徙、覓食。
小南山高度比大南山低20多米,面積約30公頃,獨特的植被適合養殖梅花鹿,50只梅花鹿在小南山安家,鹿鳴呦呦繞山谷。西山是梅花鹿的“后院”,山里放養的百只巖羊和野山羊與之為伍。
推窗見綠隨時體驗鳥語花香的場景仲廟村獨有,嘉禾仲廟村養殖基地的股權劃分也是獨有,仲廟村股份比例是60%(村委30%,村民30%),嘉禾集團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