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擴充
- 回到北宋,怎么成遼王了
- 棉楊
- 2148字
- 2024-05-01 19:54:11
衙役們看到山匪都被一個個捆起雙手了,若敢反抗準沒好果子,很快作鳥獸散。
許松當晚審問縣衙里的司吏們,凡是牽涉通匪的吏員通通革除。
翌日,令吳振率分出的二十營兵,押解黃知縣等人回京。
又讓皇城司親事官們護衛趙金福回去。
支開公主,許松留在扶溝縣,在縣衙大堂召集縣里所有司吏。
同時,負責統領弓兵的都頭、伙長也都齊聚堂上。
“三都頭、四都頭,各位伙長,你們暫且留在扶溝縣操練弓兵。”
許松高坐縣衙大堂的案桌上,面色認真嚴峻:“同時監督司吏們。”
三都頭和四都頭,還有十個伙長,恭敬的起身抱拳。
許松朗聲道:“我讓你們監督司吏收兩稅,全部取消田地分等,戶民分等。
一律按照十稅一征收夏稅,凡是違例者,押入大牢,撤掉其職務。膽敢反抗者,一律格殺。”
都頭和伙長有些茫然。
事關收稅政策,許指揮說改動就改動?
膽子未免太大了。
“你們用不著憂慮,田地、戶民分等,本就是謹慎的政策,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在施行。
據我所知,僅僅京師附近,京東西路、北路、南路一些地方,在遵循蔡相的田地分等政策,其他地方都還是原來的收稅慣例。”
許松給出了蔡攸先前提到的消息。
而蔡攸之所以這么說,還是想維護蔡家的聲譽,不能被方田事拖垮。
“如今,我的改動,本就是朝堂一部分人的意思。
如果被追究,此事的命令由我發出,我一力承擔,不會讓你們受到過多的牽連。”
許松肩負了負責。
所謂領導,想要受到下屬的擁護,則必須承擔責任。
讓下屬少擔責。
出了事就推諉給下屬的,一定不是好領導。
也不可能真正的受到擁護。
許松現在需要越來越多的擁護者。
“許指揮,我明白了,你想讓當地安定下來。”四都頭高瘦的體型,坐在堂上瞇眼道:“你的決定,我看不透,想來應該是對的,我堅決執行。”
許松輕拍案桌道:“我的用意并不復雜,安定扶溝之后,百姓樂意種地,你們招收弓兵,收到五百弓兵為止。”
扶溝縣有七萬多人,如今即便跑掉一批人,仍然有五六萬。
都正常種地之后,招收五百弓兵是能養活的,何況弓兵也并不是完全脫離生產的禁軍。
在知縣、縣丞和主簿們都被抓走之后,司吏們受到驚嚇,聽到許松的吩咐,即便感到震驚也不敢抗拒,一個個惶恐的領命。
于是一場田等、戶等取消的事情,在扶溝縣如火如荼的進行。
田地按照等級收稅被取消了,本身的等級劃分卻還在,僅僅保持著名義上的。
戶等也是如此,保存著名義上的一二等,四五等,但是所有田地的收稅都是十稅一,即按照收成的一成收稅。
一些明明有著爛田卻被劃分為一二等戶,田地被分成一二等的農民們都看到了種地的希望。
按部就班,本就擁有良田,被劃分為一二等戶的大戶們,對此深表歡迎。
最反對的當屬原本擁有良田,卻被劃分為四五等戶,田地被劃為四五等的豪強。
這種豪強都有深厚的背景,許多還有家族子弟當官的。
有些直接就是大宋官員的親屬,本家,否則他們的良田也不至于被劃分為四五等。
反正這件事是許松干的,他們僅僅受到威懾,不得不遵照辦理。
哪天若被上面追究,那也是許松和巡檢司頂著。
于是關于田地收稅變動的事情,司吏們跑遍鄉間,將收稅的政策傳揚開來。
巡檢司不能沾染政策,尤其不能干涉政務,否則定要論罪。
許松自然知曉,若受到追究,免不了周旋一下。
老實的乖孩子,會得到上面的糖果吃。
然而想自己干點什么事,也就不可能了。
如今許松只想安定扶溝縣,還百姓一個安定種地的環境,然后才能安穩的招攬五百弓兵操練。
練兵,是許松緊抓的首要大事。
至于什么官場前途,被人當成什么賊配軍,在官場能否混得開,他可沒興趣關注。
太平歲月講究這些。
亂世只講兵權軍威!
身在北宋末年,很快進入亂世。
許松沒時間按部就班學的學文官們瞻前顧后的行事韜略。
縣城南,許松尋找了一片河岸地,當做弓兵的操練營地,還讓大家簡略的修出一片校場。
原本弓兵幾日一操練,他卻一日一練,令弓兵們就住在營地。
有幾十號京師營兵壓陣,操練的二百多弓兵,但凡有操練不合格的,便遭受鞭打。
弓兵們不敢抱怨。
因為抱怨一句,換來的是雙倍的鞭打。
同時他們也沒理由抱怨,每月縣里供應糧食,還發三百文錢,足夠全家過上安穩日子了。
畢竟許多弓兵包括新編入弓兵的原先匪寇們,家里還有些田地。
取消了田等,他們的家人樂意種田。
縣里的百姓們,也都愿意種田了。
如劉大根、劉水那般人,特地跑到縣里,千恩萬謝,甚至面對許松拜倒在縣衙大堂,高呼青天大老爺。
許松謙虛的拒絕大老爺的稱呼,問劉水:“你若愿意從兵,可入弓兵,每月三百文。”
劉水歡喜的拜謝:“許郎君讓我家的差田不再照著一等田交稅,恩同再造,我愿意當弓兵。”
許松點點頭,讓都頭安排。
再過一個月,夏糧麥子收割,縣里總能獲得一些糧食養弓兵。
山匪、鄢陵匪寇和原本的弓兵們,在營兵嚴厲督促下,操練勤快。
這一日,縣城南門外的河邊,操練聲震耳欲聾。
眾人跑圈,長長的隊伍繞著校場跑過四圈,足足跑了半個時辰,仍然不見有人停歇。
匪寇們原本都散漫慣了,經受嚴苛操練,方有如今的一點勤奮。
再看他們手持短刀,練習近戰,好歹有點士卒的形象。
“各位都頭,隨我去鄢陵縣,把那逃掉的匪寇抓了。”
許松發布命令,跨上高馬。
即便扶溝縣在夏收之后得到擴兵,他也僅僅掌握幾百弓兵。
對于未來,這還遠遠不夠。
許松盡可能為自己擴充兵力,哪怕現在沒有調兵權。
當日,眾多的弓兵在營兵們的率領下,隨著幾匹馬,往鄢陵行進。
一路人引起百姓驚奇,因為這一批三百來眾的人馬,行進時紀律森然,無一人擾亂百姓,更不要說拿人家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