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洛陽那邊險些釀成中原大戰,就說劉虞調集各地精銳在虎牢關耀武揚威,這靡費就不會少。
關西還是要靠自己,才能完成收復雍涼的任務。
劉備調征東將軍關羽,加征東車騎將軍、使持節駐扎于武都郡,統武都郡兵、略陽氐部,都督武都郡、西海郡諸部兵馬。
而劉備調關羽這位大漢第一名將,是因為劉和要通西海道,朝廷需要一位名震天下的大將坐鎮隴山要地。
通西海道,這是劉和對于未來關中和雍涼財政的一次補充。
西海道,又稱青海道。
亦或者稱為羌中道。
從雍涼到青海湖的商路集散地——西海郡郡治允谷縣,是雍、涼、益三州對青藏高原茶馬貿易的重要貿易點。而從西海郡往西,則是絲綢之路的南線。青海道連接昆侖山山口,從昆侖山南側入西域通于闐。
當今涼州紛亂,絲綢之路堵塞難以通行。重新開辟青海道,乃雍涼復蘇的第一要務。
劉和親自來到了西海郡召見被魏延收降的湟中羌、白馬氐各部首領,為重設允谷縣貿易點做準備。
一般來講,允谷縣這種貿易中轉站有兩個作用。一是作為附近的貿易站,售賣交換各地的物資。二是作為長途商隊的補給點,支持商隊遠行貿易。
允谷縣處于青海湖邊,位置可謂是絕佳之地。
南面的南安郡雖然還為董氏舊部控制,但不足以威脅西海郡的安全。所以說重設貿易點,是十分可行的事情。
“諸位,大漢準備于允谷縣設置互市,以關中、雍州之漆器、絹帛,益州之絲綢、錦段、茶葉換取各位部族內的牛、羊、馬,再換取各部族能在戰時出兵支援我大漢。
各位若有異議,可于此提出之。
若無異議,則便如此。但日后再有要求,休怪本司空無情!”
劉和啥意思,你聽話我讓你從溫飽本小康。
你不聽話,我讓你斃業。
“我等臣服大漢,愿大漢千秋萬載!”
湟中羌、白馬氐、大牂仲夷羌、西羌、黨項羌、白狼羌等部,外加趕來的象雄部、蘇毗部、那邏些部等高原部族紛紛表示以大漢的指令行事。
“若如此,則于明年開春之后設置互市。從每年的三月初一到九月二十八,一年內持續六個月在允谷縣開辦互市以供諸部和大漢貿易。
諸部首領皆賜漢姓,由大漢冊封方位正統。諸部貴族也要改漢姓,臣大漢從征各地有功的將士,大漢論功行賞賜漢姓和牛羊。若漢話水準高,還可入大漢定居賜大漢官爵。”
劉和給高原諸部的利益誘惑很大,許多貴族都瞄準了能為大漢冊封正式官爵而去,日后輔助大漢征討各地不臣,想必也會勇于先登。
劉和向洛陽朝廷請了旨意,冊封湟中羌和白馬氐首領為王,其余各部首領為侯。王侯之爵有繼承之事,需有大漢詔書任命方可。各部領地,皆由大漢認可后方為合法。
而劉和這一通冊封,唯獨是沒給最開始投靠大漢的苻稱冊封領地。
但苻稱不在意,他已經有了大漢正式的扶風侯、平寇將軍之爵位和官位。而且苻氏已經舉家遷入內地定居,獲得了朝廷認可的略陽苻氏的郡望之尊。
這利益可比高原諸部的好處大多了,尤其是苻稱之女苻依還為劉和之妾,他站在諸部首領前底氣都足了不少。
看什么看?
你苻氏爺我這是漢姓,老子已經是漢人了!
“苻將軍!本司空特許你駐扎西海郡,領精銳五百、輔兵一千為西海屬國之護羌校尉,于關云長將軍麾下控青海之地、安羌氐之心!”
“末將領命!”
劉和之所以讓苻稱這個氐人統領各部以及互市之事,還是怕漢人來了這些羌、氐諸部心存芥蒂。尤其是漢人一向強勢,漢家官吏很難平衡好各部的利益。
“既然如此,各部族長可有異議?
若無異議,則各位日后要以苻將軍之令為主。切不可忤逆朝廷,要不然朝廷定會興大軍伐之!”
“我等為大漢忠臣,自不敢不從!”
劉和聞言笑了笑,但隨即想到苻稱就算是氐人,那也是羌、氐諸部中的異類。略陽氐農耕出身,和漢人的交流比較頻繁,一直不容于高原諸部。若想真正的安撫各部情緒,只怕還要提拔個本地的羌人首領才行。
劉和盯上了黨項羌。
黨項羌此時還是那種不知稼穡、草木記歲的生產方式,在拓拔鮮卑入青海湖之地而形成黨項八部前,黨項羌還只是原始的游牧部族而已。
黨項羌渴慕王化已久,自然能為大漢所用。
“阿都思忠,你為黨項羌部之首領,獲封滿都侯,你部所地在西海郡南界,現在本司空欲將你部所地設滿都縣,歸屬西海郡所轄。
西海郡郡守之職,交由湟中羌首領、伏谷侯何禮擔任,而你則為西海郡郡丞兼任滿都縣縣令。”
“多謝司空大恩!”
“不必現在言謝,本司空還有賞賜。”
劉和拜了拜手,示意阿都思忠坐下后才說道“方才本司空所言要各部族長皆改漢姓,湟中羌的何府君便于之前有了漢姓,還取了字之念恩。而阿都思忠郡丞,本司空賜你漢姓李,改名李風,字忠之。
李縣丞,你覺如何?”
“卑職感激不盡!”
李風那還能拒絕,這立刻就朗聲拜道“司空大恩,卑職沒齒難忘!”
大漢給歸附的胡人貴族賜名賜姓屬于正常的籠絡方法,但這些名字一般來講都比較統一。
忠、恩、義、念、禮。
總而言之,要讓被賜姓者牢記自己的地位是大漢賜予的,要時刻感念大漢的恩德。
到現在為止,一切的事情都比較通順。
但劉和知道,風雨之前總是寧靜的。互市這種事情是一次大利益,而有利益自然有紛爭。利益絕不可能是均衡,而誰得了更多的利益,而誰又得了稍少的利益,這些人之間可是滿滿的仇恨。
“司空!卑職不服!”
方才劉和言誰人不服者,可言說。但大家都知道,那種場合不能打劉和的臉,有話也得等接下來再說。
這不,有人等不及了。
蘇毗部首領扎結珠錯站了出來,氣勢洶洶的看著李風道“司空偏心,為何那食草根的黨項人都可以為大漢之官吏,而我高原第一大部之蘇毗部卻為司空排擠?”
你說呢?
能讓你這高原名義上的盟主當統領?
所謂一拉一打,拉的是原本的弱勢方,而打的就是原本的強勢方。
蘇毗部于高原之上威望不低,怎可放權與蘇毗部?
“這可不是偏心,人家黨項諸部的領地就在大漢邊境,而且距離允谷縣這個互市地也就十幾里的路程。本司空不安排李郡丞守衛互市之地,難不成還要你蘇毗部跋涉前來?
你若是有控制互市之地的權力,還不要派兵駐守?
怎地?
你蘇毗部欲在大漢邊境屯兵?
你是要威脅大漢?”
劉和對于胡人來說還算是比較溫和的,這要是一般的漢使,你膽敢在他面前多說半句話,當場就拔劍砍了你。那還給你巧舌如簧,爭辯不休的機會?
所以高原諸部的首領們任誰都沒敢開口,強壓住心中的貪欲和憤怒,就是怕劉和與其他漢使無二,自己沒等站出來說些什么,便要人把自己拖下去給砍了。
這可犯不上。
做點生意嘛。
犯不著把性命搭上。
現在有蘇毗部這個替罪羊站了出來,那大家便都躁動了起來。只要有愣頭青敢先開口,那就是眾口悠悠了。
“是呀司空,那黨項人未立尺寸之功,怎可官居要職?”
“就是!大漢如此偏頗,難不成不怕我高原諸部心有不服嗎?”
“司空明鑒,萬萬不可將如此重任交與那黨項蠻夷!
我白狼羌亦受大漢王化久矣,族中不少貴戚亦能說漢話行漢俗,為何不重用我等?
反而是與那黨項人十分親密,是在令我等費解。
黨項者,蠻夷也。
不堪大用!
于高原之地,乃鼠竊狗偷之輩。而與牛羊爭食草根,風餐露宿于野,女不知羞,男不知勤。五谷不分,牛羊不辯,何堪如此之重用?”
白狼羌首領的這一番話成功的激起了李風的憤怒,他暴喝一聲而后起身指著白蘭羌首領道“無恥!本官乃大漢司空任命的郡丞,乃大漢天子臣下、王師之庇、天朝之臣也!
你這蠻夷豈敢質詢本郡丞?
你說你族漢話說的不錯,那我族縱使露宿于野,然本郡丞依舊精通漢話也,這豈不是身在邊鄙而心向朝廷嗎?
這充分說明了我族才是大漢之忠臣,我黨項人......不,我黨項部本就應該為漢人也。”
“阿都思忠你莫要裝腔作勢,無外乎是憑你那巧舌如簧的嘴將牛糞說成了嫩草、將陰雨說成了藍天、將那皓月說成了烈日、又將那烏云說成了白云,這才蒙蔽了大漢司空!
你其罪當誅!
司空!請誅阿都思忠以儆效尤!
若不然,我白狼羌則不服也!”
“夠了!”
劉和拍案而起,指著白蘭羌首領和蘇毗部首領扎結珠錯道“你二人再敢妄言,那要你等為朝廷大軍所破,屆時你部化為齏粉,看你等還如何于本司空面前作那無禮之狀?
苻稱!”
“末將在!”
“將此二人亂棍打出去,一年之內不許他二人之部屬前來互市。
一年后觀其行、察其言、體其念,再酌情許其前來互市!”
“諾!”
苻稱拔出環首刀,指著二人冷聲道“還不快快出去,非要本將軍趕你們出去嗎?”
“苻稱你......”
扎結珠錯一時語塞,但受制于劉和的威嚴只能暫時退出大帳。
劉和看著二人離去的背影,就知道他二人絕對不會服。
但劉和的目的并不在于此,高原諸部的政治體系和西周有點像。蘇毗部本身是一個區域概念,亦或者說是地理概念,甚至說可以是一個廣泛性的民族概念。
在蘇毗部名下有十二三個中小部落,這些部落共同認蘇毗部首領扎結珠錯為共主。這幾個中小部落戰時聽從蘇毗部首領扎結珠錯的調遣,而平時則是自己管著自己的部落,按照蘇毗部首領扎結珠錯規劃的領地進行游牧。
若是二人將無法互市的消息帶回各自的部族中時,那些中小部落的小首領們只怕不會與二人同心協力的反抗大漢,而會想辦法除去二人后再于長安邀功請賞。請求蘇毗部與白狼羌部能提早進入互市。
這就是一種以利誘之而又以勢迫之的手段。
挑撥部族內斗,靠的一般不是金銀財寶、也不是強權壓迫、甚至不是游說許諾。這些只是表面上的手段,真正的手段是長遠利益。
互市就是在邊境部族眼中最肥的一塊肥肉,而且這塊肉能吃幾百上千年,誰阻止他們與大漢互市,那誰就是他們的敵人。
這個敵人原本應該是劉和,但劉和是他們惹不起的存在,他們只能將怒火發泄到別人身上。那這個目標自然而然的就變成了因為魯莽沖撞了劉和的二位首領了,要不然他們也找不到別的替罪羊了。
那些小部族的族長們都會想,若是斬殺了他二人將首級獻于長安,是不是他們就可以帶著自己的部落去互市了?
一個人這么想還不要緊、兩個人這么想就有些可怕了,若是三個人、四個人、五個人......所有人都這么想,那這二人的性命恐怕就難保了。
有的時候,上面想殺你或許有破局的機會。身邊的人想殺你,或許也有活命的辦法。
但下面的所有人都想殺你的時候,你是一定活不長的。
挑撥一個集團的矛盾,一定要先引爆他們上層之間的斗爭,用上層之間的斗爭將整個基層攪的雞犬不寧。
讓基層們都認為是上層之間的斗爭或上層的問題而導致整個基層的利益受損,只有這個時候在面對強大的外力時這個集團才會一觸即潰。
只有這個時候才能兵不血刃的吞并一個集團,這就是最基本的挑撥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