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趕鴨子上架!
- 大唐:父皇,兒臣太想進步了啊!
- 請叫我妖道
- 2365字
- 2024-04-12 19:43:46
太子?
又是太子?
這是朝堂議事,如此大事還沒有一個完整的定論,這種時候讓太子這么一個黃毛小子站出來,這不是攪局嗎?
裴寂等一眾武德舊臣,在聽到李世民居然又要開始拿太子說事兒的時候,頓時就開始有人不樂意了起來。
要知道,此時此刻在討論的問題,很可能就影響到他們未來的衣食享受和門庭享受啊!
甚至有人已經開始隱隱猜測了起來,陛下將年幼的太子安排到朝政之上,其實打一開始就不是為了什么學習而來的。
否則,為何上次和這一次都是如此?
一旦談論到重要的事情,就開始找太子。
再加上太子此時,還特意的安坐在了杜如悔的身旁,兩人還相談甚歡,整個朝會之上兩人都在竊竊私語個不停的。
杜如晦是何許人也?
那是當今陛下的左膀右臂,可以說是秦王府舊臣當中,最為堅定的秦王支持者之一。
而如今陛下將太子安排在他身邊,跟著在朝政之上學習政務,這事雖然倒也說得過去。
但是在如此重要的時刻,一下去讓太子站出來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
這就難免讓人有些耐人尋味了起來。
“那個...父皇、這種場合,兒臣說話似乎有些不太妥當吧?”
“在場的諸位大臣們、都是我大唐的肱骨之臣,同時又都算是我的長輩、先賢了。”
“兒臣目光短淺,知識淡薄。這種時候貿然開口,這不是惹人笑話嗎!”
“父皇,要不然咱還是不說了吧!”
李世民的突然點名,把本來還在一心和杜如悔談生意的李承乾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剛才他只覺得周圍亂糟糟的,而自己吹著涼風,和杜如晦談著價錢,哪有功夫聽他們扯到什么程度了啊?
這時候忽然讓他站起來說說自己的看法,他有個錘子的看法啊!
目前吵到哪兒了他都不知道。
于是,在醞釀了一番之后,李承乾干脆直接推辭了起來。
然而他這一番推辭,倒是讓那些目光死死盯著他的大臣們,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氣。
此時此刻、他們最擔心的就是,李承乾和李世民這父子倆在這大殿之上公然唱雙簧。
李世民讓李承乾這個太子起來發言是假,讓他復述杜如晦這個老狐貍教他的說辭是真!
到時候李承乾一番‘獨到’的見解一出口,李世民再來個,太子雖是年幼,卻都能看透這一番道理。
說明此法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行。
然后就借著太子之言,一句話便把這事兒給拍板了。
那到時候,群臣當中,那些唱反調的人可就尷尬了。
而李承乾這么一推脫,倒是讓他們不由心頭一松。
然而他們是放心了,李世民卻有些不太樂意了。
“太子!”
一聲有些低沉的聲音忽然在大殿之上響了起來,順著聲音的來源,眾人的視線再次落到了李世民的臉上。
眾人只見,此時的李世民臉上一改先前的笑意,劍眉冷橫,目光如箭一般的死死盯著太子。
表情前所未有的嚴肅。
“朕讓你說,你就給朕說!說錯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
“你作為一朝太子,若是連在這朝堂之上開口的勇氣都沒有,那將來還談何治理天下?”
“朕這不是在與你商議,而是命令!”
“朕命令你,暢所欲言!”
“......”
在此時的李世民視角看來,先前李承乾與杜如晦二人在下方交頭接耳,那必然是在相互交談、彼此之間對于這件事的態度和看法。
否則在這大殿之上,他們還能談論什么啊?
而就李世民自己所見,李承乾在與杜如晦交談時,思路清晰,神情坦然自若。
這很顯然就是有一定見解,能與杜如晦相互討論的。
結果現在、他叫李承乾當著群臣的面,說一說自己的看法時。
他卻開始推脫了起來!
這不是懦弱是什么?
這不是膽怯是什么?
身為大唐儲君!身為他李世民的兒子,怎么可以怯場?
這一點,是李世民絕對無法容忍的!
可以說錯,但是卻不能一言不發。
若是錯了,改過就是了,總會有做對的時候。
但是若是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那還談何未來可言?
“太子殿下,您還是說說吧,否則一會兒陛下可就真生氣了。”
見李世民如此說了之后,一旁的杜如悔也是趕忙的出言勸起了李承乾。
然而面對他的勸說,李承乾卻是臉色一苦。
在杜如晦耳邊,用只有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小聲嘀咕道。
“我剛才都沒認真聽,他們現在吵到什么程度了我都不知道啊!我咋說啊?”
“......”
杜如晦在聽到耳邊傳來的李承乾這話之后,他也是不由嘴角一抽。
先前他看李承乾滿臉的認真,他還以為太子這是在虛心納聽各方說辭,從中總結得失對錯。
結果搞了半天、李承乾之前那就是單純的在發呆...
“咳咳,隨便說點兒什么吧。你要是再推脫,陛下可就真要生氣了。”
都這個時候了,群臣的目光都在注視著這邊、他杜如晦就算想提示一下李承乾,那也得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才行啊!
眼下這種情況,他只能說...自求多福吧。
聽到杜如晦這話,再看看皇位之上,對自己橫目相對的自家老爺子,李承乾縱然是心里有一萬個不樂意,此時也是沒辦法了。
‘算了,趕鴨子上架吧...’
李承乾略微沉思了一下之后,他將視線看向了在場的主要人物之一的長孫無忌,也就是他舅舅。
“右仆射,我是否可以問一句,你所提之事的主張到底是什么?”
聽到李承乾終于開口之后,李世民臉上的表情才逐漸的緩和了下來。
甚至,他原本橫刀立馬一般的坐姿,此時也逐漸轉為了較為放松的斜靠的姿勢。
似乎,他這是在看一場好戲一番。
而長孫無忌在聽到李承乾的這一問之后,他幾乎是想也沒想,就給出了答案。
“我所提之法,為的是減輕朝廷的負擔,是加快朝政辦事的效率,是為了穩定我大唐之國祚也!”
聽完了長孫無忌的回答之后,李承乾又看向了主張反對的裴寂。
也同樣問出了相同的問題。
“老臣之所以反對此法,也同樣是為了大唐的安穩!”
裴寂對于李承乾還是有些心里發憷的、他知道,眼前這個毛頭小子屬狐貍的,鬼精鬼精的。
他的問題,最好是少說為妙。
多說,多錯!
而在二人都作出回答之后,眾人的視線又再一次的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很顯然,此時所有人都在等他接下來的話。
“父皇,兒臣該說的都說完了。”
“兒臣覺得,在朝為官,當以百姓為主,思百姓所需,行百姓所要!”
“所以對他們二人的回答、兒臣并不是很滿意。”
李承乾這話說完之后,整個議政大殿都陷入了詭異的沉默之中。
而眾人的耳邊、似乎還在回蕩著剛才李承乾那句話:對他們的回答,兒臣并不是很滿意。
這...這話為何聽著這么奇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