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賈雨村上門
- 紅樓:賈璉要做官
- 貓貓永不為奴
- 2003字
- 2024-06-23 22:31:55
接下來半個月,賈璉便一直熟悉著巡檢司的差事。
有了傅伯欽他們的三個的幫助,賈璉很快就了解了大部分的情況。
原本在上任之前,賈璉以為自己這個空降的領導,而且相對來說還是個什么都沒干過的毛頭小子,他們會有抵觸情緒。
但是因為賈璉的到來,讓他們原先的領導高升,再加上有羅同知的暗中照顧,所以手下的人都沒有為難過賈璉。
至少這三個千戶,都是真心實意的在幫賈璉。
由于一連忙了半個月,賈璉在這一日總算是告假休息了。
此時,他正在院子里,教胡家兩姐弟讀書識字。
王熙鳳也沒有到別出去,坐在旁邊不遠處,有一搭沒一搭的在和賈璉聊著天。
“爺,青兒看著聰明伶俐的很,要不將他送到族中的私塾當中,讓他跟著寶玉一起去讀書。”
賈璉聞言,頭也不回的說道:“族里的私塾,就不是學習的地方,將孩子放在那里,是誤人子弟了。我寧可另請先生,也不會送到族學去。”
聽賈璉說的這么嚴重,王熙鳳不由的睜大了眼睛,不可思議的說:
“寶玉他們說族學里好得很,怎么到你這里就這般不堪了。”
賈璉一笑:“當一個貪玩的學生,說學習的地方好,他說的這個地方就一定不適合學習。族學里的烏煙瘴氣,你們在后宅中自然不知道,但是我經常去哪里,豈不清楚是什么樣的。”
見賈璉說的認真,王熙鳳不由的懷疑,便問道:
“這么說,寶玉去了族學,整天就是為了玩?”
“不然呢,你們還想族學里教出個進士不成,你們也不想想,在族學里教書的叔爺,都七老八十了,自己就是個糊涂的,哪里能管住這些個年歲的孩子,這么些年,族學的房頂沒有被學生掀了,都算是咱們家房子結實了。”
王熙鳳聽了,一時間不知道怎么說了。
她是個不識字的,從小沒讀過書,自然也不知道私塾族學是個什么樣子。
到了賈家來,雖然知道賈家有個族學,寶玉等人就在那里讀書,可是她從來沒有去過。
連族學的樣子是怎么樣的都沒見過,自然也無法判斷賈璉說的有幾分真幾分假。
王熙鳳想著事情,便不再說話了,賈璉則是繼續教孩子讀書。
就在這個時候,平兒從院外進來,走到賈璉跟前說:
“二爺,老爺使人傳話,讓您去前院書房一趟。”
前院書房,是賈政接待客人的地方。
他既然叫賈璉去那里,想必是為了外面的事情。
賈璉聞言,將孩子交給王熙鳳,自己則換了身衣服,去了前院書房。
到了之后,賈璉推門進去,首先便看到賈政坐在主位,隨后看到客位上坐著見過一面的賈雨村。
見到此人,賈璉不由的就聯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心里不大舒服,但是臉上沒有顯露一點。
賈政見賈璉進來,便介紹道:
“璉哥兒你來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揚州你姑父府上的西席賈雨村先生,這次護送著你林妹妹上京,便留在了京城里。”
還沒介紹完,賈雨村已經站起身來,拱手說道:“見過賈大人。”
“賈先生安好。”賈璉也回了禮。
然后三人便各自坐下。
坐定之后,賈政繼續說話:“雨村先生原本乃是進士出身,也曾做過一方知縣,后來被同僚誣陷,便丟了官兒,如今正在京中等候起復。”
一聽這話,賈雨村趕忙說道:“慚愧慚愧,是我年輕時孟浪,得罪了同僚,現在說來頗為慚愧。”
賈璉心說,你能不慚愧嗎,你丟官可不是被人誣陷,而是被抓到了貪污的證據。
賈政自然不知道這一切,便自顧自的說著:
“剛才你沒來之前,我和雨村說了門楣,一說這下這才發現,雨村竟也出自我們江南賈家,按照族譜來算,他和璉哥兒你是同輩的。”
說到這里,賈璉不得不站起來,又和賈雨村以族親之禮相見了。
走完這套繁瑣的流程,賈璉便問道:
“老爺叫我前來,可是有事要囑托?”
賈政擺擺手:“沒什么大事,只不過是雨村在京中后補,一直沒等到消息,心里著急,這才拿著你姑父的書信,想到咱們家打探一下朝廷的章程。”
說什么打探章程,實際就是求官來的。
此人從跟著林黛玉進京,到現在已經過去差不多二十天了。
這么多天他一直沒來賈家,一來估計是聽到了賈家遭了官司,一時間不敢湊上來。
二來,估計是想著自己搞定起復的事,這樣就不欠賈家的人情了。
可惜的是,京城的水,比他想象的都要深,他跑了這么多天,估計是到處碰壁了。
這才不得不想到了賈家,便拿著林如海的書信求上門來了。
對于賈雨村的種種作為,賈璉不想去理會。
但是對賈雨村的為人,賈璉還是要注意一下子的。
此人是個冷血無情,愛攀附權貴的人。
這種人,若是賈家一直保持著現在的地位,他必然會處處向著賈家。
可是一旦賈家失勢,此人為了利益,必然是那個落井下石的人。
想到這些,賈璉心里就開始琢磨,要不要幫他起復。
就在賈璉想的時候,賈政就問道:
“璉哥兒,你也知道自從我回來之后,就一直沒有去工部報到,不甚了解現在朝堂上的情況,所以我便叫你過來,給雨村說說朝堂的情況。”
賈璉心說,我一個錦衣堂的人,整天廝混在宮門附近,上哪里去了解朝堂上的事情。
不過賈政這樣說了,賈璉也不能當著外人駁他的面子,于是他就問賈雨村,
“你來京城也有些日子了,可有去過吏部報到。”
“自然是去了,在戶部留了戶貼。不過等了多日也不見吏部有答復的話語,我也去找了幾個往年的同僚,可惜他們也都不知道吏部現在是個什么章程,所以我便厚著臉皮,來府上求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