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等不及的皇帝
- 紅樓:賈璉要做官
- 貓貓永不為奴
- 2010字
- 2024-06-23 17:51:11
聽到賈璉的驚呼,龐友德繼續笑著說:“大人不必擔心,既然您和羅同知囑咐了,他們就不會隨意亂來的,再說了,他們即使氣不過想罵兩句,也只會找幾個小御史,偷偷罵幾句,不會惹出大麻煩的。”
盡管他這樣說,賈璉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一群錦衣堂的人,堵在百官上下朝的路上辱罵御史,只是因為錦衣堂的老大被御史參了一本。
御史參人,那是天經地義的,他們怎么還急眼了呢。
賈璉滿心不解的繼續問:“這樣辱罵朝官的事情多不多?”
龐友德回答:“以前倒是有那么幾次,不過自從咱們大人接手錦衣堂之后,就沒有出現過來,所以這次大人被參,大家才這么氣憤。”
既然不是常有的事,賈璉就放心了,只不過今天他們會不會嘴欠去罵人,賈璉就管不著了。
問完了這些,賈璉又問道:
“我們巡檢司,日常的都做什么?”
龐友德說:“就像卑職剛才說的,白日里我開門駐守宮門各處,晚上便是沿著皇宮外面巡邏。都是比較輕松的活。”
賈璉又問:“駐守宮門的話,就是站崗值守嗎?”
龐友德搖著頭說:“站崗乃是御營別的護衛在做,我們過去乃是查驗進出皇宮人員人份的。”
賈璉還以為,自己手下的人掌控著整個皇宮大小各處宮門呢,現在看來,站崗和檢查的不是一伙人。
想想也是,皇帝怎么可能將皇宮的大門交給一支軍隊去把守。
只有相互制衡才是最安全的。
于是賈璉問道:“除了這些,宮門處還有沒有其它的軍隊或者人員?”
賈璉必須要盡快了解自己上班的情況,不然等到有事情需要做主的時候,可就抓瞎了。
龐友德回答:“還有宮內幾處司監衙門的人,尤其是御馬監的人,他們身上可有著監察咱們錦衣堂的職責,大人以后遇到了要細心些。”
看來這還是個多方監督的局面。
這樣的話,賈璉倒是放心了。
因為互相監督的人越多,出事的可能性就很小,而且即使出了事,一起擔責任的也多。
接下來,賈璉又問了很多相關的問題,龐友德很耐心的一一解答。
而就在賈璉了解情況的時候,下了朝的皇帝,正在御書房內和李斑談起來他。
“賈家那個小子安置好了?”
“回陛下,按照陛下的吩咐,已經安置到巡檢司了,今天已經去了玄武門當值了。”
“這就好,等他稍微熟悉一些,你就安排著手安排下面的事情。”皇帝臉色平靜的說著,突然又想起來什么。
“你說這小子到時候不會沒膽子去揭發吧,他的身份可是朕特意挑選的,他要是退縮了,事情就不好辦了。”
李斑低著頭說道:“從他這幾次做的事情來看,是個膽子比較大的,遇到了肯定不會退縮。臣擔心的是,賈璉看著比聰明,他到時候會不會識破臣的安排。”
皇帝輕聲一笑:“識破又如何,當他還敢反抗不成,你盡管去安排。”
“是陛下,微臣遵旨。”
“好了,你先下去吧。”
說完,皇帝提起朱筆開始批閱奏折,但是李斑卻沒有立刻離開。
他弓著腰說道:“陛下,臣還有話要說。”
皇帝聞言,停了手里的動作,抬頭看了看李斑,然后皺起眉頭說:
“怎么,你又犯了護犢子的毛病了?一個剛來的賈璉都不舍得?”
李斑的頭勾的低低的,趕緊說道:“臣并不是為了賈璉說話,臣只是覺得,陛下不應該這般著急動手。”
聽到這些話,皇帝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他扔掉手中的筆,慢慢說道:
“你李斑也要學那些個文官,跑朕這里勸諫來了?你最好記清楚你的身份。”
李斑被說的腰都快要彎成九十度了,卻還是硬撐著說道:
“陛下,您是了解臣的,臣不會為了所謂的虛名,故意難為陛下。臣今日所言,皆是為陛下著想。如今朝堂逐漸穩定,陛下對朝堂的掌控也日漸穩固,何不再等等?”
“再等等?”皇帝冷笑著:“朕已經等了五年了,五年!你知道這五年朕是怎么過的嗎?朕堂堂皇帝,內閣當中卻完全沒有一個是朕的人,你讓朕怎么等。”
“陛下。”李斑言辭懇切的說道:“可是陛下如此做了,百年之后,史書上會如何評價陛下。臣懇求陛下再等一兩年,等首輔大人退了,朝堂便再也沒人掣肘了。”
皇帝卻搖著頭說:“他不會退的,要退他早就退了。好了,你也不必再勸朕了,好好下去準備吧。”
李斑滿臉痛苦的神色,想要再說點什么,最后卻只嘆息了一聲,便從御書房告退了。
等他走后,夏守忠從御書房的角落里走出來,站到了剛才李斑站的位置。
皇帝看著李斑離開的身影,自言自語的說道:“看來他已經不適合再管著錦衣堂了。”
說完之后,回過頭再看著夏守忠說道:
“貴妃叫了太醫?”
“是陛下。”
“孩子沒事吧?”
“沒有大礙,只是虛驚一場。”
“哦,這就好。”皇帝輕聲問了這幾句,提起筆想接著干活,不過還沒動手,他又停了下來,再次問夏守忠。
“你說貴妃懷孕,真的是賈家的藥方起作用了?”
“奴婢不知,或許是有作用的。”
“既然有作用,皇后吃了怎么沒動靜呢?”
“娘娘才吃了幾日,或許還藥效還沒有起作用。”
“嗯,你說的對,是朕心急了。對了,賈家送進宮里的那個丫頭,是不是也在皇后宮里。”
“是陛下,皇后娘娘把她要了過去,做了個使女。”
“既然在皇后身邊,下次太醫給皇后檢查的時候,你安排著順便給她也檢查一下,然后將脈案拿來給朕瞧瞧。”
作為跟在皇帝身邊最久的太監,夏守忠自然是了解這位陛下的。
所以,他一瞬間就知道陛下要做什么了。
只不過面上卻絲毫未變,沉聲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