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朱慈烺?”
李自成騎在馬上,眼神冰冷得好像是在看一個死人。
“既見本王,為何不跪!”
朱慈烺看著這位策馬而立,威風凜凜的“大順皇帝”,不僅沒有緊張,反倒是松了口氣。
終于,一頓折騰,趕上了!
歷史上,大順攻破北京城以后,李自成與朱慈烺會面,也曾以這般威壓之勢相逼,但歷史上的朱慈烺從容自若,與李自成針鋒相對,反而贏得了尊重。
估計李自成是吃硬不吃軟,這個時候自己更不能低三下四。
后世當打工人,見過最大的官也就是各種老板,那群人都是紙老虎,只會嚇唬人和忽悠人,哪有李自成這種尸山血海中殺出來的氣勢。
但現在境況不同,想明白后朱慈烺也就不怕了。
這次出城本就是無奈之舉,穿越來的時候已經半夜了,還剩下一天不到的時間,除了這招沒有別的辦法,畢竟人家一聲令下大明就亡了。
李自成單手牽著馬韁,微瞇雙眼,他要看看這個大明皇太子到底有幾斤幾兩。
周圍的大順文武也都聚攏過來,打量著朱慈烺。
他們都是跟隨李自成白手起家的農民軍領袖,隨便挑出來一個,氣勢都不知比后世那些老板高到哪里去。
面對眾人戲謔的目光,以及聲聲入耳的污言穢語,朱慈烺知道別無他法,只能是硬著頭皮站在原地,抬起頭與李自成四目相對。
“自古只有臣跪君,豈有君跪臣!”
“孤這次來,是帶著誠意和談,若要屈膝,不如早殺!”
言罷,朱慈烺立于原地,昂首待死。
此話一出,圍攏來的大順文武頓時叫嚷起來。
“真能放屁!”
“都快亡國了,還這么狂?”
“闖王,砍了他!”
聽到這些話,朱慈烺額上漸漸滲出冷汗。
要是李自成不吃這套,真一聲令下給自己砍了,這次豈不是自投羅網。
但除了大部分的聲討喝罵,也有一小部分人十分欣賞。
李巖騎在馬上,審視著朱慈烺,神情中泛起些許贊賞。
“少年可畏啊!”
見到朱慈烺的眼神,李自成也微微一怔。
他是尸山血海中摸爬滾打出來的,自然看得出來,這眼神中是帶著些許決絕的。
李自成望向彰義門,冷笑一聲。
“你看。”
順著李自成馬鞭揮著的方向,朱慈烺轉頭望去。
那是彰義門的城頭,尚還飄揚著大明的旗幟,與漫山遍野的大順旌旗遙遙相對,盡顯單薄。
城頭上的明軍聚攏來了許多,人數是朱慈烺剛出城時的數倍,似乎也都是得到了朱慈烺出城的消息,正奇怪的對著這里指指點點。
他們踮腳眺望,可就是沒有一個人出城護駕。
“我在彰義門外等了一夜,最后出城的竟只有一個十五歲的少年。”
“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李自成知道,眼前這個少年異于常人,不會輕易屈服,也就放下了繼續試探的心思。
他眼神中的冷峻漸漸淡去,多了幾抹欣賞,俯身將手中馬鞭交到朱慈烺的眼前,淡淡說道:“來大順吧,我保你為王,富貴一生!”
“我大順取爾明代之,乃天意也。”
要裝就要裝全套,朱慈烺也不確定李自成是不是真心招攬。
當然,就算是真心招攬,朱慈烺也是不會愿意的。
因為歷史上獲得最后勝利的,并不是李自成的大順。
朱慈烺好像是聽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話一般,冷笑幾聲,沒有去接李自成的馬鞭。
“我大明的確氣數已盡,但取天下的,卻未必是你大順。”
李自成以為朱慈烺說的是氣話,并沒放在心上,將馬鞭一揮,豪情萬丈。
“普天之下,江山半壁盡在我手!”
“我大順雄兵百萬,只我一聲令下,大軍破京滅明,何需半日!”
“到時細數天下,還有誰是我大順的敵手?”
李自成的豪言壯語不無道理,因為他說的一點不錯。
張獻忠偏居川地,往南打不過左良玉,往北打不過秦良玉。
而李自成自從今年正月建國西安,揮師北上一路望風披靡,幾乎是百戰百勝,一副王師輕取天下的樣子,歷史上直到兵敗山海關前,都沒人覺得大順會輸。
“若是清軍入關,你又如何應對?”
李自成聞言一怔,卻是很快輕笑一聲。
“關外蠻夷,不成氣候,有何可懼!”
朱慈烺微微搖頭,又拋出一顆重磅炸彈。
“若是山海關的吳三桂開關獻城呢?”
“他們兩軍聯手,你的大順能抵擋嗎?”
李自成微作思量,他倒還真的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但話頭已經被朱慈烺提起來了,就算是如今威風八面的李自成,也不得不考慮一旦消滅明朝,吳三桂狗急跳墻放清兵入關,所能引起的后果。
盡管大順雄兵天下無敵,但李自成也明白,關外蠻夷并不是軟柿子。
如今大順軍中也有不少原本明朝的邊軍,關外女真人滿萬不可敵的神話口口相傳。
一旦清兵入關,大順就是三面受敵。
往北,有聯合吳三桂的清蒙聯軍。
往南,有奉大明為正朔的江南殘明政權。
內部,還有張獻忠及諸寇王虎視眈眈,不服他這個白手起家的大順皇帝。
李自成不知如何作答,因為他壓根就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就在這時,身后忽然來了動靜。
李自成轉頭一看,笑了出來。
“牛丞相,宋先生!”
“你們怎么來了?”
牛金星和宋獻策一個是大順的丞相,一個是李自成親自冊封的開國大軍師,參加起義比李巖還早,雖然在將領中的威信不如李巖,但地位最高,也深得李自成的倚重。
牛金星意味深長的看了朱慈烺一眼,隨后勸道:“闖王,我看這位太子殿下所言非虛!”
“關外蠻夷滿萬不可敵,大順可退回西安,徐徐圖之!”
李自成有些疑惑,牛金星在西安出征的時候玩命勸自己滅了明朝,那時候可不是這么說的。
于是,他又看向宋獻策。
“大軍師有何話說?”
宋獻策輕撫胡須,搖頭連連嘆息,但就是不說話。
“大軍師,你快說話啊!”
“到底怎么回事,急死我了!”
等到李自成愁眉不展,大順眾人紛紛催促,宋獻策這才是故作神秘的道:“這話我本不該說,此乃泄露天機之舉,會折壽的啊!”
“但為了闖王,為了大順,我一人壽命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下方才在帳中卜了一卦,若我大順明日進京,此為大兇之兆!大明氣數未盡!”
李自成素來深信占卜之術,每逢出征都要請宋獻策卜算,聽見這話,臉色頓時一黑。
“大軍師在出征時不是說十八孩兒主神器,大明氣數已盡了嗎?”
宋獻策神情一愣,但很快便重重一嘆,開始接著忽悠。
“哎!”
“此一時,彼一時也!”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便是諸葛武侯也不能盡然準確,又何況是在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