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小娃娃,大本領
- 我真沒想當千古一帝
- 崛起的石頭
- 2462字
- 2024-04-07 23:06:41
“是朝廷的人?”
“怎么來的這么快?”
大順軍的一眾文武聞言,都是十分吃驚。
“不是朝廷的人,是朱慈烺的人。”
李巖把事情看得很清楚,明廷的朝野上下其實都是反對議和的,這次看似不可能的盟約,完全是一個區區十五歲的少年在推動。
結合這些天傳回的各地軍報,原本建議李自成迅速入主京師搶占先機的李巖,現在也不確定這到底是不是最好的一條路了,他有些憂慮的望向前方。
“闖王......”
大順的一眾文武此刻已經在下方喧鬧起來,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來都來了,要不要見見?”
“見個屁,他真能湊齊那一百五十萬兩?”
“有這個功夫,不如一聲令下,到城里搶錢搶地搶女人!”
事實上,在剛才他們還對朱慈烺湊不齊后續的一百五十萬兩深信不疑。
沒有人會相信區區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在這件事上要強于做了十七年皇帝的崇禎。
就連李自成本人,也已經在昨夜下達了全面戒備的命令。
劉芳亮的左營在這些天哨探范圍僅限于京師的西部及南部,之所以在今晨往北側喜峰口和西側興州去了,主要也是因為李自成在為第二次進圍北京做準備。
如果是按照歷史上的進軍速度,李自成這個時候已經進入北京城快十天了,他是沒有做足這個準備的。
這十天下來,李自成也并沒有閑著,他做的事情不少于朱慈烺。
正因為有了這十天的緩沖,讓李自成得以對畿輔周邊的情勢有了一些了解。
他發現,畿輔情勢可能并不如一開始考慮的順利,每一天都是峰回路轉的變化。
首先就是北側喜峰口,原明軍四散而逃,幾乎成了一座事實上的空城。
不少逃散的明軍,紛紛選擇加入李自成的大順軍,西虜頻頻調動的消息,也通過他們的嘴傳到了整個大順軍中,李自成甚至沒有去特意詢問,就已經知道了個八九不離十。
其次,大順軍中也有一些從畿輔東部的薊州、興州等地跑來的原明軍,他們帶來了更多的傳言,其中讓李自成深為震驚的就是一條。
多爾袞率領八旗的傾國之師,正陳兵山海關城下。
山海關總兵高第是個什么人物,李自成和所有的大順軍文武都心知肚明,那是一個只知道吃空餉的酒囊飯袋,如果多爾袞進攻山海關,那個廢物高第是絕對擋不住八旗大軍的。
有更大的可能性,是高第會直接向多爾袞投降。
李自成不得不承認,現如今的情勢真的在向朱慈烺十天前警告的那樣發展。
難道朱慈烺可以未卜先知嗎?
還是說,這個十五歲的少年真是一個天才,可以預料到這么多事情?
李自成搖了搖頭,決定不再去想這些。
既然朱慈烺真的派人來了,那不妨見見再說。
一百五十萬兩不是一個小數目,足可以堵住那些主戰派的嘴。
他微微凝神,抬手制止了眾人的喧嘩,沉聲道:“叫他們進來。”
一人聞聲而入,身著精致山文甲,頭戴玄武盔,身后披風隨風蕩漾,正是英國公張世澤了。
見到他,李自成很意外。
張世澤雖然不如朱慈烺年輕,但看起來年紀也不到三十歲。
一個如此年輕的監國太子,還有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國公,竟然把搖搖欲墜的大明就這樣撐起來了!
“大明英國公張世澤,協領京營,見過闖王,及未來的大明西北王!張某奉命交納余下的一百五十萬兩白銀,與大順正式訂立盟約!”
張世澤稍稍躬身,不卑不亢,這是國公面見親王的禮節。
李自成沒有說話,卻是李巖笑道:“英國公竟然如此年輕,可謂年少有為啊!你說奉命而來,在下想知道,是奉了誰的命令,畢竟訂立盟約乃大事,不知道和誰訂盟可不行。”
“英國公,您說是吧?”
張世澤看了看李巖,回想到昨夜出城前,朱慈烺的叮囑。
昨夜,朱慈烺曾將張世澤和王之心叫到戎政府,挨個單獨叮囑了一堆的話。
對張世澤所說的,其中就有要交好大順軍中的幾個大將,對牛金星、宋獻策要諂媚行事,還有一個叫李巖的白面書生,需要千萬小心。
張世澤看著李巖的面相,猜到太子說要小心的應該是他。
于是微微思慮,向東方一拱手道:“張某此行,是奉未來大明天子,當今太子監國殿下之命而來,代表大明與大順訂立盟約!”
“不知這個回答,李先生可滿意嗎?”
李巖微微凝眸,也沒想到張世澤竟然認識自己。
剛才的話看似簡單寒暄,但實際上,李巖挖了不少坑。
所謂口腹蜜劍,正是他的拿手絕活。
十天前對朱慈烺的十日之期是如此,現在對張世澤的笑里藏刀也是如此。
聽張世澤的話不卑不亢、滴水不漏,心中全然明白,對方在來之前是做足了功課。
李巖當即哈哈大笑,看不出半點的變化,依舊是笑意盈盈:“有什么滿意不滿意的,只不過是隨口一問而已。英國公乃貴客,請坐!”
語落,幾名大順軍卒搬來了一個小凳子。
這凳子很小,周圍大順一眾文武都是居于席間,張世澤坐在中間一個小凳子上,這顯然又是李巖故意為之,要把他當成猴子觀賞。
但張世澤好似沒看出來似的,沒有一句二話,甩起盔甲后的披風,兩胯分開,大馬金刀坐了下去。
見他如此豪爽,李自成有了些許的好感。
他抬起手,制止了要繼續試探的李巖,問道:“方才來報,說還有一個自稱東廠提督的,他怎么沒來?”
張世澤答道:“西北王說的是王公公吧?王公公是本朝的東廠提督,地位很高,但他是一個內臣,內臣在本朝是沒有參政之權的。”
“今日盟約,由我代為簽訂。”
李自成哈哈一笑,也不再多問。
“既如此,那一百五十萬兩在哪?”
張世澤順勢站起身離開那個小凳子,站到一側,向后揮手。
“帶進來!”
聽了他的話,早在帳外準備齊全的京營士卒們,兩人一組,抬著一個個大木箱子走進帥帳。
一百五十萬兩,足有幾十個大箱子,甚至帳外還有幾輛馬車,如此多的銀兩,帥帳內擺滿了也擺不下來,但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張世澤沒有說假話。
朱慈烺竟然真的籌齊了這些軍費!
李自成上前幾步,伸手將其中一個大木箱子打開,耀眼奪目的銀白色頓時充斥了整個帥帳。
一名身上甲胄華麗無比,幾乎不亞于李自成本人的大順將領滿臉的不可置信,沒有請命便起身上前,當眾打開了另外一個大木箱子。
這個大木箱子中,也是滿登登的銀錠!
“怪了,怪了!”
他連聲叫著,看向李自成。
“真是怪事,那狗皇帝幾個月湊不齊的銀子,這小娃娃幾天就湊齊了?”
“別看他才十五歲,卻好大的本領!”
聽到劉宗敏如此耿直的直呼崇禎為狗皇帝,帳內頓時哄笑一片,就連李自成也禁不住直樂。
眾人笑了半晌,這才意識到還有一個英國公在場,李自成這才抬起手制止了他們,咳咳兩聲道:“捷軒!你怎么能這樣說呢?”
“就憑崇禎生了這樣一個替他排憂解難的皇太子,他就是功大于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