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啟程
- 皇兄,我也想當(dāng)太子
- 愛喝水的避寒大王
- 2047字
- 2024-05-24 23:22:40
尚書房中,段峙恭敬站立,隨侍一邊,段言施施然坐上龍榻,把案上的石硯往前一推,段峙正要聆聽圣訓(xùn)并謝恩時,卻聽段言不咸不淡地說了一句“皇孫有些單薄了”。
這話就接不了了,未能謝恩便先得謝罪,段峙把頭一低,只說道:“兒臣有罪。”
“老二雖然娶正妃晚了些,至今沒能誕下世子,不過好歹晉王側(cè)妃是生養(yǎng)了一個的,代王妃眼下也正在在宮中待產(chǎn),老六家近來似乎也有了說法,朕在等他上賀表。”段言一一列舉,最后又咬牙切齒地說:“至于段哲那混賬,邢王府里更是滿院的孕婦!”
“你呢,又待如何?”
此一問,段峙實在是無法作答,只得低著頭顱乖乖聽訓(xùn)。
“這是宗正卿讓朕問你的,朕也是一個意思。朕的子嗣也不多,以前年輕時,就總是被宗正寺催,這些年老了,他們催不了皇子,便開始催皇孫,你要受著。”
說到這,段言略作停頓,看著段峙,隨后擺擺手打斷了他“父皇春秋鼎盛”的馬屁話,接著說道:“但朕的子嗣再少,三十八歲登基前,也是足足生了八個男丁,老大老三雖然早夭,算下來,朕好歹也養(yǎng)活了你們六個。”
這種憶往昔的話,也無需段峙附和,他只在靜靜聽完以后,艱難答道:“兒臣盡力。”
“罷了,生兒子有什么盡力不盡力的。”段言一聲嗤笑,隨即便打發(fā)段峙走:“退下吧,你心里有數(shù)就行。”
至此,段峙才如蒙大赦,來不及掉頭,便慌忙后退,快走到門口時,卻聽段言又朗聲喊道:“硯臺拿走。”于是段峙又連忙回去捧了那方硯,急趨出了尚書房。
抬頭看了眼那青天白日,段峙這才松了一口氣。
……
不過幾日,大宣量便知道了朝會上的經(jīng)過,他將帶來的最后一批箱籠理了理,匯成一份禮單,直奔兵部尚書王通的府上。
接過禮單看了一眼,王通便吩咐下人將大大小小的箱籠擺在庭院中間,場面蔚為壯觀,隨后領(lǐng)著大宣量入廳堂就坐。
王通手捧著茶盞,抿了一口后,露出頗為滿足的表情。
“這是今年新采的茶,回甘馥郁,貴使不妨試試。”
大宣量于是也拿起手邊茶盞,觀瞧了好一會兒,確是湯色清澈,香氣四溢。
“真是無上妙品!”大宣量眼睛一亮,忍不住贊道,隨即卻又嘆了口氣。
“渤海人也愛喝茶,只是總苦于沒有好茶,能得到的,只有一些黑漆漆的茶磚。往往只能佐些湯、奶,還總是有除不去碎渣浮沫,使最細的紗網(wǎng)都濾不干凈,更不能如此一般,僅以清水沖燙了。”
王通撫了撫長須,跟著嘆了一聲,便說:“天下各方也都各有長短,不可強以求全。說起來,夏國有好茶,渤海國不是亦有好馬?依老夫看,無論是何等樣子,總有一種說法是避不過的,能養(yǎng)人的山水便無窮惡之說,就都是你我的父母雙親。”
“王大人說的是。”在王通的寬慰之下,大宣量似乎是愁郁盡消,拱了拱手說道:“方才敝使還想著,臨行前多帶些茶葉、瓷器這種夏國的寶物回去,卻忽然想到,從前也常有夏國商賈不遠萬里,將這些東西帶到渤海,只是如今,卻很少見到了。”
“貴使勿憂。夏國對渤海,一向都強調(diào)互通有無,這個問題,朝上已經(jīng)有了大概的方略,想必不會叫貴使失望的。”
“多謝王大人,正該是互通有無之理。從前契丹未曾阻絕道路時,你我兩國便是如此,我王宮中有不少夏國的精美瓷器,想必貴國兵部那里,也有不少渤海的牛馬牲畜吧?”
聞言,王通也點頭稱是,只是聽到最后才說:“牛馬牲畜這些,是由太仆寺總掌,兵部卻是不太清楚的。老夫聽聞渤海許多年前便開始效仿中原,建立自己的朝廷體制,這是極好的。貴使不妨在鄴城再留些日子,各處官衙會盡數(shù)對貴使敞開,大可多看看里面的門道,這對貴國將來的路會有不少助力。”
王通的話極為誠懇,但大宣量卻只是表達了一句感謝,便又開始大談契丹的問題。
“實不相瞞王大人,敝使來到夏國之前,渤海剛與契丹爆發(fā)了一次不大的沖突。契丹盔明甲亮,侵略如火,最終渤海雖賴上下一心、將士用力,沒有丟城失地,但也著實產(chǎn)生了不少的損失。工匠、人口、牲畜、財物,被擄走的數(shù)目不可估量,甚至不少賬冊,也都被賊人付之一炬。”
說話時,大宣量表現(xiàn)得極為痛心,王通竟也不知如何再去寬慰,許久后,才喟然長嘆道:“海東的安穩(wěn),是渤海與我夏國的共同訴求,這個問題,老夫會親自稟告陛下。另外,我朝使者,早已在持節(jié)出使的路上,勢必就此事問責(zé)于契丹,望貴使寬心。”
對于王通的回答,大宣量也只是拱了拱手,似乎總是邁不過心中的那道坎一般,不再說話,偶爾才會拿起茶盞抿上一口。
如此,兩人便都沉默以對,半晌之后,大宣量終于站了起來,再度拱手,“敝使失態(tài)了,望大人見諒。”于是,兩人的會談,便在這樣的氣氛中散去,大宣量來時攜帶重金,走時孑然一身。
送走大宣量,王通回到庭院,望著那一堆箱籠,便對下人吩咐道:“東西搬到庫房,禮單送去鴻臚寺,上他們的賬,辦完事回來領(lǐng)賞。”說完,便從袖中掏出禮單,遞給那下人。
……
登州。
段然給周輔、陳浩二人安排好了差事,隨后又與孟克達等人交接了政務(wù),便領(lǐng)著劉全出了城門,一路向西而去。
自己已經(jīng)收到了有父皇和母妃具名的私信,王妃的預(yù)產(chǎn)期在六月,此時只剩下了二十多天的時間,他的心里充滿了難以形容的忐忑和期待。
劉全也已經(jīng)許久沒做過馬夫了,趕車的手藝卻不見生疏,揚起馬鞭,鞭尾處在空中打了個旋兒,發(fā)出“啪”的一聲脆響,只聽他朗聲喊道:“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