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授課
- 皇兄,我也想當太子
- 愛喝水的避寒大王
- 2079字
- 2024-06-23 22:32:28
既打定了主意,段然便也不再猶豫了,花了近半個月的時間草擬了奏折,最終呈送到蕭煩案頭。
奏疏的前半段沒什么好說的,基本都是此前朝會上定下來的事情,北庭都護唐孝林即刻解職返京議罪,安西都護陳知禮的官職倒沒有變動,但會下圣旨明文申飭。
此外,這兩大都護府的建制都將保留,級別上均沒有變化,但編內人員,尤其將官須進行擴充,段然翻了幾遍兵部檔案,給出了幾個還算合用的人選,這倒沒走什么裙帶關系,段然只是比較了這些人在紙面上的功勞和資歷罷了。
至于奏疏的后半段,則是關于西域的一系列軍事調度,以及相應的后勤補給辦法。也是在這里,段然隱晦地幫段峙說了幾句話,大抵是指出了西域當下局面艱難云云,料想自己的這位四哥能體會到其中含義。
這倒不是段然忘了陳浩讓他“坦蕩磊落”的建議,而是他忽地想起來,戶部與定一庫,喬煥之與段峙,他們的糾葛到底還沒有走到臺面上來,其中的較量只往往存在于語氣口風、字里行間。既然如此,段然也就不能自以為是,大談特談了,與主要矛盾統一調性,還是很有必要的。
“前面的都沒問題,只是你提的這幾個人,嘖。”蕭煩用手指在那奏疏上撣了一下,接著說道:“這個洮州都尉安松柏,他曾在我帳下為將,人倒是忠厚,但腦子缺了根弦,做爪牙尚可,當副都護就不夠用了。”
“還有這個,朔州都督元廷弼,我跟他打過交道,這人自恃勇力而性格促狹,實在是難當大任,如今能做到一州都督,其實已經是抬舉他了。以他為主將,軍心必然不穩,二都護府的關系恐怕也會生變。”
“……”
每說到一人,蕭煩便執筆批注,給了自己的意見或者干脆劃去,最后他才對段然說:“你是看了兵部的功勞簿選的吧?而且因為要遣往西域,所以大抵選擇北地邊將?這倒也沒錯,他們幾個人的軍功資歷都夠用了,如此任命也能說得過去,只是老夫較于你更熟識他們一些,能多發兩句牢騷罷了,你不要有芥蒂。”
段然自是沒有意見,沒辦法,那些人在自己這里,就是幾個才聽說了十來天的名字,但對于上首這位老人來說,真是故人乃至舊部的。
“我這里倒也有個人選。”蕭煩沖段然神秘一笑,隨后搖了搖頭以正臉色,嚴肅說道:“黔州刺史朱殷。”
“朱殷?”段然聞言,在腦海中檢索了好一會兒,才終于想起來此人是誰:“那位黔中郡守、荊西屏障?”
段然在歸州做司馬時,所立下的功勞中,最為唬人的一件,便是陣斬荊國主帥夏彥之。而夏彥之之所以會走上窮途末路,最大的原因便是這位朱殷的投降。
“是他。”蕭煩答道。
“朱殷那荊西屏障的稱號不是白來的,他雖然只是個郡守身份,但實際上卻是荊國夏彥之以下的三位方面重臣之一,執掌荊西軍政,權柄不可謂不重,根基不可謂不深。當初賀方回在淮河輾轉騰挪之時,我和曹原二人便是在與他交手,并未占到多少便宜,后來荊國皇帝李尤放棄健康南狩臨安,他也心灰意冷,這才遣使歸降。”
“如此看來,這也是個能人,以他為北庭都護,的確是一良選。”聞言,段然也點了點頭。
蕭煩又嘿嘿一笑:“只怕我們愿意舉薦他,他卻未必肯出山呢!”
這一點段然倒不擔心,若朱殷真的被選中,出不出山便也由不得他了。
品評了一系列人物后,蕭煩便接著看了下去,隨即眉頭一皺轉而舒展。
“你這計劃做得不錯,看來是下了苦功的。”蕭煩先是稱贊,接著又說:“只是太細了。”
“戰事本就講的是臨機易變,或者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做得太細,往往反而成了將軍的掣肘之事。況且西域遠在萬里之外,通信頗有不便,大政方針自然是我們這里來拿,但細節處,便得靠陳知禮他們自行決斷了,這是考驗他們功底的事情,我們的計劃也未必會有作用。尤其是很多兵法上的常識,并不需要我們來多嘴,這在那些殺才眼里都是廢話。”
“不過這樣寫倒也沒什么問題,畢竟這折子是給陛下看的,須緊著陛下來,他看明白了,我們才好做事。”
段然照此一想,也確實是這個道理,于是趕忙拱手拜謝,口稱“受教”。軍略也好,兵法也罷,段然只是個門外漢,此番交談,蕭煩講了許多話,有些道理更是來來回回地嚼碎了講,這幾乎是教授子弟學生時該有的樣子了,真是受益匪淺。
蕭煩一邊講話,一邊拿著毛筆在奏折上涂涂改改,足足過了一個時辰,才將它還給段然,此刻這份折子已經面目全非了。
“折子你就留著,上面有老夫不少批注,也算是為將多年的一點心得了,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回去后重新再擬一份,謄抄好,盡管交過來,老夫就不另做批示了,到時候具上名就呈給陛下。”
……
當段然新擬的折子呈上去后,又過了七八日,到了三月末,段基來到了兵部,請蕭尚書前往上書房一晤。
段然知道陛下這是要在四月朝會之前將西域的事情徹底定下來,幾位重臣連同陛下一起在尚書房中開小會議事,也是多年來的慣例了。
當晚段峙再度拜訪了段然,段然得知今日與會者,除去旁聽的段基外,也就他們的父皇段言、戶部尚書喬煥之、吏部尚書蘇覲、兵部尚書蕭煩,以及他這位定一庫監。
幾人所議之事,囊括財政、軍略、后勤、馬政、人事等諸多方面。當喬煥之提及設置州縣一事時,段峙一馬當先,如從前預備的一樣,從各方面出發分別反駁,喬煥之亦一一予以回應。
是日,此事依舊沒有結果,到了第二天,眾人再度被傳喚到尚書房繼續議事,如是者三,最終在皇帝段言的推動下,以“不合時宜”為由,將西域州縣制的計劃徹底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