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棄嬰
- 我竟是人形電波偵測器
- 養(yǎng)鸚鵡的豬
- 2052字
- 2024-04-15 23:19:04
就在訓(xùn)練場風(fēng)波未平時......
金陵城郊外,楊家莊園。
這里雖不算偏僻,也時有行人過往,但園子周圍來回逡巡的黑衣人,總是沉默著用警惕的目光跟隨著過路人,直到消失在視線范圍為止。
因此凡是走過一次這條路的,無不被嚇得不輕,口口相傳之下,這也被附近的村民視為“魔窟”,只知道這里住著大人物,卻是不敢再靠近。
此時,他們口中的大人物,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正坐在莊園內(nèi)的一處石桌旁,品著香茗,逗著籠中的鳥兒。
一個身材瘦削的青年走來,先是畢恭畢敬地一禮,然后小心翼翼地在石桌邊找了一張凳子,輕輕放下坐好。
隨后他揮揮手打發(fā)走了正在泡茶的小姑娘,接過茶具,沖了一壺新茶,先給老人的杯子斟滿,而后自顧自地倒了一杯,一飲而盡,卻還嫌不夠滿足,滿上一杯繼續(xù)喝。
“這孩子,出門就不愛喝水,一回家跟牛喝水似的,白瞎了我這么好的茶。”看著楊明鯨吞牛飲,楊老不禁失笑道。
楊明是楊老的養(yǎng)子,雖非己出,卻也情同親生,如今在幫派中是個小頭目,不同于大部分好勇斗狠的幫派分子,酷愛讀書的他以博古通今、智勇雙全而聞名。
楊老看著自己當(dāng)初撿回來時還在襁褓中的嬰兒,如今已經(jīng)成長為了健壯青年,并且能夠獨當(dāng)一面時,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
年輕時的楊老也曾有過一段崢嶸歲月,那時身為幫派小頭目的他,成天帶著手下的弟兄們混跡街頭,為了搶奪地盤沒少真刀真槍地打斗。
江湖爭斗,刀棒可沒長眼睛,受傷是家常便飯的事,就算被打殘打死也是時常有的。
楊老帶領(lǐng)麾下兄弟們快去擴張的同時,手頭沾了不少人命,也和不少其他幫派勢力結(jié)下了血仇。
江湖中,可是素有父債子償?shù)膹?fù)仇習(xí)慣,楊老對此也是心知肚明,自己得罪了這么多人,幾乎可以預(yù)料到肯定會有人來找家人尋仇。
因此,他除了吩咐家人低調(diào)行事,盡量不要出門,還安排了信得過的人手貼身保護年幼的兒子,時刻跟隨,以防不測。
但命運總是愛捉弄人,往往是怕什么來什么!
當(dāng)他聽聞噩耗,帶齊手下兄弟氣勢洶洶地殺到現(xiàn)場時,看見死狀凄慘的兒子,那雙平時總是撲閃著可愛和狡黠的靈動大眼睛卻驚恐地大睜著,大張的嘴仿佛在向他求救。
年輕的楊老盡管在聽到消息時就有了心理準(zhǔn)備,可親眼看見自己兒子橫尸街頭死不瞑目,這個平時就敢打敢拼的血性漢子感覺腦中一根名為“理智”的弦,斷了!
那一夜,他重金犒賞手下的弟兄們,帶領(lǐng)他們將自己喪子的怒火傾瀉到每一個他認(rèn)為有嫌疑的仇家,盡管人數(shù)不多,但被憤怒支配大腦的他悍不畏死,完全是以命換命的打法,再橫的流氓也怕亡命徒,一時間無人能擋其刀鋒,竟將全部仇家屠滅滿門!
那晚,整個金陵城的幫派勢力都為之震動!
天色微明時,他拖著滿是傷痕和疲憊的身軀,帶著所剩無幾的兄弟們,沿著行人稀少的街道回家。
一夜間,兒子沒了,仇家是被滅殺了,可手下的弟兄們也因此死傷慘重,自己又還剩什么呢?
正當(dāng)他回想著這短短一夜發(fā)生的重大變故,茫然、心痛、快意涌上心頭,多番強烈刺激后帶來的空虛占據(jù)了他的大腦。
正當(dāng)這時,耳畔傳來幾聲啼哭,疲憊的他一個激靈,循聲望去,卻見路邊放著一個墊了些稻草的提籃,一個身上還微微冒著熱氣,顯然是剛被拋棄沒多久的嬰兒在放聲啼哭。
這大清早的,天色寒涼,孩子應(yīng)該是冷了!已為人父的他看不得這等畫面,一把脫下身上已經(jīng)快被切割成布條的血衣,裹在棄嬰的身上。
這年頭,尋常百姓家里有口飯吃已是奢望,生了孩子卻棄之不養(yǎng)也是常有的事,孩子們命好的會被大戶人家?guī)Щ厝ヰB(yǎng)大當(dāng)仆役侍衛(wèi),命不好的便只能自生自滅。
但此時此刻出現(xiàn)在他面前的棄嬰?yún)s是走了大運,剛剛痛失愛子的他正感到迷茫和失落,內(nèi)心空落落的急需彌補。
在他看來,棄嬰的出現(xiàn)是上天的安排!一定是特別的緣分,才能讓他正好遇上,好讓他在失去自己的孩子后,獲得一次補救的機會!
大喜過望的他立刻決定將棄嬰抱回家撫養(yǎng)長大,并且繼承了逝去的兒子的姓名———楊明!
因為這次剿滅仇家也讓他聲威大震,借此機會躋身幫派高層,一時間整個金陵城的黑道都聽聞了他的傳說,他的名字更是能止小兒夜啼。
對過去的回憶只是片刻,這會兒功夫楊明這小子已是連喝了好幾杯茶,這才止渴了,跟他說起了正事:
“父親,特務(wù)營那邊一個叫常成的排長找到我,說是受王華興的委托,想約我去談?wù)労献骺谷盏氖隆!?
王華興?楊老有印象,這個年輕軍官上次的表現(xiàn)很是機靈,頗合他意。聽聞這次合作是他提的,又事關(guān)民族大義,楊老不由得打起了幾分精神。
“抗日?他們想怎么合作?”楊老放下茶杯,凝神看著楊明,表情嚴(yán)肅。
楊明見楊老如此關(guān)注,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也不敢馬虎,一五一十地說來:“是這樣,他想請我們派出幾個幫眾,在黃包車夫中發(fā)展一些眼線,幫他提供一些情報,負(fù)責(zé)盯梢等等。”
楊老沉吟了一下,內(nèi)心中已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但他仍想考察一下作為自己備選接班人的楊明,看他對這件事的看法如何,思慮是否周全。
于是,楊老又反問回楊明:“明兒,你怎么看呢?”
楊明雖然年輕,但混跡江湖這些年察言觀色的本事還是學(xué)了些的,剛剛楊老思考的時候他就在偷偷觀察,見臉上只是略有猶豫,并無不悅,心思玲瓏的他便大致猜到了楊老的想法。
于是,楊明頗有把握地說:“父親,我認(rèn)為這個合作是可行的,對雙方都有好處,但未必沒有風(fēng)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