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喝竿的傷好了
- 我就是天啟皇帝
- 流火妖刀
- 2139字
- 2024-04-30 18:44:00
喝竿對此卻又更多的想法。
“東林黨人執政之時,雖然內政也還算井井有條,但是遼東戰場上,明國卻是每戰必敗,還都是驚天大敗仗!”
“所以朝堂上如果被東林黨人重新奪回霸權,卻是是一件好事情。”
喝竿又看向范文程:“可是范先生,如果東林黨人沒有機會勝出呢?”
“甚至,如果這種明國朝堂上面的亂局,只是外表的假象呢?”
那樣的話,努爾哈赤傾盡八旗精銳的這次出征,只怕要鬧笑話了。
范文程卻輕輕地笑了起來。
“勃烈,這事兒不管是真是假,無論對大汗和后金是好是壞,都無妨。”
“因為……此時至少對于勃烈你來說,是一件實打實的大好事!”
喝竿勃烈狐疑地看著范文程:“先生此言,是什么意思?”
范文程笑道:“勃烈,我們謀劃了這么久,結果卻在耀州打了一個大敗仗。”
“我們不但損失里至少三個完整的牛錄,和一批精銳將士,還讓敵人毀了剛剛筑到一半的耀州城。”
“還丟失了大批的民眾和物資。”
“但是大汗以后絕對不會向勃烈你發怒了,你的這一場大敗,以后就會被所有人遺忘。”
“勃烈,以后你還是那個完美無缺、文武雙全的后金最優秀的勃烈!”
喝竿恍然大悟,又不敢置信地問道:“你是說……”
范文程點點頭,很是欣慰地笑了起來。
在整個后金,只有這個喝竿勃烈可以聽懂他的那些飽含深意的話語。也只有這個喝竿勃烈能夠毫不猶豫地采納他的建議和計謀。
所以他才會這么盡職盡責地跟隨著這個年輕的建奴旗主。
范文程笑道:“此戰如果大汗得勝而歸,那么大勝之下,還是面對明國皇帝的大勝之下,就算沒有機會重演當初的土木堡之戰俘虜皇帝的壯舉,也是后金的空前大勝了。”
“在這種氛圍之下,誰還會想著回來找你的麻煩?”
“大家都應該眉開眼笑地慶賀才對!”
“如果大汗此戰大敗而歸……連大汗都大敗了,誰還敢再提你在耀州的失敗?”
“再提你在耀州的失敗,那不是指桑罵槐、含沙射影地羞辱大汗嗎?”
“所以說,大汗不管怎么想,只要他出兵去了前線打明國皇帝,對于勃烈你就是個大好事!”
喝竿立馬就掀開被子坐了起來:“我現在就去找父汗匯合。”
“無論勝敗,我都要緊緊跟隨在父汗的身邊才是!”
范文程贊許地說道:“正是此理!”
“勃烈你這次假裝受傷,實際上躲避大汗的責罵,其實所有人都看出來了。”
“所以你更要趕緊帶著手下趕赴前線,這樣才能讓大汗欣慰。”
“否則你再裝下去,大汗前線集結人馬,你的正白旗卻遲遲不到,那不是讓他更加生氣嗎?”
門外,戰馬恢律律律律律地叫起來,大批的正白旗士卒正在往這里集結。
喝竿勃烈這時候手里一共只有十五個牛錄的兵力,之前還在耀州損失了三個完整的牛錄,還有幾個牛錄也是半殘狀態。
但是他依然要全員出動。
此時因為達音布、拖波、石爾泰、吳理堪、華善等等心腹大將的戰死,現在領頭的是一個叫做喀克篤禮的甲喇額真。
這人之前根本就不顯名,這次卻走了狗屎運,借著前幾個大將戰死的機會,憑借資歷成為了正白旗的第一大將了。
范文程說道:“勃烈,臣已經將你準備出兵的消息通報下去了,現在正白旗的將士們已經集結完畢。”
“勃烈下令出征吧!”
喝竿一手拎起自己的頭盔:“喀克篤禮,來給我著盔甲!”
喀克篤禮激動的手指顫抖,但是還是努力繃住嘴角不讓自己笑出來,過來給喝竿勃烈穿戴盔甲。
好在喝竿勃烈和范文程都沒有在意他的樣子。
這倆人還在商議大事。
范文程說道:“勃烈,咱們正白旗這一次損失慘重,所以臨戰之時,你反而要主動請戰。”
“你要以為部下報仇的借口,表現出與明國不共戴天的仇恨出來。”
“以臣之見,大汗知道你現在兵力不足,又要在名義上維護你身體有傷的情況,所以必定不會允許你出戰的。”
“但是對你堅決要求出戰的表現,大汗絕對會覺得很是欣慰。”
“大汗將來如果要你帶隊在后陣休整,你就在臨走之前,順勢給大汗弦上一計。”
喝竿勃烈問道:“計從何來?”
范文程拿出了一本書,正是他之前在耀州之戰的時候,夜間拿來讀的書。
“勃烈請看,這一本是《遼東傳》。”
“里面的內容,全都是說熊廷弼此人是大明的擎天柱石,在遼東所作所為可謂是英武善謀的言辭。”
“臣之前聽說馮銓之父在遼東時擅離職守,被熊廷弼彈劾丟了職務,所以馮銓非常恨熊廷弼。”
“臣準備以此書秘密送給馮銓,用來弄死熊廷弼呢。但是沒想到明國皇帝突然剿滅閹黨,連帶著馮銓都下野了。”
“勃烈可以將此書獻給大汗,請大汗找機會遞到明國皇帝的手中去。”
喝竿皺著眉頭問道:“明國皇帝現在正是對熊廷弼愛護有加的時候,會因為一本夸贊熊廷弼的書,而殺掉熊廷弼?”
范文程笑道:“明國皇帝怎么想,我們不用管。”
“他真是個心胸寬廣的皇帝,不殺熊廷弼也好。他是個心胸狹窄、見不得手下優秀的昏君也罷。”
“都跟咱們這一次沒有關系。”
“咱們這么做,是要在大汗的心中站穩腳跟,再把你耀州失敗的陰影給消除掉。”
“勃烈,大汗年紀大了,這一陣子對手下的猜忌和不信任,你也是都看在眼里的。”
“劉興仁和王丙被殺,李永芳緊跟著就被閑置了起來。各地親附過來的民眾,都被他一堆一堆地給殺掉了。”
“而你在這個時候獻計,讓明國皇帝以《遼東傳》的借口來殺熊廷弼。那么在大汗看來,你是理解他的,是支持他的,你是知道他作為大汗這些猜忌和不信任,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所以在大汗看來,你才是最值得信任的。”
“而在其他外人看來,你反而是在借著這事兒反向勸諫大汗,要他以明國皇帝猜忌熊廷弼為戒,不要亂殺無辜。”
“但其實你就只是獻了一本書,獻了一個計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