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袁可立的名字,朱有教瞬間就愣住了。
短暫的失神。
袁可立,一個眼光如同鷹隼一般犀利、謀略如同廣闊的大海一樣深不可測的男人。
一個在登萊巡撫的任上,給后金的統治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卻又偏偏對他無可奈何的人。
一個清朝人修《明史》,都不敢給他立傳的人。
乾隆四十二年,清廷下令封殺兩個人的事跡。一個是記錄袁可立事跡的《節寰袁公行狀》。另一個是記錄宋朝名將岳飛的《岳鄂王精忠祠記》。
相距五百年的兩位抗金名臣,在此享受了同等的待遇。
朱有教沒想到董其昌竟然和袁可立會有如此的交情,在董其昌有心協助朱有教、為清楚閹黨出一份力的時候,董其昌第一個想到的可以信賴、依靠的人選,是袁可立。
在朱有教回過神來的時候,董其昌已經再一次把毛筆輕松地抹了過去。
袁可立三個字被墨汁暈開,最后變成了天上飛著的一只雄鷹。
“陛下,臣畫的這只雄鷹……還算形神兼備吧?”
董其昌看到了朱有教的失神,不失時機地追問了一句。
朱有教點點頭,說道:“果然是當世書畫大家!”
“這只鷹看起來栩栩如生,朕若是能夠得到這只鷹,以后每天一起出去打獵,也算是不枉了!”
魏忠賢插嘴說道:“皇爺說笑了。”
“皇爺乃是萬金之軀,外出打獵是危險事兒,老鷹也是猛禽。”
“皇爺在宮中還是安全一些。如果想要吃野味,奴婢讓人出去采買就行了!”
朱有教笑了笑,沒有說話。
董其昌默默地畫完了這幅畫,又題上了兩句詩“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隨后,董其昌做戲做全套,又題寫了兩幅楹聯。
等到晾干之后,魏忠賢把這些書畫都交給身邊的小太監,吩咐他們把這些都給裝裱起來,等回頭掛起來。
這邊董其昌還要多摸索一些情報,但是魏忠賢始終沒有給機會。
董其昌臨走時看了看朱有教。
朱有教臉上依舊是禮節性的笑容,但是眼珠子卻微不可查地往旁邊閃了閃。
董其昌知道皇帝還會找機會聯絡他,所以放心地出了宮。
宮門口處,朱由檢已經坐在馬車里面等的心急如焚了。
一見到董其昌出來,朱由檢就趕緊請上馬車。
馬車迅速向著信王府的方向,絕塵而去。
“董公,事情如何了?”
剛進去信王府,朱由檢就屏退了左右,急不可耐地問道。
董其昌定定地出了一會兒神,把整個過程都在腦海里面先給整理了一遍。
然后董其昌嘆了一口氣:“陛下果然是被那魏珰給脅迫了!”
“只看那弘德殿的情況就可以知道,陛下身邊的所有宮女、太監,全都是魏珰的人。”
“就連陛下要給老臣賜座、看茶,小太監也是先問魏珰的意見!”
朱由檢怒氣上頭,狠狠地一巴掌拍在身邊的欄桿上。
“魏忠賢可恨!閹黨誤國!”
“本王恨不得現在就聯絡朝臣,一起殺進宮去!”
董其昌趕緊阻止說道:“王爺不要著急。老臣已經跟陛下交換了消息了。”
“陛下如今正在隱忍,以待時機。王爺就算要解救陛下,也要先以陛下的人身安危為首要。”
“魏珰如此猖狂,就是知道我們會投鼠忌器。如果王爺真的帶人闖進宮去的話,只怕魏珰狗急跳墻,再來個魚死網破……”
朱由檢冷靜了下來,恨恨地說道:“魏珰現在手里握有京營和九門的兵權,在宮中還有幾千人的凈軍在日日操練不停。”
“要解救皇兄,確實要防止魏珰狗急跳墻!”
朱由檢又看向了董其昌:“既然董公和皇兄交換了消息,那么皇兄有什么指示沒有?”
董其昌說道:“老臣詢問陛下情況,陛下說他如今正在布局階段,還沒有到收網之時。”
“但是陛下需要一個軍師,幫他在宮外排兵布陣,到時候可以里應外合。”
“老臣已經推薦了老臣自己的至交好友,袁可立老兄了!”
朱由檢也是大喜:“節寰公的能耐,那可是公認的謀略過人、腹有百萬甲兵的大才。”
“皇兄可曾答應了嗎?”
董其昌捋著胡子笑道:“陛下當時就答應了。”
“殿下,請先讓老臣修書一封,送往河南歸德府睢州我那老友的家里去。”
“這個節寰兄,雖然現在歸隱農田,但是我卻知道,他可是一個時時刻刻準備出來大干一場的人!”
朱由檢又問道:“那么等到節寰公來了之后,我們該怎么聯絡皇兄呢?”
“要不我還讓徐應元出面去見駕?”
董其昌笑道:“殿下不要著急。陛下看起來胸有成竹。只等節寰兄秘密來到信王府,將來靜等陛下的消息就可以了。”
“總是派徐應元出面,魏珰面上不說,但是心里肯定會有所嫉恨,反而有可能會壞了大事!”
朱由檢說道:”董公說的極是!”
“既然如此,那就請董公趕緊修書一封,本王差遣得力人手去把書信加急送往歸德府!”
董其昌也是干脆利落,二話不說來到朱由檢的書房,馬上就寫了一封書信。
朱由檢交給心腹之人,趁著夜色快馬加鞭地趕往歸德府。
董其昌和袁可立相識已久。
雖然董其昌要比袁可立大上幾歲,二人一個上海人,一個河南人。
但是兩人卻同時拜入了同一個老師的門下,就是萬歷初期的禮部尚書陸樹聲。
兩人是同窗好友。
到了萬歷十七年的己丑科會試,兩人又同時考上了進士。
這就是同年之誼了。
再然后,兩人一同做了大明朝的官員,為大明朝效力。萬歷中期,兩人一同遭到貶黜。泰昌時期,兩人又一同起復。
二人的良好關系一直維持到死。董其昌雖然年紀大,但是面對袁可立總是自稱“弟”,而稱呼袁可立為兄。
被清廷禁毀的那一篇《節寰袁公行狀》,就是董其昌的作品。
有董其昌出面,袁可立必定會來。
有袁可立出手,朱有教和朱由檢都有了更大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