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宮闈之變
- 三國霸業:漢末新紀元
- 七七果子貍
- 1972字
- 2024-03-27 00:08:47
數日之后,劉俊一行人馬抵達南郡。途中,又得水匪甘寧、廖華歸降,愿效犬馬之勞。
繼而,青州管寧等三人得劉俊書信,亦引青州精兵千人來投。劉俊勢力由此日漸壯大;
文有郭嘉、徐庶、管寧、華歆等才智之士,武有關羽、張飛、太史慈、甘寧、廖華等勇猛之將。
劉俊見狀,心中大喜,遂在南郡建立府邸,廣發賢才令,招納四方英才。
徐庶以智謀過人,拜為左軍師。
郭嘉則以其深謀遠慮,拜為右軍師。
管寧以其治國之才,任郡丞。
華歆則以其博學多才,拜為長史。
杜襲勤勉有為,任參軍主簿。
邴原則為倉曹掾。
至于關羽、張飛等武將,皆勇冠三軍,各授都尉丞之職,以鎮守四方。
眾人各司其職,經此數年,南郡由此治理有序,百姓安居樂業,欣欣向榮。
公元189年,中平五年,黃巾之亂告一段落。
然靈帝病榻之上,氣若游絲,國本動搖,太子之位懸而未決。
朝堂之上,十常侍與國舅何進,各懷鬼胎,為東宮之位爭執不休。
張讓等十常侍,心懷叵測,圖謀立劉協為太子,以便操控幼主,遂與董太后密謀,欲除皇后與何進,以鞏固權勢。
何進,欲立劉辯,以正社稷,維護漢室江山。
一日,何進將入宮,密報者匆匆來報:“大將軍,宮中有變,十常侍秘不發喪,欲害將軍,切莫入宮!”
何進聞言,怒發沖冠:“豎子敢爾!吾必先除此害!”
然心腹潘印勸阻:“大將軍,切莫沖動,宮中險惡,宜從長計議。”
何進沉思良久,終聽從潘印之言,回府籌謀。張讓等十常侍,知謀泄,急尋替罪羊,蹇碩因先帝寵愛,遂成眾矢之的。
何進逃過一劫,欲入宮除閹黨,曹操出,勸何靖:“大將軍,此時非意氣用事之時,先立新帝,穩固國本,后再與閹人算賬。”
何進道:“孟德之言,正合吾意。速召大臣,以定國事。”
于是,何進以國舅大將軍之身份,立劉辯為帝,其妹晉升太后,垂簾聽政。
董太后與十常侍措手不及,無從反抗。
劉辯登基之日,雖龍袍加身,卻面露憂色,心知自己不過傀儡。
何進之妹,何太后,見國舅何進欲除閹黨,心生憂慮,遂勸之道:“兄長,閹黨雖可惡,然若一舉盡除,恐朝廷動蕩,不利于吾兒新君。不如暫且忍耐,徐圖良策。”
何進聞言,沉吟良久,終為妹言所動,決定暫時放下鏟除閹黨之念。
十常侍知何進之意已決,遂抬騫碩之首級,獻于何進之前。
何進見騫碩首級,心中雖恨,卻也知此時非大動干戈之際,遂對十常侍言曰:“此番爾等獻上騫碩首級,吾姑且記下。下不為例,若再有陰謀害我,休怪吾不給汝等情面!”
十常侍聞言,皆俯首稱是:“謝謝大將軍。”
張讓心中雖有不甘,卻也無奈。
十常侍雖免于一時之禍,然其心猶懷不服。劉辯雖登基為帝,而實權在何進之手。
十常侍心中忐忑,憂慮何進一旦不悅,便將他們嘎之。
是以,他們在朝堂之上,雖表面恭順,實則心懷叵測,暗中圖謀自保之策。
數日后,張讓不甘,至董太后宮中,勸太后垂簾聽政,封劉協為陳留王,加封董重為驃騎將軍,平分秋色,分權以保閹黨之位。
董太后被其說動:“汝言之有理,明日早朝,吾當宣布。”
翌日,何進于府中得董太后垂簾聽政之消息,怒不可遏,遂決心除此害:“閹黨竟敢如此!此事若不是十長侍之意,便是太后胡作非為,吾必一一清算!”
何進聞董后垂簾聽政,且十長侍干預政事,遂急入宮,謀與何太后商議。
何進聞妹之言,勸其與董后好言商量,勿行險著。
婆媳對坐,表面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涌。何太后一表明來意,董后即面露不悅,雙方爭執激烈,面紅耳赤。
董太后未能認清時勢,不明哲保身。何家勢力強盛,董家與何進對抗,猶如以卵擊石。
未幾,何進借皇帝之名,董后本是藩妃,不宜久居皇宮為由,命其歸故封。
董后未至封地,何進已賜毒酒。董后見酒,心慌意亂,悔恨聽信宦官讒言,然悔之晚矣。
董太后之消息傳至宮中,十常侍慌亂,為保性命,決投何太后。
何進知妹欲留十長侍,無奈觀望宦官作威作福。何進面色凝重道:“妹妹,汝此舉,恐陷我于不義。張讓等人,非善類,汝宜警惕。”
何太后欲得其勢力,不聽何進之言,欣然接納。
然十常侍心知,性命雖保,何進之威脅未除,欲繼續掌權,必除何進。
袁紹遂獻策,召四方英雄進京,除宦官之患。
曹操則持異議道:“大將軍,召外兵入京,恐后患無窮。不如先除張讓,余黨自散。”
何進不悅,諷道:“孟德,汝乃宦官之后,對此或有私情。吾意已決,不必多言。”
曹操聞言,怒氣沖沖,拂袖而去也:“亂天下者,必何進、袁紹也。”
未幾,何靖發英雄帖,丁原、董卓愿領二十萬大軍進京,欲一舉清除宦官。
宮中太監聞風而逃,張讓等人求何太后下旨,令何進入宮,欲當面求饒。
何太后難敵宦官之軟磨硬泡,終允兄長何進入宮,受時常侍之道歉。實則,此舉乃陷兄于險境。
何進接妹妹之命,未加思索,即欲入宮求死。
曹操與袁紹覺事有蹊蹺,遂勸何進勿輕舉妄動。
十常侍聞董卓將至,知召見非善,乃諫何進:“將軍勿往,往必有禍。”
何進哂之:“吾妹召我,何禍之有?”自信權力在握,不疑十常侍敢有異動,遂昂然前往領死。
袁紹與曹操心不安,領兵隨行。殊不知,張讓等宦官已布下埋伏,伺何進入宮,欲置之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