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定格:激蕩年代的小城大事作者名: 吳國方本章字數: 515字更新時間: 2024-04-02 11:12:11
06 鋪瀝青路
20世紀80年代初,杭州原來城墻外的公路大多還是砂石路,但已經開始鋪瀝青,只是工具落后,進展較慢,到80年代中期,才鋪完畢。
莫干山路是杭州通往湖州的交通要道,到祥符橋、三墩、勾莊、良渚、瓶窯、德清都必須走這條路。1969年我到余杭雙橋公社插隊,就是從武林門坐13路公交車到勾莊,再往西走半個多小時,才到生產大隊。幾乎每個月要來回一次。沿途有種花木的花園崗,杭州最大的化纖廠、燈泡廠、華豐造紙廠和汽車制造廠等。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第一次看到位于金家渡的省人民廣播電臺的發射天線,一根根直聳云霄,在一片平原上顯得格外高,橋邊的大門口還有解放軍守衛,給人感覺非同一般。如今,這幾根天線雖然還在,卻沒了當初的感覺。

兩位工人正在把瀝青桶吊到攪拌爐上,給這條砂石路鋪上“柏油”(1984年)。
當時修路工人是很辛苦的,沒有什么先進的修路機械,很多工作都得靠人力去完成。就如鋪瀝青路,先要把攪拌爐燒熱,再把瀝青桶用葫蘆吊上去放在上面等融化后才能倒進去,這樣不僅費時費力,還十分危險。當時杭州城外許多條要道都需要鋪上瀝青,工作量可想而知。我們今天在享受這些成果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曾經有那么一批拿著三四十元工資,像老黃牛一樣為我們的城市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