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草中鴿(12)
- 沃爾夫岡·克彭 “戰后三部曲”(套裝共3冊)
- (德)沃爾夫岡·克彭
- 605字
- 2024-03-28 18:21:24
奧德修斯[1]·科騰離開了火車站。他甩動著手臂,深棕色的手里晃動著一只小箱子。奧德修斯·科騰并不是孤身一人。有個嗓音伴隨在他左右。那個聲音從箱子里傳出來,舒緩,溫暖,柔和,一個低沉的嗓音,讓人感到愜意的呼吸,天鵝絨般的氣息,波紋鐵皮小屋里破舊的車罩覆蓋著滾燙的皮膚,喊叫聲,巨蛙的咆哮聲,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夜。林奇法官[2]騎馬越過田野,噢,葛底斯堡之日,林肯進入里士滿,販奴船已被遺忘,皮肉里刻下的烙印永遠留存,非洲,失落的大地,林間稠密的灌木,女黑人的嗓音。那個聲音哼唱著“日日夜夜”[3],歌聲籠罩著提箱子的人,把他與火車站前的廣場隔絕了開來,歌聲像愛人的四肢一樣纏繞著他,在這塊陌生的地方為他取暖,像帳幕一樣把他包裹。奧德修斯·科騰猶疑地站在那里。他的視線越過一個個出租車站,落在遠處的羅恩百貨商店,他看到孩子、女人、男人、德國人。他們是誰?他們在想什么?他們怎么做夢、怎么相愛?他們是朋友還是敵人?
注釋
[1]這個名字來源于荷馬史詩《奧德賽》的主角,經歷漫游后歸家的伊薩卡國王奧德修斯。后文中的“國王奧德修斯”“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都與荷馬史詩中的修飾詞有關。
[2]查爾斯·林奇(1736—1796),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弗吉尼亞州的治安法官,為了鎮壓不法之徒和親英分子的破壞活動,經常使用沒有經過訴訟程序的刑罰。據說此人為英語“lynch”(私刑)一詞的來源。
[3]歌詞出自美國作曲家科爾·波特(1891—1964)在1932年為音樂劇《柳暗花明》(Gay Divorce)創作的流行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