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對勁,很不對勁
- 從1993開始的文娛大時代
- 浮塵過敏
- 2540字
- 2024-03-23 17:00:00
十月三日的上午,孫文奎看到了九聯書店反饋過來的數據。
然后第一時間就朝著老板辦公室里面跑了過去。
等他到的時候,卻已經發現此時的辦公室里齊杰夫、趙麗華、鄭軍等人都在了。
齊杰夫臉上的表情滿是震驚和愕然。
鄭軍則是狂喜。
“老大。”
“老孫。”
孫文奎很清楚的知道為什么齊杰夫會有這樣的表情,因為十月二日的銷量反饋又來了。
第一名,鄭軍,《大約在冬季》,銷量8541張
第二名,徐小可,《執迷不悔》,銷量3341張
第三名,顧合舟,《破局》,銷量1241張
……
“這個數據……這個數據他……”齊杰夫在看到九聯書店傳過來的數據之后,第一時間狂喜,緊接著就有些懷疑。
這個數據有點好的太夸張了。
孫文奎急忙道:“老大,我剛才找九聯書店的人核實過了,是真的,鄭軍這張唱片真的要賣爆了。”
為什么看到這個數據,天恒唱片的這些高管們會有這種不淡定的表現呢?
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講,各位歌手在發布唱片的第二天里,銷量往往會比第一天要高一些的。
原因也簡單,第一個是因為時間發酵,知道的人越來越多。
第二個就是歌曲傳播也需要時間。
可現在,除了鄭軍的《大約在冬季》在漲以外,其余歌手的專輯銷量全部在降,這就很奇怪了。
作為唱片行業多年的從業人員。
孫文奎卻很清楚的知道原因。
這代表《大約在冬季》成了絞肉機,它真的要把其他歌手的專輯銷量給絞碎,然后自己吞掉。
他在虹吸其他歌手本應該具有的銷量。
拿徐小可的《執迷不悔》來舉例,正常來講徐小可第二天的銷量應該要在五千左右,這樣后續才有下滑的空間,從而保證首周能夠賣到二十萬到三十萬的總銷量,全年度能拿到五十萬左右。
可現在,徐小可新專輯第二天的銷量就已經跌到了三千三。
齊杰夫明顯已經高興的不行了,但在聽到孫文奎的話之后還是強行讓自己冷靜下來:“別急別急!”
“等明后天的數據,等明后天的數據出來再說。”
可即便是這樣說,辦公室內洋溢的歡喜氛圍卻是怎么擋都擋不住的。
……
……
時間來到了十月五日。
這一日,《大約在冬季》這張唱片的銷量再漲,單日銷量直接突破到了15021張。
一時之間,整個唱片圈子都轟動了。
“什么情況?”
“十月假期不會爆一款白金唱片出來吧?”
“九聯書店那邊,徐小可的單日銷量已經跌到只剩一千多了。”
“我靠,鄭軍嗑藥了?”
“這也太嚇人了。”
單日一萬張,按照九聯書店的‘十倍定律’,也就是說十月四號一天,《大約在冬季》在全國就賣了十萬張出去。
這種出貨量未免也有點太嚇人了。
“鄭軍這張新唱片不會要兩白金吧?”
在不少唱片公司的內部,他們有人提出了這樣的暴論。
一開始還有人反駁:“十一假期這種時候,想要賣兩白金未免有些太夸張了吧?唱片的市場擺在這里呢。”
可緊接著就有人反駁:“不是啊,從十月一號到十月五號,這五天時間里光是九聯書店就賣出去了六萬七千張,我懷疑等假期結束就能賣到十萬張了,按照正常的理論,那可不就是一百萬張了?后面還有那么長的時間,賣不出去一百萬張?”
講道理,擺數據。
當有人把這樣的數據一擺出來,頓時大驚。
不對勁。
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對勁。
天恒唱片瘋了?
從什么地方淘到這樣的好寶貝啊?
查!
去查。
各大唱片公司紛紛下達了這樣的命令。
……
……
各大唱片公司在為《大約在冬季》這張唱片的銷量震驚。
事實上,就連天恒唱片這邊,齊杰夫在收到這些數據之后,也逐漸褪去了初時的欣喜。
他有些茫然,又有些惶恐。
《大約在冬季》火了,而且還不是一般的火。
與之同期發售的其他幾位歌手的唱片,隨著時間的推移銷量都在呈斷崖式的下跌。
十一假期的銷量池子總共就那么多,《大約在冬季》這張專輯把原來屬于他們的一些銷量給全部吸走了。
這樣的現象對于齊杰夫來講當然是值得高興的。
可爆發出來這樣的好成績,卻又讓齊杰夫覺得不安。
在老板辦公室里,孫文奎依然是興奮無比:“老板,按照這個情況下去,鄭軍這張專輯真的有可能沖雙白金啊!”
齊杰夫卻道:“不對……”
“啊?哪里不對?”
齊杰夫沉聲道:“這么高的數據有點不太對,不應該這么高吧?”
齊杰夫自己都覺得有些拿不準主意。
按照這個漲幅和銷量下去,說不定等到國慶結束的首周就能賣夠一百萬張了……
白金唱片這么容易?
他自己都覺得有些幻滅。
如果白金唱片真的這么容易的話,那自己和公司之前的努力算什么?
他思考了一下,心里得出了答案。
因為‘失控’了。
這樣的成績遠遠超出了齊杰夫和天恒集團最開始的推斷。
他想弄明白為什么會爆發出這樣的成績,這樣以后說不定也有復制的機會。
想及此處,齊杰夫朝著孫文奎道:“不對,你跟我去一趟九聯書店,我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情況。”
孫文奎點頭,表示沒有問題。
兩人到九聯書店的時候已經差不多是晚上七點鐘,但這個時間節點的九聯書店卻反而有點人滿為患的意思。
“放的是大約在冬季啊。”
一進書店,孫文奎就聽出來九聯書店這邊放的音樂是《大約在冬季》。
齊杰夫道:“現在銷量賣得好,他們肯定也懂事的。”
兩個人朝著貨架區走過去。
音影區這邊的人不少,大多是三三兩兩的,一邊在選著東西,一邊還彼此交流著最近的愛好。
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夸鄭軍的這張新專輯。
覺得這張新專輯的質量相當不錯。
這樣的評價自然也讓作為出品人的齊杰夫覺得與有榮焉。
可看著目前書店里面這些觀眾們不斷地購買著《大約在冬季》這張新專輯,卻也讓齊杰夫忍不住的皺眉。
他還是有點想不明白。
這銷量好像有點好的太過分了。
他有想過鄭軍的這張新專輯能夠沖擊白金唱片,可現在這個情況,似乎是奔著一百五十萬銷量去了。
甚至有可能摸到雙白金的尾巴啊……
到底是因為什么呢?歌曲的質量嗎?
書店里面在放著音樂。
鄭軍的嗓音在書店里面回蕩。
“……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
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不是在此時不知在何時
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也正是這個時候,一曲歌罷即將進入到尾聲,九聯書店這邊也是忽然一下子就換了一首歌。
可沒想到這一換,齊杰夫和孫文奎兩個人就看到旁邊有幾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忍不住的皺眉。
“干嘛啊,又換歌?一直單曲循環《大約在冬季》好了啊。”
“別啊,我還想聽聽《往事隨風》呢。”
“你別說,這兩首歌是真的好。”
“是啊,沒想到鄭軍唱歌能這么好聽。”
幾個人的議論聲,自然也都紛紛落入到了齊杰夫和孫文奎兩個人的耳朵里面。
這些話音一出來,齊杰夫覺得自己好像一下子明白了。
沒來由的,齊杰夫忽然一下子有點膽顫。
要是當時自己犯渾,讓孫文奎把這兩首歌退了,會是什么情況?
“老孫,能把燕南飛這個人簽到我們公司嗎?”齊杰夫這樣問孫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