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建業(yè)
- 東吳國舅
- 我道然
- 2117字
- 2013-08-13 20:30:16
遠在建業(yè)的車騎將軍府,終于鬧了個熱鬧非凡。除了喬仁和呂蒙這兩個大都督外,江東的文武重臣盡數都來到了議事堂中,所議之事只有一個,那就是曹操南征!
“末將以為,我大軍當盡快趕往合肥,協(xié)助前將軍抵御曹操。曹賊此番南下,攜兵馬十萬戰(zhàn)將過千,聲勢浩大,合肥一線是我軍千辛萬苦打下的,斷不能讓他就這樣白白還給曹操!”一員內穿精甲外罩一件大紅色戰(zhàn)袍的中年將領朗聲說道,其中氣十足震得堂中一干文臣震耳欲聾。
“韓將軍此言差矣。”一聲灰白官袍的討逆將軍府長史秦松說道:“曹操大軍南下,徐州臧霸奉命前來助戰(zhàn),廣陵必定空虛,正是我軍北上徐泗之時,喬大都督當世英才,曹賊的十萬大軍還奈何不了他,只要我軍能取得廣陵到時可連通西線呂都督,三路進軍夾擊曹賊于淮南。則大事定義。”
“好毒的計策、”屋內車騎治中潘濬對著他一旁的督軍將軍諸葛瑾說道:“這個秦松不簡單吶!若此計被采納,那大都督就真的完了。若主公真的北上占據廣陵,三路夾擊曹賊固然能大勝,但喬都督需要抵擋曹操十萬大軍數月,損失簡直無法衡量。而且若是喬都督未能抵擋住曹操,合肥被占曹操大軍可直抵濡須,到時主公大軍即使占據廣陵也不得不南返對付曹軍,喬都督便又背負了戰(zhàn)略失利的主要責任,這!哎~”
諸葛瑾雖然有君子之風但是卻不是傻子,如何聽不出秦松的意圖,又聽到潘濬感嘆,心里也不是滋味,他能有今日還多虧了喬仁的舉薦。“而且秦文表之計,正中命門。我淮泗世家雖名為一派與江東相抗,但其實淮泗內部也分為淮南和徐州兩系,如我諸葛瑾還有昔時二張包括秦松都是徐州人士,此計一出,淮泗世家必會內部必起裂痕,不少徐州士人想得恐怕不是咱們淮泗一派的大利益,而是如何打回徐州吧!”
“那大都督豈不是危險了。”諸葛瑾旁邊還坐著剛升任東曹屬的韓玄,這位喬仁在新都郡的老部下如今也是官運亨通了。
諸葛瑾淡然一笑似乎根本不把秦松的此策放在心上,“放心,還有后將軍呢!”
果然諸葛瑾話音一落,坐在孫策旁邊的一位文臣便開口說道:“文觀此言繆矣,若大軍北進徐州,則我合肥孤懸于淮南,不才敢問各位誰人敢保證自己能夠率軍駐守合肥堅持到主公回師?此乃險喬都督于險地也!”
開口說話的卻不是諸葛瑾猜測的后將軍周瑜而是長史孫邵,孫邵不僅明言批駁了秦松的意見,更點出了喬仁的處境,在周瑜無法單獨領兵的情況下,喬仁就是淮泗世家的領頭羊,若是他出個三長兩短,這些無根之萍般的淮泗士人如何跟坐擁主場的江東斗。而且喬仁作為陸遜的舅父、張溫的老師、顧雍的弟子,此時已成為江東和淮泗之間的聯(lián)系點,若是他不在了,誰敢保證還有人能把雙方聯(lián)系起來,這也是孫策考慮的一個重點。
“好了,諸位不必再說了。廣陵不過區(qū)區(qū)千余郡國兵,當不得孤親自去取。仲謀聽命,命你為主將,朱治輔之、潘璋為先鋒,兵發(fā)廣陵,其余諸將隨我北上濡須。此戰(zhàn)孤親自出征,公瑾為副,諸葛瑾、潘濬、張公隨軍,孫邵、顧雍留守建業(yè)。”孫策直接打斷諸人的爭吵,發(fā)達了大軍北上的命令。
“主公英明!”孫權的左膀右臂之一的陳觀居然率先出列相應,一時讓這些淮泗士人摸不清頭腦。
“哼!”然而潘濬卻是一個精于政治善于揣度人心的狠角色,“原來他們志在于此!”
一旁的韓玄還是云里霧里不明所以,急忙問道:“承明,討逆是什么意思?”
“哼!孫仲謀壓根就沒打算,讓至尊親自北上廣陵,他的真實目的是讓至尊遣他去取廣陵。合肥一戰(zhàn)勝負也不過五五之數,而廣陵卻是必勝之局。以往主公親征都是由他坐鎮(zhèn)建業(yè),但這次如此好的機會,他孫權怎么可能置之不理,坐視功勞流向他人!”
“原來如此!”
就在韓玄和潘濬揣摩孫權心思的時候,堂內又起了變化。“主公,臣以為喬都督必是使用了分兵之計,徐州臧霸和青州孫觀率軍駐扎在歷陽,但歷陽兩面環(huán)水靠近巢湖,而且南面的水門在大都督主事期間已經大幅度削弱了防御工事。遜度之,喬都督是否是想請主公在曹操陷于合肥戰(zhàn)事時,親提大軍依仗我江東水軍之利,奪回歷陽,從而兩面夾擊曹操。”
說話那人,英姿颯爽、長相俊朗,此時發(fā)言,那股淡然和自信在不知不覺間感染了周圍士人,而孫策旁的周瑜則是微笑的看著這一幕。
“伯言所說甚是。老夫也以為喬都督讓出歷陽必有深意!”許久都未參與核心會議的張昭,突然開口說道。張昭雖然軍事素質不怎么樣,但是戰(zhàn)略眼光卻是一流。
“歷陽?”孫策心里暗自琢磨,從曹軍內部來看夏侯惇已不是喬仁的對手,已不是孫策和周瑜的對手,若是曹操真的陷入了合肥的戰(zhàn)事,就很難再分兵援助歷陽。“伯言和張公所言有理,大軍暫住濡須口,是援助合肥還是攻取歷陽皆是由戰(zhàn)況而定。”
“喏!”
孫策這會又想起了什么,開口問道:“承明,南郡有什么動靜?”
被點到名的潘濬不急不忙的出列答道:“回主公,荊州關羽和徐庶自幫助我軍奪回北部江夏之后,便霸占了我軍的一個縣,一副蓄勢待發(fā)的狀態(tài)。不過從益州傳回來的情報卻說,雖然劉備擊敗了巴郡的龐羲和嚴顏,龐羲投降、嚴顏自盡。但犍為的劉闡、雍闿向南蠻借兵數萬,攻上益州郡,劉備親率大軍與之對峙。臣估計沒個三五月恐難以平定。”
江東群臣想得都是在劉備北上之時在他背后捅刀子,自然也怕劉備來這么一招,不過既然劉備被南蠻給限制住,那江東北上的最后一個隱患也去除了。
“好!眾將聽命,三日之后兵法濡須!”孫策長立而起,高聲說道,他孫策憋了數年終于可以親自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