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她,是中國女界碩果辰星式的女子

碧城生于清光緒九年,也就是1883年。

安徽旌德人,翰苑世家,家有藏書三萬卷。

父呂鳳岐,光緒三年(1877年)丁丑科進士,與晚清詩人樊增祥(樊山)同年,歷任國史館協修,玉牒館纂修,后任山西學政。母嚴士瑜,通文墨,工詩文。姊妹四人,長姐賢鐘,字惠如,后任南京女子師范學校校長;二姐美蓀,在許多女校任過領導;碧城行三,三人皆以詩文名世,有“淮南三呂,天下知名”之稱。幼妹賢滿,字坤秀,亦工詩文,后任廈門女子師范學校教師。

自小,碧城于姊妹中就尤為慧秀多才。

追溯時光,可看到12歲“含苞”之齡的碧城,在詩詞書畫上的造詣已頗有可觀,時人贊曰:“自幼即有才藻名,善屬文,工詩畫,詞尤著名于世。每有詞作問世,遠近爭相傳誦。”

有著“才子”美譽的樊增祥,讀罷碧城的新詞:“綠蟻浮春,玉龍回雪,誰識隱娘微旨?夜雨談兵,秋風說劍,夢繞專諸舊里,把無限憂時恨,都消酒樽里。君認取,試披圖英姿凜凜,正鐵花冷射臉霞新膩。漫把木蘭花,錯認作等閑紅紫。遼海功名,恨不到青閨兒女,剩一腔豪興,聊寫丹青閑寄。”不禁拍案驚絕,斷不信這年方十二之少女能寫出如此蕩氣回腸之詞作來。

她的才情,由此可見一斑。

年方雙十,碧城已憑借過人的才情成為京津一帶頗有名氣的閨媛才女。

是年,報刊上常見她的文章,各種文藝聚會上亦常見她的身影。

不過,碧城令世人欽佩的,并不只因諸多被曝光的才華,更在于她才情之外那率真剛直的心性,以及橫刀立馬的氣概。那年《大公報》創刊之際,她即成為主要的撰稿人之一。在此,她連續發表鼓勵女子解放與宣傳女子教育的文章。寫著這樣文章的她,如同一棵郁郁蔥蔥搖曳著的樹,被那個時代的女性向往著和傾慕著。

呂碧城

事實上,放在當下,渾身散發著獨立正能量的她亦是會為無數人追捧的。

那位響徹耳際的女俠士秋瑾亦與她生活在同一時代。秋瑾與小自己8歲的碧城一見如故,并欣賞有加。她主編的《中國女報》在上海創刊之際,曾殷切地邀請碧城寫發刊詞。

她們二人同為一類女子,惺惺相惜。只是,她們的選擇并不相同。

當年,秋瑾曾力勸碧城“同渡扶桑,為革命運動”。而碧城卻“持世界主義,同情于政體改革,而無滿漢之見”。最終,“彼獨進行,予任文字之役”。

她們走的雖不是同一條路,卻皆活出了自我。

碧城,是創立中國第一所官辦女子學校的人。

彼時,袁世凱任直隸總督,為推行教育改革,上奏朝廷廢除科舉制度,建立新式學堂。恰這時,碧城正為開發民智,維護女權而積極籌辦女學。不久,在天津道尹唐紹儀等官吏的撥款贊助下,北洋女子公學正式成立。

那一年,碧城僅21歲。

碧城在這所當時的女子最高學府里一待就是七八年,后提任校長,成為我國女性任此高級職務的第一人。

碧城創辦女學,成績顯著,深得袁世凱的賞識。北洋名下學堂數十所,都開設了新式課程,聘請的總教習、教習大都是外國人,像碧城這般二十剛出頭的女子,竟被委以重任,獨當一面,實是絕無僅有的。

1905年,英斂之刊印了《呂氏三姊妹集》,稱譽她們是“碩果辰星式的人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平果县| 靖江市| 大化| 威海市| 红安县| 尼木县| 隆子县| 武宣县| 六盘水市| 汽车| 河津市| 石河子市| 买车| 高雄县| 敦煌市| 盐边县| 宾阳县| 衡阳市| 巴彦淖尔市| 内乡县| 江山市| 怀柔区| 呈贡县| 宁海县| 镇坪县| 上蔡县| 罗源县| 庆城县| 杭州市| 宜昌市| 镇沅| 邻水| 汝阳县| 景宁| 和林格尔县| 大新县| 蓬安县| 莫力| 万荣县|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