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一次家訪(下)
- 重生后博導竟成我青梅
- 路易索瓦
- 2195字
- 2024-04-05 00:01:00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劉文正放下了酒杯,
“治武爸爸,我跟您呢,真是一見如故。”
宋治武抬起飯碗遮住了自己彎起來的嘴角。
這就是父親的魅力,他總能和自己的老師相處得很好。
宋建國重新拾起吃飯之前的那個話題。
“劉老師,我知道您的來意,但是我們家治武,我和他媽完全不需要管。”
“我們家治武特別自主,無論是學習還是課余生活,我和她媽很少插手的。”
劉文正笑了笑,抿了抿嘴。
“其實我早就有預料。普通的孩子總是相似的,但是天才的孩子卻各有各的不同。”
“來之前,我們組里有過猜測,宋治武同學從小接受的可能是一些特殊的,只適合他的教育。并不適合其他的孩子。唯獨沒有考慮過他是自我管理的這種情況。”
劉文正陷入了沉思,飯桌上也陷入了沉默。宋建國和韓文燕面面相覷。
宋治武有所猜測,前世他在2002年進入市實驗的時候,學校已經經歷過幾次的教學改革,后來學校領導又結合了中央下達的指導方針,老師們對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方式才趨于成熟。
這個時候,應該還處于早起的摸索階段。
他是否能在這過程中插手呢?以什么樣的方式插手呢?
劉文正似乎想通了什么,拿起酒杯,看向宋建國。
“治武父親,我呢,今年40多,應該是比你大的,我托大叫你一聲宋老弟。”
“其實現在我們年級組里面正在討論的事情,就是關于孩子到底應該怎么教育,家庭應該做什么,學校應該做什么。”
“以前的教育方式都是所有的事情都由老師來教,然后家長的只是負責監督就好。”
“所以有的家庭就不會去特別注意孩子在學校到底表現怎么樣,他只要看到孩子在家里寫作業了,那他就覺著這個孩子努力了。”
“所以每當這種家庭的學生沒有考好,家長就會非常的生氣。因為在他的眼中學校努力了,因為學校留作業了,孩子努力了,孩子留作業了,那孩子沒有考好是為什么?他就會自然覺得是孩子笨,是孩子不爭氣。”
“然后呢,家長就會對孩子非打即罵的。孩子的心理壓力就特別大。”
“這種孩子在平時可能因為心里的壓力還能接受,所以那根弦沒有繃得太緊。表現得就還好,他可以正常發揮。但是當大場面來臨的時候,他那根弦很容易就斷了。我們上屆就出現了這么一個孩子,很可惜。”
“他平時成績都還可以,結果中考完全沒有發揮出來,出了考場人就崩潰了。”
劉文正長嘆一口氣,把杯子里的酒一飲而盡。
“后來我們的老師去了解才發現,那個孩子的父親是一個脾氣特別暴躁的人,經常對著孩子打罵。這個學生平時因為確實很內向,但是我們從來沒有重視過。”
聽到劉老師形容的這種家長,宋治武忽然想到了上輩子的第一個學生,鐘澤。
……
那是2030年,鐘澤過生日的時候。他在一個燒烤大排檔請同門師兄弟還有宋治武吃燒烤。
“我得再敬老師一杯!”鐘澤晃晃悠悠地從塑料凳子上站了起來。
這還是他的師弟們第一次見到大師兄這么失態的樣子。
“老師,您知道么,因為您,我才第一次見到我爸對我有笑臉。”
“我爸那個人,他自己心比天高,但命比紙薄。”
“他中考沒考好,導致沒去上理想的高中。然后高考也沒考好,所以大學沒上好大學。他覺得這讓他一輩子抬不起頭。”
“所以他從我的小時候開始,我每一次考試沒滿分,他就會揍我。然后說我讓他在親戚面前抬不起頭。”
“即使我考好了,他又會說我為什么不是第一,為什么別人可以考得比我好。”
“就這么一直負面情緒輸出我,直到您收了我。”
“那年我過年回家,他終于對我有笑臉了。說‘兒子,你拜入院士門下了,爸爸終于能在親戚面前揚眉吐氣了……’”
“老師,這種家有什么意思啊?!”
……
“而這一次,是因為我們發現宋治武這個孩子有一種其他學生沒有的氣質,他身上的自信和陽光……”
“啊?我陽光么?”聽到老師夸自己的宋治武瞬間回過神。
他感覺自己前幾天寫那封信的時候特不陽光,身邊的氣壓都低了很多。
“別打斷你老師說話,這么不禮貌呢。”
韓文燕總是能抓住兒子在細節上表現不好的地方。
“沒事。他自己可能沒意識到,他的這種發自內心的自信但又不自負,是在這個年紀的孩子身上很少看到的。”
這其實也是因為宋治武始終只把自己當成是一個提前知道了試卷答案的人。他見到過真正的天才,所以他知道自己不配被稱為天才。
“在之前我們年級組老師之間猜測,可能是您和您的愛人對孩子有什么獨特的教育法。我們想來學習一下,然后進行一個推廣,讓其他的家長們也學習一下。”
“畢竟,我們現在對于學生的教育方面,也是探索中前進。”
“其實今天來之前我想過,可能宋治武這樣的學生,真的不需要我們其他人給他干預。”
“可是,劉老師,這樣會不會影響你的安排啊?”宋建國聽明白了劉文正的意思。
學校老師原本想把自己兒子的事例當成典型,給大家一個榜樣。結果現在自己兒子是獨一無二的,是別人模仿不了的。
“其實,也有辦法。就是可能要麻煩您,演一下。”劉文正有備而來。
“沒事,劉老師,都是為了孩子。您說,需要我們怎么做?”
宋建國毫不遲疑地信任令劉文正動容。
“宋老弟,我們還是需要治武來給他的同學來當個榜樣的,因為家長們對于好學生的成長經歷是信服的。不過既然他的軌跡無法重復,我們就按照失敗案例的反面來進行。”
“我們之前內部整理過一個方案,但是還處于理論階段。如果可以,希望您能按照那個方案上的內容準備一下。”
“嗯,劉老師。我需要提前看一下這個稿子。雖然我們對于治武這個孩子沒有太多干預,但是有些話我不能昧著良心去說。”
“您這么一說呀,我更放心了。”
“我會盡快把稿子交給治武,然后讓他轉交給您,您到時候看一下。”
“第一次家長會在月考之后。也就是十一假期之后,到時候就要麻煩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