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紙上談兵
- 人在三國,開局盤點天下謀士
- 吾漣仰
- 2007字
- 2024-05-30 23:59:31
兄弟重逢,話題自然是格外的多。
馬謖興致勃勃的向兄長分享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見聞,其中雖夾辛酸,但卻也只占了極小篇幅,更多的卻還是前所未有的新奇見解與體驗,讓馬良倍感欣慰。
由于馬謖此次離別新野足有月余,自然也是對期間新野發生的諸多變化無從知曉,馬良也是將自己所知所聞,全都與馬謖進行分享。
而在其中,自然便繞不過品秩比徐庶這個主簿還高一級的軍師諸葛亮。
馬謖如今剛剛及冠,諸葛亮年歲二十七,相差雖是不足十歲,但以如今普遍十五六歲結婚生子的習慣而言,勉強也算是差了半輩。
在原本歷史上對馬謖而言,諸葛亮可謂是亦師亦友的存在,不僅時常一同商討,即便是在揮淚斬馬謖之后,諸葛亮不僅親自前來祭奠,更是將馬謖遺孤視如己出。
乃至《襄陽耆舊記》之中更是直接記載:“謖臨終與亮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
再加上與只想努力在亂世中安穩度過一生的自己不同,弟弟馬謖可是發自真心的想要施展心中抱負,以期能夠出將入相。
馬良前世又只是一位普通人,對于諸多歷史名人事跡尚可如數家珍,但若是真的讓他排兵列陣、上陣殺敵,就明顯超出他的能力范圍了。
故而,在改造馬謖性格告破的情況下,馬良自然想要為弟弟馬謖尋一位良師。而歷史上本就關系匪淺,能力又是文武雙全的諸葛亮自然成了最佳人選。
又因為驚世一戰赤壁將近,即便不能讓諸葛亮收下這個徒弟,最起碼也要讓馬謖跟隨在諸葛亮身邊做事,耳濡目染起碼也能學到一些皮毛。
只是,即便馬良話語之中對諸葛亮推崇備至,但因為諸多事宜眼下無法言講的緣由,落在馬謖耳中卻覺得十分空洞乃至虛偽,并沒有按照馬良的預期發展。
眼見兄長對此人如此看重,卻反倒更加激起了馬謖心中傲意:“以兄長之言,此人倒像是張儀蘇秦似的縱橫說客,卻是絲毫未見管仲樂毅之才?!?
馬良聞言,頓時長吸一口氣,方才忍下了心中想要罵娘的沖動。
這小兔崽子,怎么就這么犟呢!
“皇叔戎馬半生,卻對此人軍略見解贊賞至極,別駕主簿理政,也多取此人意見,管仲樂毅之比,絕非虛言!”馬良語重心長的說到。
但卻讓馬良沒想到的是,即便自己都這樣說了,馬謖卻還是不屑一顧“昔年長平之戰,趙人亦是如此看待那趙括的?!?
眼看自己這個愚蠢的弟弟反倒是主動提起另一位和他自己齊名的臥龍鳳雛,讓馬良頓時無語。
而馬謖見兄長沉默,還以為是被自己所說服,當即更是驕傲“以你我兄弟之才,何須攀附他人?”
馬良當下也明白,馬謖分明是覺察出了自己的意圖,并不想刻意討好他人,經營關系謀求更高的官職,而是想要憑借自己才干拼搏。
對于馬謖的這個想法,馬良自然也不能說錯。只是就此卻也心中清楚,若非親眼見識過諸葛亮施展全能又超人才干,馬謖只怕是不肯低下高傲的頭顱。
也罷,此事也只得從長計議。
……
秋冬歲盡,自然就到了年末上計的時候。
所謂上計,便是古代的官員年末考核制度,始于周而成于漢。
具體而言,便是歲末年盡,各個縣國官吏將治下所管戶口、錢糧、盜賊等諸多事宜統計整理,上報于郡守國相。郡守國相在整理之后,則帶著這些成果赴京進行考課,每歲一小考,三歲一大考。
最終,再由丞相或是實際上代行相權的尚書令總結成冊,上奏天子。
而在這個逐級接受考核的過程之中,無論縣吏還是郡守國相,乃至京中郎官公卿,凡是表現優異者便會予以提拔,甚至不乏被越級提拔的幸運兒。
如今天下大亂,各地諸侯也早已成為了事實上的土皇帝,進京考課也自然是基本斷絕,不過地方郡縣的上計卻還是穩步進行。
劉備雖是客居荊州,卻也頂著劉豫州左將軍的頭銜,甚至比荊州牧外加鎮南將軍的劉表還高出一頭。
因而,至少在明面上,劉備并非是劉表臣子,而是類似春秋戰國時期的客卿,擁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權。
也因此,新野境內上計,便是各級官吏整理匯報于別駕從事糜竺之手,再由糜竺匯報于劉備。
馬良如今身為功曹史,還兼有管理各部曹掾的職責,需要他經手評判的文書匯報亦是不在少數,再加上又是初次為官,自然免不了手忙腳亂,對于宋茂等下屬的提拔擢升也頗為糾結。
反倒是馬謖這個督郵書掾,原本是郡國中負責監察督促治下各個縣國的巡察官職,歲末上計,理應是最忙的一批官職。但他卻是個特例,升官之后受劉備專令,只負責繪制地圖這一件差事,成果又已經直接遞送到劉備手中,如今倒是格外清閑。
閑來無事,便會前去揶揄糾結的兄長兩句。
不過好在,有明確的截止日期在前,馬良還是成功擺脫了糾結,在呈報給糜竺的匯報之中,提議將宋茂提拔為將作掾,其余人則暫時維持原狀。
也不知是馬良所寫理由充分還是馬良備受糜竺劉備看重的緣故,對于宋茂的升職很快便得到落實。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與馬良同級的其他幾個官邸之中,升官提議基本都被打回。
這讓原本頗為沉悶的功曹府邸上下頓時活泛起來,麾下各級官吏對于馬良的態度也越發恭敬。
尤其是在有心人將宋茂的底細與事跡傳揚開來之后,這種情況便更為明顯。
甚至許多事情馬良都只是隨口一提,便會有人爭先恐后前去落實,讓閑暇時前來串門的馬謖不由驚嘆連連,連續幾天都在打聽兄長到底給下屬們喂了什么靈丹妙藥。
馬良自然是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