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河內世澤
- 人在三國,開局盤點天下謀士
- 吾漣仰
- 2026字
- 2024-04-10 09:11:00
眼見眾人情緒逐漸上涌,爭吵也越發激烈,馬良當即也明白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若是再放任眾人爭辯反而容易過火,當即便用力一拍驚堂木,清嗓講到:
“第二便是司馬懿司馬仲達,司隸河內人士。魁杰雄特,經略天下。司馬氏乃河內名門,世澤千年,族中位列千石高官之人不可勝數,而其中又以司馬八達才名最顯。其中長兄伯達司馬朗更是已經位列兗州刺史,但卻常言難比這司馬仲達,可見此人才智。面對曹操征辟,此人偽作風痹,堅臥不動,足見此人城府。
只是世傳其有鷹視狼顧之相,只怕是野心不小,將來恐非池中之物?!?
在如今這個時代,龍并沒有成為皇權的特指,只是一種祥瑞之獸,民間素有皇帝食龍的傳聞,數十年前天下士人更是將被李膺接見稱為登龍門,以示對這位大賢的尊崇之意。
所以哪怕馬良最后一句夾帶私貨,表達了自己對引起五胡亂華的司馬家的不滿,在場眾人也并沒有覺察出任何異常。只是對于馬良將司馬懿這樣一個尚未真正入仕之人能夠排在此位置憤憤難平。
是,司馬家河內世澤,傳承千年,上可追溯到高陽氏顓頊帝,如今家族也是人才輩出,位比九卿者眾多,可問題是家族興旺并不足以證明子弟就一定是人中龍鳳。
同樣是天下望族的魯國孔氏便是最好的反例,這一代子弟中名望最高無疑是孔融孔北海,可主政一方后先是為賊寇張饒所敗,然后又被黃巾管亥所圍,哪怕劉皇叔替其解圍,不久之后卻又被黃巾殘黨擊潰而逃。
后來孔融被劉皇叔舉薦為青州刺史,卻仍不改其非,整日空口泛談,兩地在其治下更是志士蒙塵,良將棄用,百姓民不聊生。治下賦稅稍遲,竟一日處斬五任督郵,終致眾叛親離,最終袁譚率兵攻來之時只能孤身而逃,如今更是投奔曹操手下任事。
盛名之下更顯庸才,如此眼高手低之輩自然也成為了眾人批駁高門望族互相捧臭腳舉庸才的最好證明。
所以當聽聞天下第二的名號給予了司馬懿這樣一個徒有其名的世家子弟,當即便在眾人之間激起一片驚濤駭浪。
“此人怎配位列此處,我看不過又是一個孔北海那樣自吹自擂的庸碌之人罷了!”
“馬先生如此罔顧事實,吹捧世家庸才,難道就不怕天下人恥笑嗎?”
眾多反駁的聲音雖然迎面而來,其中更是不乏對馬良本人的質疑之聲,但卻并無一人當真起身離席。
因為經過此前馬良的講述鋪墊,已經在他們心中隱隱建立起一份威信。也正因如此,眾人才會對司馬懿位列此處更為不滿,極為直白的表達自己抗議。
面對眾人的吵嚷,后排的劉備微微皺了下眉頭,但卻并未表示什么。
在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之中,自然是不可避免的提及到了孔融,連帶著,替其解圍并舉薦其當青州刺史的劉備自然也被多次提及。
雖然眾人對自己并無惡評,但劉備心中卻也是唏噓不已。
自己出身貧苦,拼命搏殺換來的官職功績卻被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剝奪,一切都要從頭再來。
不知跌跌撞撞多少回才明白士人的支持有多么可貴,所以當年得知孔融向自己求援時,才會忍不住驚嘆“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后來擔任豫州刺史后,為了能夠更好獲得世家支持,劉備更是辟陳群為州中別駕,舉袁譚、袁渙為茂才。
但如今來看,這些努力只怕是已然付諸東流。
心中暗自感慨一番之后,劉備也不過多糾結,他的人生已經大起大落過不知多少回,又豈會因為一時情緒的低落而過于神傷,無論眼下形勢如何不利,他仍舊心中堅信事在人為。
故而眼下,他也只想知曉被馬良排在天下首席的謀士究竟是何方神圣,自己又能否有機會將其招至麾下。
在眾人或期待或不解的復雜眼神之中,馬良再度緩緩開口,語氣堅定而誠懇。
“天下英才萬千,但在某心中,折桂之人唯有一人。若是他當不得此名,天下便更無人夠格!”
馬良此前列謀士,雖然位次被不少人詬病,但對他們的評價卻是無比中肯,這也是眾人仍舊愿意待在這里聽他言講的重要緣由。
但此話一出,在場眾人頓時驚異萬分,也顧不得剛剛對馬良所排榜單的質疑,只想立刻知道究竟是何人擔得起如此盛評?
“天下竟還有這般人物,先生快快說來!”
“就是,快說快說,絕不會少了賞錢!”
就連劉備都是不免心潮澎湃,眼神之中充滿了期待。
究竟是何人,如今他又身在何處?
在眾人的催促聲中,馬良腦海之中浮現一道偉岸的身影。
運籌帷幄,絕代奇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甚至就連困擾馬良的噩夢之中,都必定會有此人出現。
可是眼下,面對如此萬眾矚目,馬良卻輕輕搖了搖頭,略帶歉意道:“在下卻也只是偶有一面之緣?!?
“諸位實在抱歉,世間雖有這樣這般天縱奇才,但馬某卻實在不知名諱?!?
滿心期待的眾人頓時失望至極。
“唉,不知姓名你說些什么?”
“連名字都不曉得,又憑什么肯定他是天才?”
“空口無憑,只怕是有沒有這個人都不知道,平白浪費我等時間!”
后方的劉備卻是猶疑的看向馬良,不知為何,他總感覺馬良并非虛言,他也應該知道此人名諱。
只是,為何他不說出來呢?
而就在劉備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馬良卻是已經已經倒扣茶盞,有意拉長音調,隨后猛然一拍驚堂木,拱手道: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今日的故事便到此處?!?
“列位,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們明日再會!”
旋即,馬良的聲音戛然而止,也不去計較茶館眾人有沒有如約遞上賞錢,起身離席朝著茶館后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