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原生應用開發實戰:基于.NET開發框架及Kubernetes容器編排技術
- 51Aspx組編
- 322字
- 2024-05-10 12:08:32
1.1.3 云原生應用的特性
業內一般公認云原生概念是在2013年首次提出的,由Pivotal公司(Spring開源產品的母公司)的技術產品經理Matt Stine在推特上提出。
2015年,Matt Stine在其編寫的《遷移到云原生應用架構》[1]中,率先提出了將傳統的單體應用和面向服務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的應用遷移到云原生架構所需的文化、組織和技術變革,并定義了云原生應用架構的幾個主要特征。
● 十二要素應用程序:云原生應用程序架構模式的集合。
● 微服務:獨立部署的服務,每個服務只做一件事情。
● 自助服務的敏捷基礎設施:快速、可重復和一致地提供應用環境和后臺服務的平臺。
● 基于應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的協作:發布和版本化的API,允許在云原生應用架構中的服務之間進行交互。
● 抗壓性:系統具備良好的健壯性,能夠抵抗外界非預期的流量沖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