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緒論

1.1 微電網技術的提出背景

1.1.1 分布式電網結構

電能由于其清潔環保、高效便利的優點,是能源最有效的利用方式之一。為了實現電能更好地生產、傳輸、分配和應用,需要構建高效的電力系統結構。近年來,電力系統呈現出用電負荷不斷增加、輸電容量逐漸增大的特點[1]。以大容量集中式發電和遠距離高電壓輸電為基礎的傳統電網結構,其建設成本高、運維難度大、靈活性差等問題日漸凸顯。

伴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日漸成熟,然而將這些新型能源接入傳統電力系統的過程中,供電穩定性、可靠性、經濟性受到了巨大挑戰,主要表現為:①源荷不平衡:天氣、季節和日夜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新型能源的發電量,因此接入新型能源后的電力系統發電功率也會出現波動,造成發電功率與負載功率不匹配,嚴重時可能造成電網頻率及電壓波動;②故障后支撐恢復能力變弱,繼電保護行為復雜;③能源利用效率較低:長距離輸電與儲能將造成較大電能損耗。

傳統的集中式發電如圖1-1a所示,發電側能源通過集中的輸電網和配電網后,將電能輸送到用電側,在這個過程中,電能從發電側單向地向用電側流動。由于多采用核能、水力、化石等能源,集中式發電往往有著規模大的優點。分布式發電如圖1-1b所示,發電單元往往和用電單元位置比較接近,不再有集中的輸電網和配電網,發電單元和用電單元都連接到同一母線上,母線和外部大電網相連。相較于集中式發電,分布式發電結構更適合新能源的利用:①分布式發電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可以根據用電需求進行快速調整;②分布式發電通常位于用電負荷附近,能夠減少電力傳輸損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分布式發電多采用清潔能源,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節能減排目標;③分布式發電不再需要大功率、遠距離的集中輸電設備,能有效避免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及相關投資;④分布式發電系統由多個獨立的電源組成,這有助于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城市| 六枝特区| 比如县| 神木县| 繁昌县| 长葛市| 高碑店市| 苏尼特右旗| 磐石市| 平南县| 崇州市| 星子县| 阜康市| 马山县| 正阳县| 武山县| 乡城县| 通山县| 集安市| 繁峙县| 舒城县| 津市市| 运城市| 宝清县| 南华县| 平江县| 青铜峡市| 自治县| 重庆市| 德惠市| 高雄县| 绥棱县| 绥化市| 临夏县| 临桂县| 武城县| 克山县| 南溪县| 康定县| 宁河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