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真愛兵如子
- 三國:霸業從日行三萬開始
- 沉默如刀
- 2092字
- 2024-03-31 22:34:30
次日。
天色未亮,袁熙便早早的起床。
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當前積分。
【今日運動:35】
【當前積分:55768】
他先借口巡視無極縣城,離開甄府圍著縣城的城墻轉了一圈,走了兩萬多步,這才返回吃早膳。
吸取了孫策遇刺的教訓,袁熙出門散步的時候都是在城墻上逛蕩,身后跟著魁梧的候戈,再配上自己89的武力值,袁熙覺得不會出現意外。
吃完早飯之后,袁熙給甄毅寫了一封公文,內容就是冊封他為射聲校尉,允許他在中山國境內募兵,最后加蓋了幽州刺史的印章。
什么?
你說中山國屬于冀州,幽州刺史管不到?
袁熙會說,冀州老子照樣管,因為我姓袁!
吃完早膳之后,袁熙與甄堯全家作別,甄儼帶了十幾名隨從隨行,離開無極縣,繼續向北而去。
經過大半天的疾馳,在太陽落山之前,袁熙再次返回了薊縣。
“薊縣,我袁顯雍又回來了!”
在這座幽州刺史治所所在地的城門前勒馬仰望,袁熙心中感慨萬千。
這里是自己霸業開始的地方,早晚有一天,自己會讓這里成為天下的政治中心。
袁熙回到刺史府,立馬召集城內的所有官員前來議事。
當然,議也是瞎議,因為在座的都是一些單項能力值60以下的庸才,純粹的走走過場而已。
袁熙在會上下達了幾個重要的任命,首先由田豐擔任別駕從事一職,自己不在幽州的時候由他總攬幽州的政事。
袁熙估摸著袁紹的火氣差不多快要下去了,當初其實并不是他想要殺田豐,而是受到了逢紀的蠱惑,現在是時候讓田豐重新見人了。
而且,田豐長期擔任冀州別駕,威望在那里擺著,也沒有人敢反對。
“沒想到元皓先生調到咱們幽州來了,真是百姓們的福氣。”在場的文武官員俱都表示歡迎。
第二個就是由甄儼擔任幽州治中從事,協助田豐主持幽州的財務大權。
中山甄氏的大名早就傳遍北方,再加上甄儼是袁熙的大舅兄,自然也不會有人站出來反對,眾人紛紛向甄儼拱手稱賀。
“恭喜甄治中走馬上任,你們甄家富可敵國,相信甄治中管理起幽州的財政來定然得心應手。”
第三個就是加封田疇為幽州兵曹從事,掌管幽州的募兵、軍備、兵器、甲胄、馬匹等事宜。
田疇在劉虞擔任幽州牧時期就頗有聲望,因此對于這項任命也不會有人反對,每個人對自己的斤兩還是心知肚明的。
田豐在書信上說了,由于公孫度的大軍進入了無終縣,而田疇隱居的徐無山恰巧就在無終縣境內,所以他沒有急著返回幽州,而是留下來暗中觀察公孫度的軍事調度,看看能不能尋找到破綻,給公孫度致命一擊?
因此,袁熙也不急著把田豐叫回來,而是派了幾名斥候喬裝成牧民,悄悄趕往徐無山尋找田豐,告訴他自己已經從冀州返回,即將發起對公孫度的反擊。
袁熙查看完了兵曹衙門的《幽州軍事部署》之后,發現除了張南率領的一萬人馬、焦觸率領的一萬五千人馬之外,還有一萬兩千人分布在各處。
其中薊縣所在的廣陽郡屯兵四千,涿郡有兩千駐兵,位于邊塞的上谷郡有三千駐兵,漁陽郡有兩千駐兵。
公孫度進犯幽州的兵馬達到了兩萬,而張南率領的兵馬只有一萬,雙方接近兩倍的差距。
在不知道幽州兵素質的情況下,以少擊多,袁熙覺得勝算不大。
“必須向前線增兵。”
袁熙立即下達調兵命令,從涿郡和漁陽郡分別抽調一千郡兵,再從薊縣抽調兩千郡兵,分頭趕往潞縣集合,因為這里是前往無終縣的必經之地。
至于上谷郡的駐軍就暫時不動了,袁熙可不想因為和公孫度打仗,再把屁股暴露給西邊的異族。
同時,袁熙再次派出使者快馬加鞭趕往上谷郡,催促劉和出兵助戰。
自己來到幽州擔任刺史之后,平常沒少資助劉和,現在到了用人之際,倘若這廝再推三阻四,那也太不夠意思了。
但袁熙現在也沒有辦法,東邊有實力強大的公孫度虎視眈眈,對于劉和這個半獨立的代郡太守只能采取懷柔政策。
最起碼,劉和表面上還是遵從自己這個幽州刺史的命令,只能等滅了公孫度之后再降服劉和這顆釘子。
做好部署之后,袁熙便與魏延率領兩千郡兵離開薊縣,朝潞縣進軍。
“二哥,這段時間內務必加大招兵力度,用豐厚的待遇吸引百姓參軍。”
臨走之前,袁熙再三叮囑坐鎮老巢的甄儼。
袁家剛剛拿下幽州不過一年多的時間,現在還不能強行征兵,否則只會失去民心。
幸好,有了甄家提供的二十億錢幣,袁熙可以提高條件吸引百姓參軍。
“顯雍放心去吧,打仗我不行,但拉攏人我有的是手段。”
換上了官服的甄儼看起來神采飛揚,躊躇滿志的向袁熙打包票。
“出征!”
袁熙馬鞭一揮,與魏延率領兩千郡兵離開薊縣,順著驛道前往漁陽進軍。
這次親自統率兩千步兵,袁熙沒法甩開將士們獨自行動,但策馬慢行的話獲取積分又非常緩慢,索性下馬步行,與將士們同甘共苦。
“使君金玉之軀,何故下馬步行?”
魏延一臉不解,“從薊縣到潞縣七八十里路程,只恐累壞使君,還請上馬。”
“呵呵……無妨!”
袁熙莞爾一笑,夾雜在隊伍中大步流星的向前,“我要體驗下士卒們的辛苦。文長將軍不必管我,你去前方統兵。”
魏延苦苦規勸,袁熙只好撒了個謊,貼著魏延的耳朵道:“我這是為了收買人心,在士卒們心中樹立愛兵如子的形象,你怎么還不明白?”
“原來如此!”
魏延恍然頓悟,“是末將膚淺了。”
魏延當即翻身上馬,手提一柄大砍刀,趕到隊伍的最前方統率三軍。
袁熙的這一舉動迅速贏得了將士們的好感,這些在凜冽寒風中行軍的幽州兵一個個內心暖洋洋的,被使君“愛兵如子,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動,一個個在心底發誓要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報效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