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東風要與周郎便?【求追讀 推薦票 月票】
- 三國:不坑劉備,從徐州破局開始
- 煙雨非遙
- 2792字
- 2024-04-14 12:00:00
PS:對于橋蕤和大小喬(橋)的關系,無明文記載,筆者根據僅有史料推論,將其設定為父女關系。
橋蕤是大小喬(橋)的父親,也就是未來孫策和周瑜的岳父。但歷史上橋蕤于兩年后(197年)戰死于豫州陳國。等到199年,孫策周瑜克廬江皖城,才得娶大小喬(橋)為妻。
袁術一聽,這個名字倒有些眼熟。
“可是助孫郎勝曲阿之戰的周郎乎?”
“正是。”
“此人亦是左司馬之日思夜想的郎婿也!”閻象說道。
橋蕤哂笑不語。
袁術也早有耳聞,之前就笑談橋蕤早已為二女選好乘龍快婿,突然一個可怕的想法一閃而過。
“云明欲盡攬揚州英雄于己手乎?”袁術故作輕松地說道。
橋蕤忙跪拜叩首,“末將不敢,長女與孫郎之婚約,乃是當時仆等與孫文臺又戰場之誼,遂指腹為婚;廬江周氏與仆俱是廬江人士,橋周兩家早有通婚之誼,仆與周郎之父周異更有同窗之誼,因愛惜公瑾才貌,故而許婚。絕無他意啊!”橋蕤汗流浹背,心道此事袁術早已知曉,今日為何如此。
其實其中道理很簡單,當年提及婚約之事時,孫策周瑜均尚未成年,孫策也無今日之威名。
“起來吧,云明自雒陽求學便隨我周旋,我豈會懷疑?”袁術起身扶起橋蕤。
“其人現在何處?”
“在壽春城外賦閑。”
“周瑜其才比孫郎如何?”
橋蕤遭袁術前問,知道自己犯了忌諱,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云明既已推薦,直說便是!”
“諾!”橋蕤答道,“周公瑾文武兼備,有雄才大略,有出眾人之表,其才之高,匹于孫郎。”
袁術默然良久。
“其人素無軍職,委以如此重任,恐難服眾吧?”有點不太情愿。
“糜芳亦不過徐州一登徒子,劉備尚能違眾拔擢,明公難道都不如劉備了嗎?”楊弘反駁道。
袁術臉色白里透黑,惱怒楊弘不知自己深意。
“周郎年歲幾何?”
“與伯符同歲,正值弱冠之年。”
“未免太過年幼,可知兵事?”
“糜芳亦弱冠之年!”楊弘咄咄逼人,怎么不知道袁術所擔憂,但如今的境地,遠比未來可能的孫策周瑜難制危險。
袁術沒話講了,只能妥協。
“云明可言明吾意,君與俱來。”
橋蕤又拜謝正色道,“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一來,可顯將軍下節折士,二來彰顯器重尊榮,使諸將畏服。”
“讓堂堂左將軍親自去拜見一個二十歲的黃毛小子?未免太過!”紀靈嗤之以鼻。
袁術也覺得可笑,但不能發作。
楊弘見袁術臉色難看,便不再說話。
“壽春危急,城中見吾離城,豈不人心大亂?云明攜我書信,言吾愛才之心,召之明日前來。”
橋蕤無奈拜謝,“諾!”
橋蕤拜退,樂就跑了進來。
“將軍,淮水戰船一應準備齊全,何時出擊?”
袁術冷哼一聲,“陳紀呢?”
“陳將軍自知有罪,已在兵船上備戰,以期戴罪立功!”
“哼,戴了罪才知道要立功了!”袁術沉著臉。“等我軍令吧。”
“諾!”
楊弘上前,“明公,人言周公瑾雅致,不如設宴以待之?”
袁術瞥了楊弘一眼,點了點頭。
“煩勞楊長史了!”
“諾。”楊弘拜謝而去。
月下,淮水上,一扁舟,兩人穿粗布常服,泛舟碧波之上,未舉火把。
船頭站立者正是糜芳。
糜芳遠遠地看見前方一火把明——滅——明,心中一喜,對乘船的李援說“那邊!”
小舟往火把漂去。
“主公!”糜芳小聲喊道。
劉備亦是喜不自勝。“子方!”
陳群和一頭盔別兩個白色的鳥羽獸毛壯士將軍立于身旁。
糜芳登時想起,這應該是白毦兵首領陳到了,在徐州許久居然不曾相見。
當即凝神看數據,果然能看見,就是陳到。
統率:75/76
武力:88/72
智力:65/65
政治:42/50
魅力:70/67
特性:金剛、練兵、護衛
最終特性:金剛、練兵
親愛:劉備、陳群、趙云
厭惡:孫堅、袁術
糜芳一看見金色屬性金剛,腦子里便知道了它的屬性,不容易受傷,愈戰愈勇,還了包括騎術、各類兵器精湛運用。糜芳覺得新奇,以前是不能知道的,想必是自己智力提升帶來的好處。
這個陳到歷史上與名氣僅次于趙云武將,似乎是被趙子龍搶走了一些名氣和歷史評價。
厭惡:孫堅、袁術
大概率是因為袁術曾對對豫州橫征暴斂吧。
糜芳臨岸,劉備親自拉繩靠岸迎糜芳靠岸。
糜芳跪拜:“芳有負主公重托,反使主公入險地!”
劉備笑著扶起糜芳,“哈哈,戰局變幻無方,袁術諸將亦非庸才,子方相機應變,三戰三捷,已經是曠世奇功了!”
糜芳站起來,陳群神情也盡是仰慕欽佩。
“也多是長文(陳群字)在汝南經營得當,補給不斷,不然糜芳哪有今日這般從容。”
“子方過獎了”陳群笑逐顏開,指著陳到說,“這是族弟陳到陳叔至。”
“久仰!”糜芳與陳到相互拜禮。“在徐州為何不曾相見?”
“我之前駐扎小沛時,與長文(陳群字)叔至(陳到字)相識,后我命他返汝南招募兵勇,長文聽子方的意思返回汝南招募黃巾流民,也多仰賴叔至。”劉備向糜芳介紹陳到。
“府君過獎了!”陳到不茍言笑。
糜芳才知道,原來劉備在自己穿越之前就已經開始偷偷布局豫州汝南了,難怪陳群在汝南的行動那么順利,陳群也比歷史上記載的更盡心于劉備,而自己因為這些歷史資料缺失并不知情,還一頓瞎指揮,劉備卻沒有揭穿,心下更是感激。
糜芳和劉備沿著河岸,穿過光禿禿的樹林。
“袁術可會以孫策為將?”
糜芳搖搖頭,“就算袁術敢召孫策前來,孫策也必不會來!”
劉備停下來笑著看著糜芳,“強如孫伯符也脫不開子方的妙計!”
糜芳笑著搖頭,“非也,主公試想,若是有人以此計離間關張二人與主公,可能成功?”
“必是不能。”
“但要是離間主公與那曹豹...”
陳群點點頭,“是啊,袁術與孫策本就有隙,子方所散播流言雖有夸大,卻是確有其事。”
劉備點了點頭。
“將來袁術與孫策二人之間,大有文章可作!”
“不光如此,袁術與揚州公族士人之間,亦可大作文章!”糜芳笑道。
四人又折返回走。
“子方以為,袁術當何時與我決戰?”
“如今廬江、安豐和丹陽郡等人兵馬已經陸續到達,壽春城下已經有步騎兩萬多。以芳推測,待弋陽郡兵馬前來,袁術必與我決戰!”
“之前,袁術意圖斷絕淮水以窮困我,后見主公與曹操分定豫州,必然不敢遷延。但我推斷,袁術意圖必是全殲我軍,生擒在下。”
糜芳忍俊不禁。
“因此,他必會先令水軍與我交戰,先控制淮水,斷我去路,然后再大軍齊攻。”
劉備面露憂色,頷首思忖著。“既如此,子方不如先退至淮北,我居淮南指揮,待袁術攻來,子方再引軍渡河相救。”
糜芳忙擺手,“主公莫要少年意氣,芳一人牽連的不過是三千部曲,主公之安危,可不光是事關這數萬兵馬士氣,還關系著徐州百萬百姓的身家性命!”
劉備聽糜芳這樣,也不再反駁,“既如此,我先遣一千兵力渡河,撥歸子方統轄,與你共同御陣!”
“主公不可!我陣越示弱,袁術便越沉不住氣。越會急著與我等決戰!”
“況且,我于淮水南登岸多時,袁術必已探得我兵馬數量,若貿然增兵,袁術必有防備。主公只需按計劃行事即可!”
劉備沉吟不語,糜芳總是喜歡讓他自己身犯險地,真是奇男子,但依舊不放心,“中郎將此前多番交戰,近衛死傷過半,就由叔至率白毦親衛兩百護中郎將周全。”
“諾!”
臨別,糜芳拜別先行。陳到率兵稍后渡河。
“子方,保重!”
“主公保重,長文保重!”
“子方勉之!”陳群說道。“這白毦親衛乃府君近衛,百里挑一而得,止有兩百人耳。”
糜芳站在船上,幾乎要感動涕零了。這該死的大漢魅魔,怎么能不得人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