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財富密碼
- 東京:漫畫搭檔雙胞胎姐姐
- 苦難將我擊倒
- 2385字
- 2024-03-27 08:00:00
小場音葉不贊同:“卷均5.3萬冊哪里少了?不少了好么。”
她咬著吸管,不以為然地說道:“對那些卷均一百萬,卷均兩百萬的漫畫來說,拿了原稿費,丟了版權,當然很虧,可那是極少數啊。卷均5.3萬擱整個漫畫市場,絕對是最頂尖的那一小撮。淺羽君不知道吧?卷均5萬就有機會被改編成廣播劇、動畫、電影、游戲之類的了。金額相當于卷均5.3萬冊版稅的原稿費還少啊?絕大多數漫畫的版權是值不了這個價的。”
淺羽清志平靜地看著她。
他知道她說得沒錯。
可問題是,他的版權恰恰就是非常值錢的那種。
兩個世界的審美很接近,前世卷均百萬的作品,再怎么說也不至于到了這世界變成卷均十萬吧?
相反,淺羽清志隱隱覺得,前世的經典出現在這世界后,成績很可能會更夸張。
為啥?
因為近幾年漫畫銷量卷均百萬越來越容易了。
以前卷均百萬多難啊,能卷均百萬的全是怪物,但現在卻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
是因為作品質量變高了?
還是說——破圈變得容易了?
以前,島國人看漫畫要么看雜志,要么直接在書店買單行本,討論、交流、分享的對象也大多是身邊的人。
但現在呢,互聯網和智能機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
各種社交媒體、流媒體遍地開花,網絡漫畫平臺如同雨后春筍般冒出來,信息的傳播速度比之以前何止快了百倍?
說白了,哪怕島國再頑固不化,再反應遲緩,可現在都2024年了,時代的浪潮已經啪的一下拍在它臉上了!
時代已經變了。
在那個信息傳播速度有限、信息交流范圍狹隘的時代都能卷均百萬的作品,要是在這個時代破圈……
“我提醒你一件事,喜久村老師的新作只連載了一年不到就被腰斬了,漫畫銷量就2萬冊出頭,而他之前的作品可是VITAL的臺柱!”小場音葉道,見淺羽清志依舊不為所動的樣子,只好看向竹月和子,“和子覺得呢?”
竹月和子微笑道:“我覺得淺羽君說得對。”
小場音葉:“……”
戀愛使人盲目啊。
以前多么理智平和,多么古井無波的一個人,完全泡不動的那種,可現在呢,傻不拉幾的。
再這樣下去,怕是要被騙上床去了。
“好吧,反正我已經勸過了,你們不聽,那就隨你們嘍。”小場音葉無奈地攤了攤手,“然后呢?你們準備怎么做?平臺可是很重要的,沒有平臺就沒有曝光度。從這點上來說,將版權交給出版社也是無可奈何的。其實……不,沒什么。”
她想說——和子你動用下家里的人脈關系不就行了?
只是要求保留版權而已,哪個平臺會不給面子?
或者你干脆自己買個出版社,搞個網絡漫畫平臺。
甚至,你剛才若是亮明身份的話,VITAL的那個編輯長,一個高級打工仔而已,敢那樣跟你說話?
不過,這些事,她相信和子比她更清楚。
她既然不提,肯定有她自己的考慮。
“找各個平臺談談看?”竹月和子道。
“談啥啊。”小場音葉撇撇嘴,“別忘了,你們只是新人,哪個大平臺會讓你們連載的同時,還允許你們保留版權的?這先例一開,它們面對作家時的話語權和主導地位立馬失掉一大截。不可能開先例的,這根本不是只關系到某一部作品的問題。那些小平臺倒是有可能,畢竟你們雖然是新人,但眼下也算小有名氣嘛,在小平臺面前還是有議價能力的。可那些平臺曝光度有限啊,去那兒還不如先畫好一卷單行本的量,然后聯系出版社,直接出單行本呢,還省事些。”
竹月和子搖搖頭,道:“不,我是說Fine漫畫那種平臺型的網站。”
“哦~你是說作為版權方,授權它們刊登?”小場音葉有些恍然地說道,“不過,我聽說Fine漫畫傾向于跟出版社合作,很少跟個人創作者合作,但可以聯系下試試。買斷或訂閱分成,就當是原稿費了。”
這時,淺羽清志忽然開口道:“如果說,我想免費呢?”
前世,集英社在2000年以后,營收從2001財年的1400多億円,一路下滑至2018財年的1100多億円,至于凈利潤,高則50多億円,低則虧損。
(注:集英社的財年是截至當年度的5月31日)
這種困境一直持續到了2019財年(2018.6.1-2019.5.31)。
那年,因電子漫畫、版權、周邊銷量大漲,集英社營收重回1300億以上,凈利潤98億多。
再之后,《鬼滅之刃》爆火,更是讓它就此發現了財富密碼,并在接下來兩年內迎來了大爆發。
2020財年(2019.6.1-2020.5.31)營業收入1529.04億,凈利潤209.4億,營業凈利率13.69%。
2021財年(2020.6.1-2021.5.31)營業收入2010.14億,凈利潤457.18億,營業凈利率22.74%。
在暴漲的不只是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還有營業凈利率(之前都在5%以下,哪怕是2019財年,也不過7%多點)。
這說明集英社找到了高毛利的賺錢方法。
轉折點明顯就在《鬼滅之刃》身上。
因而,集英社的財富密碼,可以從《鬼滅之刃》如何爆火中一窺究竟。
《鬼滅之刃》動畫化決定時,漫畫銷量卷均23萬,動畫播出時,卷均33萬,動畫完結時,卷均71萬。
動畫對漫畫銷量的帶動效應能達到這個程度,其實已經非常厲害了,但跟它之后的成績比,無疑平平無奇。
換言之,它的爆發其實是在動畫完結后才迎來的。
當時,集英社把它放在了Netflix和Amazon Prime Video兩大網絡平臺上全集放送。
島國動畫大多是深夜檔,受眾有限。
《鬼滅之刃》雖然有嘗試過黃金檔,但被PTA抗議了。
而網絡平臺沒那么多限制。
它用戶多,傳播快,討論度高。
在網絡平臺放送后,《鬼滅之刃》以極其優秀的動畫質量迅速破圈,熱度節節攀升,口碑也在網絡社區的討論中不斷傳播開來。
于是,次年二月,漫畫總銷量達到了4000萬,卷均210萬。
兩個月后,島國進入封鎖狀態。
人們被關在家里沒事做,只能上網,之前積攢了熱度和口碑的《鬼滅之刃》再次迎來爆發。
天時地利人和,時勢造英雄。
可若撇開不可復制的天時地利,整個過程發生了什么,其實非常明顯——利用流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炒IP。
然后,賣海外播放版權,賣單行本(紙質和電子),賣各種限定版、特裝版、捆綁銷售的漫畫,賣周邊,賣玩具,跟各個品牌進行商品聯動,跟游戲進行聯動,改編小說,改編游戲,做電影……
集英社發現,原來,在流媒體時代,只要打造出爆款IP,就什么都有了。
這就是為何自《鬼滅之刃》后,高質量動畫頻出的原因。
漫畫不是動畫,但炒IP這個思路是一致的。
受眾有限?
免費!
沒法在流媒體平臺傳播?
短視頻!
開放授權,什么解說、配音、剪輯,隨便讀者搞!
若是不夠,他還可以出錢舉辦個比賽。
總之,利用手中的作品優勢打造爆款IP!
破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