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旗來犯(求票票,求收藏)
- 逆改明末
- 圣靈之地
- 2122字
- 2024-04-11 22:11:05
多爾袞的想法很簡單。
既然我們正白旗跟鑲白旗在舊保安城損兵折將厲害,可能會受處罰。那我就引誘目前在保安州境入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和鑲藍旗一起來攻打舊保安城。
如果他們幾旗的人馬能攻陷舊保安城,殺死張克清,自己這邊也算是大仇得報。
皇太極到時候問起自己,為什么會損兵折將這么厲害時。
那自己就可以說他們那幾旗之所以能攻陷舊保安城,是因為正白旗跟鑲白旗消耗了大量城中的軍隊,才讓他們能夠攻陷舊保安城。
如此,皇太極必定要顧及正白旗跟鑲白旗的犧牲,也不敢出言苛責自己。
如果這四旗的人在舊保安城敗了,那皇太極還可以說什么?
這怎么算,自己都不虧。
于是,多爾袞就派出自己的親兵去假裝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和鑲藍旗的人,到處散播有關于舊保安城的消息。
“舊保安城那邊只有一些地方民兵團,但它卻是非常的富裕,聽說里面有很多的大戶。要是能集結上兩三旗的人馬把它打下來,今年所有人就可以過個肥年了。
流言不知道是從哪里起來的,但是傳播的速度是真的很快。
僅兩天不到的功夫,消息就陸陸續續地傳到了統領著這幾旗人馬之人的耳朵中。
分別有:鑲藍旗阿禮哈超哈(驍騎營)固山額真阿格費揚古;
正藍旗和碩貝勒愛新覺羅.德格類(努爾哈赤第十子),蒙古左翼固山額真吳訥格。
正紅旗愛新覺羅.碩托(代善的第二子)和鑲紅旗都統完顏.葉臣。
他們通過對俘虜的盤問后,大概是知道這消息不假。
舊保安城的確是沒有什么兵力,而且居住在里面的大戶也很多。
于是,正在圍攻沙城的正藍旗、鑲藍旗以及蒙古左翼等立馬就放棄對沙城內城的圍攻,轉而把兵鋒指向舊保安城。
這么大的一塊“肥肉”,他們必須要趕在其他旗還沒有來到前拿下,不然就虧大了。
而多爾袞在探知正藍旗、鑲藍旗以及蒙古左翼過來時,立馬帶領著正白旗跟鑲白旗的人馬到舊保安城外三十里外深井堡處進行“圍攻”。
不過“圍攻”只是多爾袞的幌子,他實際上的目的就是要讓出舊保安城的戰場,坐看好戲。
崇禎七年七月二十七日,正藍旗、鑲藍旗以及蒙古左翼率先抵達舊保安城外。
三旗共攜帶五萬多人馬,個個都是氣勢如虹,誓破此城。
張克清在聽到哨兵稟報又有大股的后金軍來時,只能是再次加募兵員1000人,同時又緊急配置了1000套的武器防具。
為此,系統還不得不幻化了兩次商隊過來。
張克清在“系統商城”的白銀余額已經由原來的一萬多兩降回到了個位數。
舊保安城的兵馬雖然增加到了3000多人馬,但是訓練的時間是真的很有限。好在這是守城戰,有著高聳的城墻防護下,新兵也不至于那么害怕。
要是野戰,張克清除了帶兵跑,別無他法。
有了上次守城的經驗,張克清明白了,鐵面具是當前最為緊缺的東西。
于是趁著與多爾袞他們停戰的這幾天,張克清不斷催促閻生斗給自己打造鐵面具。
閻生斗也不含糊,調動著全城的資源日夜打造,總算是在正藍旗、鑲藍旗以及蒙古左翼的到來時,趕出了三千多套的鐵面具。
當城中的百姓得知城外已經圍了近十萬的后金軍時,出于恐懼,如今是個個都團結得不行。
....
正藍旗、鑲藍旗以及蒙古左翼抵達舊保安城外后,稍作了一天的休整后,便開始進行圍城進攻。
與此同時,他們也看到城中并非沒有守軍,但是看著守軍不多,所以他們也不懼。
正藍旗進攻北面城墻,鑲藍旗進攻西面,蒙古左翼營進攻南面。
依舊是經典的圍三缺一布局。
舊保安城這邊
北面依舊是張克清領著一群最新招募的新兵在防守,西面還是謝義豐領著四百的民團兵以及五百新募兵,南面則是戴宗敏領著上次參加過戰斗的募兵以及新募兵。
沒有滿清兵馬的東面墻則是依舊由鎮虜堡的青壯以及衙門組織的人拿著刀弓箭矢在防守。
這次的守城戰,張克清兌換出了4000顆的手榴彈,張克清給西面和南面墻各留下了1000顆的手榴彈。
“咚...咚...咚...”
此刻,舊保安城外戰鼓聲響起,城外的后金軍三面一起推進。
正藍旗、鑲藍旗以及蒙古左翼對于舊保安城的認知,還停留在俘虜們口中的只有數百名地方民團的信息。
所以他們也犯了跟正白旗和鑲白旗的錯誤。
他們沒有大炮,也不帶什么攻城用具。
如果非要跟正白旗相比,那就是他們前天在攻打沙城時,還準備了大量的護盾,在此時算是派上了用場。
戰鼓聲不斷作響
正藍旗、鑲藍旗以及蒙古左翼的軍隊也在不斷地靠近城墻,可是城墻依舊是一支箭矢都沒有射下來。
有人猜測是不是這地方民團軍太窮了,箭矢有限,都想著等他們到了城下再打。
可在正藍旗以及鑲藍旗的奴隸都快來到了城墻下,城墻上還是沒有什么反應。
不少正藍旗跟鑲藍旗的旗兵們心中大喜,紛紛覺得那城頭上的守軍是不是因為懼怕他們已經逃跑了。
于是,有人按耐不住節奏,開始跑了起來。
畢竟第一個登上墻頭的,往往都會有軍功獎勵。
有一就有二,看到有人為了搶奪第一個登陸城墻的軍功都跑了起來,其他的人自然也不甘落后。
很快,在三面城墻進攻的后金軍隊就已經是完全不顧隊形的往前沖鋒。
一百丈
五十丈
三十丈(100米)
...
“啪...”
西城墻上瞬間響起了一輪排槍聲。
“啪...啪....”
緊隨而來的就是北面城墻和南面城墻的排槍聲響起。
每面城墻大概都是三百多米的防御范圍,可卻布下了1000人的火槍兵,其排槍密集程度可想而知。
隨著城墻上排槍聲響起后,就再也沒有停止過。
城墻下靠近的披甲旗兵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打得一個措手不及,一個瞬間就傷亡了很多人。
可是前面的奴隸兵卻沒有什么事,看樣子就是專門挑他們來打。
前面就是城墻了,只要堅持住。
登上城墻后,就是那些尼堪們的死期。